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进进按语 最近常遇到高压差分探头测量的问题,就如一周一问的?
1 J* G- } Y- ^* c* e$ Z 我在试图领悟“共模”这个概念的本质的时候,常又发现和接地有关。最近我在寻找各种“接地”方面的书籍和电子文档,浩如烟海。 我一会读读这篇文章,一会读读那篇。我发现,我很多地方看不懂。我又买了几种版本的大学模拟电路教材和国外的教材的翻译版。 发现我大学里模电虽然考了90多分,但我现在重新阅读教材,感受完全不一样。教材中还是有很多东西看不懂。 ' a+ z% s' \9 o% r
这给我了我很多思考和启示。
$ J* N9 V5 p/ f1 S7 h) I8 h 幸运地是,我虽然对学这些基础东西感到苦恼,但我建的一个微信群里有几位高人,Adam是其中一位,对模电的理论部分是掌握到了骨髓的感觉。 这天我在问到底怎么理解CMRR,下面是他在群里的解释。我觉得比很多教材一上来写一个CMRR的公式要好理解很多。 他的解释体现了我们针对销售培训时常说的“举例子”,“具体化”的沟通技巧:-)
; g2 p( \/ c+ m, I0 e d2 t 我自己对CMRR的一点浅显理解是:
( Q& E8 G" i2 u3 `' S2 Y& M: Y# J 通俗讲,我们希望差分放大器输出的信号都是输入端信号之差的倍数。 但总有一些输入端对“地”的信号也被放大了,“泄漏”到了放大器的输出端,这些“被泄露”的信号成分,我们恨不得它是“零”,但实际不可能是“零”。 这些“被泄露”的成分被抑制的程度就是共模抑制比。我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4 u4 [; j9 P7 ?# w# a- n
我的问题来了,这里面的“地”在实际应用中难以理解还是那个他妈的“地”!
: \# p/ X# p% ~4 p7 u5 D* G+ z! J$ _ 如果你觉得Adam的解释好,请转发! 欢迎提供更多"共模“相关文章。 多谢! --------------------------- ; J- E$ v! A) S; M# Z
在通用的运放手册上,有信号输入共模抑制比的测试电路,可以按照图去看。对于电源输入的共模抑制比,则是给出波特图。一般大厂,都会对单端运放,差分运放,仪放这三种不同结构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比较,直接看看对比,会有直观认识。
# w9 [1 w2 C v; Q) B( {) x' ^ 把运放的同反向输入端(通俗的叫正负端)短接,不管短接到几伏的电平上,理论上运放输出是零。但实际上随着短接的电平不一样,输出电压有变化。例如正负端同时接地,输出是0V,但是正负端同时接1V,输出可能是1mV。这个共模抑制就是1/1000,(1mV/1V),60dB。同样地,对于已经短接到地的输入信号,运放按照正常5V供电,输出电压为零。但是如果供电调到6V,那么输出电压也可能变为1mV。这就是供电端的抑制。两者分别是CMR(common mode rejection),PSR(power supply rejection) 8 j4 u i% M) R7 r# Y" Q" Z
这两个是最简单的直流情况,不考虑其他误差因素的分析。实际上所有的信号,都是交流的,所以CMR和PSR实际上是频率的函数。低频抑制好,高频抑制差,所以一般说高频干扰就直接到信号了。或者另一个角度,高频信号的前端电路设计,比低频信号更难处理好。
$ |+ ]- z3 V; ?9 a& J d" B; d2 N9 k9 _# z5 y& _: Q3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