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161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一聊源端匹配和终端匹配,请大神们指点!

[复制链接]

33

主题

234

帖子

87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8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8 22: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和同学兼同事的一哥们骑车上班,路上无聊,就聊到了源端匹配和终端匹配的问题,由于我们均是刚入职不久的小屌丝,理解不够深刻,特发帖求证和求指导!希望各位大神们,不吝赐教,畅所欲言!
# f; m, O' T$ z0 g0 ]; ~7 p5 ?4 }) y* g4 S4 ^+ Z" T2 Z
我的理解
- v/ s! A$ f: p        源端匹配-----因为驱动源的内阻小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所以要在源端串一个电阻,来使传输线认为驱动源的内阻和其内阻相等,这样整个系统(从驱动源到传输线,再到负载)的阻抗才是连续的,才不会产生反射。
+ v7 ?4 e& c, @6 O8 e6 c        终端匹配-----因为负载的内阻小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所以需要在终端串一个电阻,来使传输线认为驱动源的内阻和其内阻相等,这样整个系统(从驱动源到传输线,再到负载)的阻抗才是连续的,才不会产生反射。
' Z' ~4 r3 {8 p1 ~. y; I+ d9 W
我同学的理解:+ [3 V: |: B4 w5 ^7 Y: E
        源端匹配----是为了防止反射回来的信号,干扰驱动源再次发送的信号,才需要进行源端匹配。
/ Y( Y! q* `% O2 ]4 l1 U        终端匹配----他没有发表意见。
, n, A; m7 e/ L公司仿真组同事意见:
* L4 `& \# r7 e6 B5 R" c        源端匹配----他同意我的观点
+ ^- \( U& Q0 u& l$ s6 I        终端匹配----他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认为终端匹配必须是并联电阻到地,因为,他认为负载阻抗始终大于传输线阻抗。
0 f+ f7 }7 L. k; G* v4 N% H) Q* {, r3 g; B$ W/ I
请各位大神们给分析分析,谢谢!最好写出自己的理解,不要给个网址,或来一句“百度,谷歌”什么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4

主题

1796

帖子

8046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8046
推荐
发表于 2014-7-27 1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evin890505 于 2014-7-27 18:08 编辑
2 b5 N1 d6 C, J* N9 p$ ]0 P
3 m& r% @: \9 p1 n/ {其实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是实际上理解的话要抓住几点:# Q3 A  b( @0 S5 e/ L
1,不管串联和并联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信号更好的从源端到终端;4 w5 j( d& ^$ |0 X' c5 N
2,一般来说,源端的输出阻抗一般都不大,而且随着高低电平不同阻抗也不一致;而终端接收端的阻抗一般很大,所以两者不是由三者的阻抗关系决定的;   
9 T6 K6 j5 f) y: _" Y0 p) ^) f3,假如没有电阻,信号从源端出来后,幅值会降低;而在到达终端时候由于近似开路,信号又会接近全反射;
' O8 {4 m6 w7 e, G6 z6 i  |# J' u4,假如源端30欧,传输线60欧,终端1M欧。那么如何看待在源端串一个30的电阻和在终端并一个60欧的电阻又和区别?  假设信号是3V-0V
& t9 e: H. i7 a- k% z  前者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从信号源出来,由于分压效果,会以1.5V继续传播,到终端全反射,1.5+1.5=3V,信号回复,但是反射波形会传回源端,这时候串联的电阻会把这个波形吸收;
5 g) M; [. s* C  Q4 H  而后者的信号则是以3V传递到终端,然后全反射,但是终端并联了个和传输线阻抗一样的电阻,这是终端的电阻就把这个波形吸收
8 K+ i% T. n) F' ?+ k6 e1 h
. R* _: B( z" o0 U, P0 r但是串联对于普通信号容易实现,简单,PCB走线也简单,并联不仅布局麻烦,而且会有持续的直流功耗,所以一般不用,DDR上可以看到。) h: U2 H6 Z* Z% g! c

7 r" e' Q/ y$ a. H. p' H& O1 w另外“终端匹配,理论上可以消除反射,但实际是做不到的”  应该欠妥吧,不然DDR的设计不就SB了么?我实际在NANDFLASH和DDR的总线上测试过终端匹配,效果很明显,所以搞不懂这哥们是从哪里看到的这个理论

