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楼主: li_sun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entor SiP系统级封装设计与仿真》出版与技术答疑!

     关闭 [复制链接]

16

主题

434

帖子

5192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192
376#
发表于 2013-5-2 14:06 | 只看该作者
li_suny 发表于 2013-5-2 09:47 $ y! q% o3 {8 W) N5 P: \0 t( o. H
这个原始信息确实意义不大,所以我从来都没注意过

" U' u: W+ I$ v* S& Q4 n# p5 L0 _
唉~~~ 自从注意到这个信息,每次开CES都忍不住去瞄一眼,成了疙瘩,强迫症啦~{:soso_e118:}

0

主题

1124

帖子

9983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9983
377#
发表于 2013-5-3 20:23 | 只看该作者
Orcad画的原理图怎么将网表导入到EE PCB中?有没有详细的新PCB封封装库的教材?谢谢!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3:26 | 只看该作者
simhfc 发表于 2013-5-2 14:06
7 t* S. R$ c) N! J! O: v唉~~~ 自从注意到这个信息,每次开CES都忍不住去瞄一眼,成了疙瘩,强迫症啦~
* D; t  l3 _( M5 p+ P; L; b. h
呵呵,这个,忽视它吧!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_suny 于 2013-5-3 23:32 编辑 ' F% P9 k5 Q* f: x, ^, _
cxt668 发表于 2013-5-3 20:23
3 p# ~$ y$ S& l. M' p/ T9 BOrcad画的原理图怎么将网表导入到EE PCB中?有没有详细的新PCB封封装库的教材?谢谢!

+ ~% W) Z. I* Q
7 q) z6 o1 H& M8 F* a* K! H出一个*.kyn格式的网表就可以很方便地导入Expedition了。% U3 D% _! a0 X' _: @8 q. B/ ^
关于教材你可以参考这个帖子:https://www.eda365.com/thread-86256-1-1.html5 q1 Z7 [4 s; |: z! \& k& y8 R3 u

16

主题

434

帖子

5192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192
380#
发表于 2013-5-4 15:10 | 只看该作者
来问问li_suny先生, Mentor EE的CES Stackup里,阻抗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相同的参数,其结果却总是与Si8000/Si9000的结果不一致,这是虾米情况?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81#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09:20 | 只看该作者
simhfc 发表于 2013-5-4 15:10
$ O& H8 M8 j' q5 d& K3 o来问问li_suny先生, Mentor EE的CES Stackup里,阻抗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相同的参数,其结果却总是与Si8 ...

; j% F, L- b3 j4 h. O/ Z3 T% JCES Stackup应该是从HyperLynx里继承过来的(以前CES里并没有),我曾经将HyperLynx和 SI8000做过比较,基本是一致的。应该说SI8000里的设置更详细一些,但结果基本一致。
7 ?" x, s$ H& |+ W4 h: zCES里的我没有比较过,还不好说。

16

主题

434

帖子

5192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192
382#
发表于 2013-5-7 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mhfc 于 2013-5-7 15:47 编辑
4 P# y# n, v% O) Q: e2 G
li_suny 发表于 2013-5-6 09:20
6 a& [& V$ H- VCES Stackup应该是从HyperLynx里继承过来的(以前CES里并没有),我曾经将HyperLynx和 SI8000做过比较,基 ...
8 F- E0 F) H) v# \. g
: _3 n: M3 @! c2 I' h% T1 {
图中是两者的对照:
$ x/ w; Q3 A  p) S* p* L2 g0 c1 N4 ^$ V: y7 c6 Z  Z5 r
Si9000
! i* g! O' T' u/ M5 @3 e 6 Q9 ]$ i. @1 n$ x/ k8 h

' q! D5 M- |0 Q3 K% |
, g; @7 ~9 e1 p  Q* p5 L1 KCES Stackup9 \0 F# v+ n. d8 n8 J& l6 r

* V; b+ U+ p1 [
/ @4 j4 V3 z! y* r. ESi9000中,即使走线的上下宽度均为4,计算出的单端阻抗是58.88,与CES的56.9仍不相同,请问CES中的计算是否具备实用意义?还是只有参考价值?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83#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_suny 于 2013-5-7 17:39 编辑 4 i# w* e5 e) F6 `
simhfc 发表于 2013-5-7 15:44 # i% p* L; u- ]' B) J9 v
图中是两者的对照:
! S8 @7 N. v4 _2 ^/ T
5 Y6 {- N: a/ B5 rSi9000

) T. L- {% ]& p4 ]
7 L5 P+ N4 ?4 H* R. {" K你用的是那个版本的CES?和我的不太一样,我的CES Signal层的Er不是Auto。

16

主题

434

帖子

5192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192
384#
发表于 2013-5-7 18:27 | 只看该作者
li_suny 发表于 2013-5-7 17:25 ; p1 o7 F* X9 ?) O7 |5 G
你用的是那个版本的CES?和我的不太一样,我的CES Signal层的Er不是Auto。

& K. K6 Q' I4 y0 M7.9.4的CES;% N( |" T0 e! e% b$ ~2 r; L

2 q6 i$ N; R- }Metal的Er几乎没影响,介质和阻抗的Er可修改就ok,请问你按照Si9000截图中的参数在CES的Stackup中是否能得出几乎一致的结果?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85#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_suny 于 2013-5-8 12:56 编辑 ! w( k7 |# A& P- M# g6 f
simhfc 发表于 2013-5-7 18:27 " N" A; Z% }% C. j- {- t
7.9.4的CES;& T1 A& }* v6 u0 \  {9 P( [: {
. U; P( a1 Z1 P- V9 E
Metal的Er几乎没影响,介质和阻抗的Er可修改就ok,请问你按照Si9000截图中的参数在CES的 ...

