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楼主: dzyhym@126.co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olar使用和阻抗计算及设计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646

帖子

280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805
16#
发表于 2015-12-28 10:49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啊 ,这下清楚了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9:03 | 只看该作者
影响阻抗的介质厚度(和板材PP类型有关) 以下供参考 各工厂即使板材相同,这些也不一致
* u6 Q0 R0 B! v: M9 s8 A5 p
6 v, c0 T/ O+ K' x/ B: M  G
  
类别
  
  
半固化片类型
  
  
106
  
  
1080
  
  
3313
  
  
2116
  
  
7628
  
  
Tg≤170
  
  
理论实际厚度(mm)
  
  
0.0513
  
  
0.0773
  
  
0.1034
  
  
0.1185
  
  
0.1951
  
  
介电常数
  
  
3.6
  
  
3.65
  
  
3.85
  
  
3.95
  
  
4.2
  
  
IT180A          S1000-2B
  
  
理论实际厚度(mm)
  
  
0.0511
  
  
0.07727
  
  
0.0987
  
  
0.1174
  
  
0.1933
  
  
介电常数
  
  
3.9
  
  
3.95
  
  
4.15
  
  
4.25
  
  
4.5
  
; @4 h$ Y3 z3 V8 U9 x

点评

15楼的IT180A S1000-2和这里的IT180A S1000-2什么区别?为什么在介绍板材和pp材料里都有出现?t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6 15:29
Tg≤170 ,IT180A S1000-2B是PP的材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2 18:04

0

主题

65

帖子

319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9
18#
发表于 2015-12-29 11:21 | 只看该作者
厉害,涨知识

7

主题

127

帖子

490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90
19#
发表于 2015-12-29 14:09 | 只看该作者
MARK,好贴!!!

7

主题

127

帖子

490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90
20#
发表于 2015-12-29 15:11 | 只看该作者
如图,第一:请问如何得到基板材料,这个还要跟板厂沟通吗?我们自己怎么选。得到基板材料后,介电常数怎么知道? 这其中还有几个地方,比如core和PP的介电常数不一样,具体怎么操作。   第二:最后的这个检验标准是什么?具体呢。
; A' ?( q$ o! ]- q% }

QQ截图20151229151044.png (17.58 KB, 下载次数: 0)

QQ截图20151229151044.png

点评

板材和介电参数板厂可以提供,我也列举了常规的板材和介电参数。 验收标准影响板材选择,例如:军品级要求板材和普通的不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30 08:21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21 | 只看该作者
newstars 发表于 2015-12-29 15:11
! E" h3 l5 E0 I. r( y# d# _如图,第一:请问如何得到基板材料,这个还要跟板厂沟通吗?我们自己怎么选。得到基板材料后,介电常数怎么 ...
: w5 K: N" a, Q+ |# [+ b0 d# w0 W
板材和介电参数板厂可以提供,我也列举了常规的板材和介电参数。# f2 b7 s. `& k: g; l2 ~
验收标准影响板材选择,例如:军品级要求板材和普通的不一样。$ A* d( X: ^% a1 d- i

2

主题

47

帖子

60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60
22#
发表于 2015-12-30 15:53 | 只看该作者
good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5:04 | 只看该作者
影响阻抗还有铜厚和残铜率
( s5 N: o2 N6 \6 }1  铜厚通常为2oz以下,>2oz阻抗影响很大(蚀刻原因),通常作不了控制了。
6 T/ B. V' Z$ q9 ~! ~- D( i3 s/ o1 o2  残铜就是布线时,每层都有没有铜和线的空白地方。这些地方需要固化片去填充,计算时就不能直接代用板材供应商提供的介质厚度,而
& r- w9 W* m# Y8 a( |    需要减去固化片填充这些没有铜和线空白地方的厚度。这就是通常大家计算时为何和生产厂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3 ~  @5 b! x* Z, K! |8 ~9 D- g0 \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1:42 | 只看该作者
阻抗实战之外层单端,注意以下事项:2 F1 c0 b! _4 }- h7 |2 I5 O& n
1 外层计算的阻抗要减去阻焊的影响,大概2欧左右。3 N* ^% K* x1 c6 C" Y  G, h
2 外层铜厚需要取完成铜厚。3 W* k9 d( r6 c1 s
3 介质厚度要取实际厚度(即减去残铜率的厚度)2 A- C9 y# A- q! P! H8 @8 L
3 a' x# r0 k4 W2 ~& C7 Z
, U9 N" s" j0 h; y2 E
1 l$ d) ^- k. p

2016-1-4 11-40-34.jpg (66.56 KB, 下载次数: 1)

2016-1-4 11-40-34.jpg

2016-1-4 11-39-20.jpg (32.5 KB, 下载次数: 1)