33

主题

234

帖子

87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878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09:17 | 只看该作者
在网上,搜到一篇仿真的文章,该文章描述了,源端串阻对终端信号的影响。请各位看看,谢谢
& }: a, t& S$ j打开自带实例中的Ser_ibs.tln
$ U7 q( \( i0 k' z, Z) m6 D; d, O1 {# i. o7 `$ ^; S) y; J+ s: V/ F
图中的CGS74CT2524为output,74HCXX为input,它们都有各自的ibis模型。
% \1 c" Q: G( W9 [* S5 @3 k: o7 N
6 ?$ S: P" l9 v1 E& p8 u源端的端接电阻RS为0欧姆,传输线为50欧姆。) e, D! ?' n9 c" _

, O; M. S$ f! D& y. S. H
/ X: _, b8 F9 e0 w7 L; A, ^
  E% {* i1 h% J; n" m2 |: O先运行仿真一次,IC model的速度选为Typical,它表示上升下降沿的速率。Fast-Strong最快,Slow-Weak最慢。/ h# a5 c5 I9 d, c5 W5 P9 f
$ D0 C# P0 y' Y& G5 y& s
运行之后的结果如下,图中红色的波形为输入端74HCXX的下降沿,振铃比较的大:
( V4 @2 f2 R# V8 M# l6 X5 \/ t  @1 M # J9 w' H" M3 n  U  ?

2 B: Z5 U  r8 d7 c( P
: g, i( K3 A  J2 U- R9 M! s修改源端端接电阻改善波形的方法" b+ O6 p" L: }$ R2 }" J7 `

% `7 C# p, ^/ U7 y, f% x( eHyperLynx带有智能端接分析的功能,菜单Wizards->Run Terminator Wizard运行之后,给出了推荐的电阻值28.1欧姆
1 }4 k! X& R& j! s" v& J4 r . f5 m# @& Q/ ?  a1 h( f
, Y4 q5 }' H5 X& R4 y/ S
2 t1 j9 R. x# P2 b/ P
设置完成之后RS的阻值已经改变了: t1 h* u: q% r+ b
6 V( p) J) m' T
- m# @# e9 Q% A6 t. Y7 d
4 v: L" t+ e5 r2 H9 H' I
再次运行仿真,结果如下,终端的振铃显著减小。3 _3 I& S  C7 K1 B  u

24

主题

1796

帖子

8046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8046
推荐
发表于 2014-7-27 20:59 | 只看该作者
00750 发表于 2014-7-27 20:509 g0 l5 N& J2 G) z% e
消除是指完全没有,全部除去的意思,没有哪种匹配能够100%将反射消除,只能将反射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 e! q& e) D+ N/ y  b3 @8 w
好吧 你赢了    的确是这样 不过这个地方不需要咬文嚼字吧  
8 b! v8 \" r3 p; k9 L% Y好比说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波形变成完美的方波    信号完整性的工程师就失业了

6

主题

898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10052
2#
发表于 2014-7-19 10:15 | 只看该作者
源端匹配,你的同学理解是对的,是用来消除二次反射的。4 Y" m% B- a) U5 p
终端匹配,理论上可以消除反射,但实际是做不到的。

33

主题

234

帖子

87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878
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4:24 | 只看该作者
00750 发表于 2014-7-19 10:15, C+ e/ x- _7 S: _" P; y! _
源端匹配,你的同学理解是对的,是用来消除二次反射的。
: l8 I* u( V& I: J2 j终端匹配,理论上可以消除反射,但实际是做不到的 ...
. l3 l- o' h* ]% G7 m; r
那请问,我理解的对吗?请给详细说说呗!谢谢

6

主题

898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10052
4#
发表于 2014-7-19 21:01 | 只看该作者
荒村战士 发表于 2014-7-19 14:242 X. `. |( W  x. B' J( w& i2 Z
那请问,我理解的对吗?请给详细说说呗!谢谢