: G% e; f3 d  E' _4 H
  w8 I0 Q+ p1 ?9 m+ u其实我的也不是完全一致,默认情况下和你的情况差不多。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完全对。% n/ }3 Q- k2 J, Y$ {
1.即使按照默认情况,两者的差别也仅有3.5%,应该是可以接受,因为生产过程中的误差比这个还要大(包括铜线宽宽度腐蚀、介质层厚度误差等等)。7 @0 y, m4 g+ i0 l8 w% c2 D

% F  ], t; x; Q. c1 V2.那这种差别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我做了以下分析。
+ P! F, g' g9 K. e- `  X" h# U  U2 l: B( a, ^
首先看第一张图,当Signal层的Er=3.4的时候,Z0=56.9,当Er=1的时候,Z0=61,当Er=2.2的时候,Z0=58.6。" R) S1 [) s  u
(Er=3.4可理解为Soldermask占据了整个Signal层,Er=1可理解为金属占据了整个Signal层,Er=2.2可理解为Signal层是个混合层。4 e' R: P" I& p6 q' Y+ x
7 \0 E: y/ G0 ^3 x

" C4 B# x' e# c& f' Y然后看第二张图,Signal层确实是个混合层,那么Er就不能按照某一个材料的来算了,也得均衡一下,最简单的就是做个平均。(3.4+1)/2=2.2。
9 E3 a; [  M1 L4 Y% L综合看来,均衡后的更接近Si9000,估计Si9000应该是考虑了这种因素,但这个值其实是不定的,因为布线分布的情况不一而导致混合Er的差异,不过这种误差基本可以忽略。
# t2 `8 r" E7 z( x& D2 [9 ^5 _! O& t# B+ Z- F  w* ]5 T

Er1.png (308.39 KB, 下载次数: 1)

Er1.png

Er2.png (194.36 KB, 下载次数: 1)

Er2.png

9

主题

112

帖子

96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968
386#
发表于 2013-5-8 17:09 | 只看该作者
差分线添加过孔的时候,怎么设置两过孔的间距?

16

主题

434

帖子

5192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192
387#
发表于 2013-5-8 1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mhfc 于 2013-5-8 17:50 编辑
4 e5 u8 E% X! j  f, o2 I6 V- I
li_suny 发表于 2013-5-8 12:29
: b1 ?/ ]' \. M$ e+ N8 f9 j3 I/ k: }8 T+ |其实我的也不是完全一致,默认情况下和你的情况差不多。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完全对。 ...
* k; p, a5 h+ ^# H+ D
3 X# t) O+ Y- L  |( X6 I' w) f
呃…… 通常所说的阻抗,都是指金属导体的走线的阻抗,也就是说金属导体的Er必然是统一、一致的,布线走到哪里,哪里的Er就是同一定值,我个人觉得……应该不能混合按比例计算吧;
7 a& z+ N% a8 J8 W! s* l( B' K) v% {% C& B3 Z% N8 p" P! k
Si9000中没有相关的比例参数,软件也不知道布线情况,应该不是预设比例计算的,我个人认为计算公式里本没有这个变量,呵呵……7 a1 v4 ?6 E4 t

0 P* \- f, V" O介质层的Er有可能按照比例或厚度计算的,但那与导体层无关了;
( ^. ?$ s8 e! i* u, x/ U
8 C: _- W. U- x, b也罢,既然Stackup的参数还是具有参考价值,以后就当作参考值了,能直接观察还是比较方便的;标准值或出给板厂的要求还是用Si8000/9000制作吧,多谢验证和探讨,辛苦!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88#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2:18 | 只看该作者
lalasa1987 发表于 2013-5-8 17:09   @: [" b1 P+ Y+ y* E! b
差分线添加过孔的时候,怎么设置两过孔的间距?
; K: v" ~2 s- K7 X! d

9 f0 Y+ N  s$ X这个间距应该是在CES里设置的 Via to via的间距。

18

主题

667

帖子

375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3759
389#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2:28 | 只看该作者
simhfc 发表于 2013-5-8 17:47 ) P; q2 b0 Z: y0 J( W7 Z
呃…… 通常所说的阻抗,都是指金属导体的走线的阻抗,也就是说金属导体的Er必然是统一、一致的,布线走 ...

: T8 ^  {; v- @3 fEr是统一、一致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的假定,实际上都是有差别的。
' l7 F$ o0 J$ h' L: w7 D! p" b4 K/ m: H1 b
至于Er的混合算法也我曾经分析介质材料的成分时得出的结果,虽然不一定准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3 U- e8 r3 r* `% L$ @! M8 f! s例如介质材料中的106,1080,2116,7628等Er不同主要是因为所含树脂和玻璃纤维的含量比例不同而导致,Er本身也是混合而成的。
! Y) w# [6 Q" K, d9 d! Z! ]4 Z' K6 x( n2 U5 M
欢迎讨论!

6

主题

51

帖子

292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92
390#
发表于 2013-5-9 13:38 | 只看该作者
li_suny 发表于 2012-12-11 21:43 " F5 i5 n1 @: Q* m! S
1.以前的公司不同阻值相同封装的电阻电容等器件是做成多个Part Number,即一一对应。8 @" F4 m% T* C) K- [6 r
2.现在这边建库确 ...

3 N) r; g- O$ r  }: `) l; ]) W) g: l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器件,在调用的时候会出错误,ERROR: Unable to locate pin“R225-1” while attempting to connect pin to net "vcc" in the CES configuration
" ^3 X9 w' E9 _' f4 C" }REMEMBER,the Common Database is not in sync with the schematic until Packager is run again under conditions that permit the direct updating of the Common DataBas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7-15 04:50 , Processed in 0.07662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