2016-1-4 11-39-20.jpg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15 | 只看该作者
阻抗实战之外层差分,注意以下事项:' d- Z0 o, E+ |( E/ i3 V: S0 k2 ~
1 外层计算的阻抗要减去阻焊的影响,大概7-8欧左右。% X8 y- S1 [( Z  C
2 外层铜厚需要取完成铜厚。
- Z: |5 ~' d) y$ K+ T3 介质厚度要取实际厚度(即减去残铜率的厚度)) k( d6 N2 k# ?0 v- C
2 k! h" p3 N& A6 j  m; K

2016-1-5 11-15-01.jpg (35.68 KB, 下载次数: 1)

2016-1-5 11-15-01.jpg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08:59 | 只看该作者
阻抗实战之内层单端,注意以下事项:
7 ]" w- P2 N! ~9 z1 内层计算的阻抗就是实际阻抗6 a0 @/ r6 m* G3 C$ g6 B
2 内层铜厚基本等于完成铜厚,稍微小点
- Y6 O& _; Q1 a7 }, b3 b8 X; ?3 介质厚度要取实际厚度(即减去残铜率的厚度)/ T3 W/ J2 r# C5 }; _
! ~% J$ K6 V9 }7 c
) B" N2 n: L+ W) s/ p% B) o' m
6 n+ t7 R! Q  z6 P* t3 O$ W+ F* i

2016-1-6 8-56-06.jpg (74.06 KB, 下载次数: 1)

2016-1-6 8-56-06.jpg

2016-1-6 8-55-17.jpg (35.41 KB, 下载次数: 1)

2016-1-6 8-55-17.jpg

点评

像这种隔层参考,H2 ER2的值是怎样得来的。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3 17:35
个人理解,该实例差分走线为第四层走线(根据旁边数据来看,不知理解是否正确,),问题:1、为何该差分走线高度计算为H1-H3,而非H1-H2,内层参考平面不应该是上下邻层?难道该L4层差分线阻抗参照L5与L2层,即所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4 17:49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0:16 | 只看该作者
阻抗实战之内层差分,注意以下事项:
0 L5 T9 q" S: b( ]1 内层计算的阻抗就是实际阻抗
; m1 R8 C5 P6 z4 A2 内层铜厚基本等于完成铜厚,稍微小点8 T2 _0 ]0 y! F4 v& H1 q
3 介质厚度要取实际厚度(即减去残铜率的厚度)
% L4 h  F0 l6 L7 M: }% \
7 G% F- M0 X; a6 L4 h# _# a

2016-1-7 10-17-12.jpg (39.82 KB, 下载次数: 2)

2016-1-7 10-17-12.jpg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4:29 | 只看该作者
外层计算时软件上参数含义 (以差分示例,其它类似)
' ]4 h3 J0 U4 [! [- wH1:阻抗线到其参考层的高度;6 \6 N: L. @- F# E& \
Er1:层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a9 ~$ B' a( L7 t% k
W1:下线宽;1 F) L# z# |$ N
W2:上线宽;
) W+ ~( m' G8 _. LS1:间距;+ b- M7 Q3 d/ ~- h, Y" J
T1:铜厚# a, V- C& d% U$ v9 S# s4 i3 p

2 ?* O% U9 Z+ p0 m1 ?( q4 R/ e2 u
& {! N  S( E) t

2016-1-8 14-31-11.jpg (26.98 KB, 下载次数: 1)

2016-1-8 14-31-11.jpg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1:01 | 只看该作者
内层计算时软件上参数含义:
# t1 y; `& `0 E# i% H6 b9 v; y/ n. k5 ?% W
该模式关键在于正确的填写H1、H2;8 X& _" f6 f1 E
H1H2区分3 o( q  U2 Y( J) C0 Y; J6 t
H1:①阻抗线所在的芯板厚度; ② 下线宽对应的介质厚度;! \" N; I/ w: ?: `6 o% O
H1与H2不同点:H2是含铜厚度,即其厚度为介质层厚度加阻抗线铜厚。
8 \. G  m/ C, i! B6 j其它类似于外层参数+ w! V* _. O1 }  t
8 A/ J2 u; u' Q- s0 l

+ R$ C( g. e2 C% L" h( G& E
6 z7 k: U5 t" j/ C0 y  M( d8 T# ~

2016-1-11 10-57-56.jpg (67.53 KB, 下载次数: 1)

2016-1-11 10-57-56.jpg

95

主题

1309

帖子

421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4219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9:02 | 只看该作者
计算阻抗的步骤:
$ X9 ^' G% A6 ~/ Y; G4 U. n1 确定清楚阻抗控制模型
! l+ ?4 b1 j! s2 信号 地 电源分布(残铜,信号质量=要综合考虑)* |+ I  y% c4 {4 ^4 }+ g5 O
3 板材类型 厚度 dk er 铜厚参数确定
; n) H* X. z3 |3 G& R# o4 线宽线距初步确定
2 l3 J1 k2 U5 D% }+ r5 \+ V1 l5 代入polar相应模型计算: w. }: n* [6 b6 R  W! a0 O! w
6 调整各参数% S, j8 a6 J4 M- C& o# @  f'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7-5 23:12 , Processed in 0.06547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