" o% x( `% V: g% m! }! G: `我不敢说你的理解不对,只能说不全面。以并联终端匹配为例来说,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输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以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的目的。  S9 I& l9 u( i% b/ o# p

17

主题

357

帖子

3043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3043
6#
发表于 2014-7-20 10:51 | 只看该作者
针对你的理解说下吧:" A& u! U' c6 P3 J& |
1.源端匹配。你是说为了防止反射;当更具体来说,是防止二次反射。所以你的理解和你同事的理解并不矛盾的。
  A% B; I5 [# ~2.终端匹配。仿真组的同事说得有点绝对了。众所周知,做阻抗匹配就是为了是阻抗连续,所以终端究竟是串联还是并联,还是需要根据负载大小来定的,只要保证阻抗连续就可以了。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7#
发表于 2014-7-27 14:45 | 只看该作者
00750 发表于 2014-7-19 10:15
3 h2 P- y$ k' W源端匹配,你的同学理解是对的,是用来消除二次反射的。! U! h1 Y1 r9 n1 L7 n0 V
终端匹配,理论上可以消除反射,但实际是做不到的 ...
* M% O1 s, y2 i3 G5 i
请问:“终端匹配,理论上可以消除反射,但实际是做不到的”,这个里面终端匹配为什么实际做不到消除反射?

6

主题

898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10052
9#
发表于 2014-7-27 20:50 | 只看该作者
kevin890505 发表于 2014-7-27 18:06  {7 [" L( t( c# h
其实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是实际上理解的话要抓住几点:
* O* t0 \: a! g) h0 q1,不管串联和并联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 ...

8 e# R( {( n/ R* B' c消除是指完全没有,全部除去的意思,没有哪种匹配能够100%将反射消除,只能将反射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

主题

898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10052
10#
发表于 2014-7-27 20:51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4-7-27 14:45
/ o- r2 x4 u0 ]* L+ Y请问:“终端匹配,理论上可以消除反射,但实际是做不到的”,这个里面终端匹配为什么实际做不到消除反射 ...
  ~6 G2 h" e1 K" V) a
消除是指完全没有,全部除去的意思,没有哪种匹配能够100%将反射消除,只能将反射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

主题

898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10052
12#
发表于 2014-7-27 21:57 | 只看该作者
kevin890505 发表于 2014-7-27 20:59
6 D0 [/ m8 @4 k8 x% c好吧 你赢了    的确是这样 不过这个地方不需要咬文嚼字吧   
% H- b" P  ^9 b% G5 z7 _好比说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波形变成 ...
- y3 T# B! ^, i6 I& @% [
呵呵,没有谁输谁赢。可能是我表达的不清楚。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13#
发表于 2014-7-28 08:32 | 只看该作者
kevin890505 发表于 2014-7-27 18:06
2 `' C& Z7 c8 w# y1 S! c: H其实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是实际上理解的话要抓住几点:6 [, m! {# I0 i1 y
1,不管串联和并联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 ...
; h9 K  d5 l9 m- Y( S& i
思路很清晰啊
$ E9 @( N+ _& l' _  r: u9 |  |
另外我再加一句,例子中并联匹配的情况,从源端到传输线端的电压已经不是3V传输了,而变成2V了,所以即便到终端匹配后直流电平也达不到3V了。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14#
发表于 2014-7-28 08:33 | 只看该作者
00750 发表于 2014-7-27 20:50
1 Z1 J7 {; Q  m0 r消除是指完全没有,全部除去的意思,没有哪种匹配能够100%将反射消除,只能将反射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n4 t& d, k" Y* W; Q7 N( A( J7 ^好的,多谢!

24

主题

1796

帖子

8046

积分

六级会员(60)

Rank: 6Rank: 6

积分
8046
15#
发表于 2014-7-28 13:08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4-7-28 08:32
0 L$ K7 R# J6 y. |4 r思路很清晰啊 2 X) |8 }6 N! d& X( \# p2 C6 U

% O4 H+ f( J2 H( m/ b另外我再加一句,例子中并联匹配的情况,从源端到传输线端的电压已经不是3V传输了 ...
6 T, `; ]( [; }
是的  搞忘了  终端匹配要降低电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4-26 16:38 , Processed in 0.06989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