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信人: NOol (hiamhiam), 板面: ICDesign
9 x/ X0 a8 g$ R标 题: zz一個牛人關于模擬ic設計的想法
- c! v+ O0 H( `% N!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Sat Mar 29 14:02:00 2008), 转信
* q8 T; s2 o6 i$ a) |5 A1 y这是我认识的一个人,比较牛,在广州做AIC是出了名的,转一个他过去在业界年终会上2 s! Z4 s+ `0 \$ I x! B
讲的东西,供大家参考学习!名字我不便透露,从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 E5 ~: f% h2 S. \8 N0 Z
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
( W3 r: W5 E4 k$ t: f* ~( h点。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
1 d7 t" k: d7 D! Q. b: } 我记得本科刚毕业时,由于本人打算研究传感器的,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复旦逸夫楼% k T9 V) L4 S. A! F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研究生。现在想来这个实验室名字大有深意,只9 C$ }- a% f7 x Z+ q9 B
是当时惘然。电路和系统,看上去是两个概念, 两个层次。
; g7 r2 C. i) ~& u, b0 B; T& l我同学有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方向研究生的,那时候知道他们是“系统”的, 而我们
9 @: y" {/ ~7 @+ M" }7 u; w k呢,是做模拟“电路”设计的,自然要偏向电路。而模拟芯片设计初学者对奇思淫巧的
' f, Q$ W) u+ o; S, [( V电路总是很崇拜,尤其是这个领域的最权威的杂志JSSC (IEEE Journal of solid! l) \7 o% ^- X) s+ k+ u
state circuits),
. Y) j3 V' a8 @: q1 o \以前非常喜欢看, 当时立志看完近二十年的文章,打通奇经八脉,总是憧憬啥时候咱
" F; x8 G' B3 t+ y) G也灌水一篇, 那时候国内在此杂志发的文章凤毛麟角, 就是在国外读博士,能够在
6 L5 r3 w3 [6 X4 l( P" ^6 ]上面发一篇也属优秀了
7 h0 ?" V1 Y! j5 G3 `: [/ {9 N7 v读研时,我导师是郑增钰教授,李联老师当时已经退休,逸夫楼邀请李老师每个礼拜过; y3 i! j* R9 v' S% ?7 f8 V
来指导。郑老师治学严谨,女中豪杰。李老师在模拟电路方面属于国内先驱人物,现+ i2 W% v. L- w' g0 W4 g, J
在在很多公司被聘请为专家或顾问。
; h& g- ~' g' N) n李老师在87年写的一本(运算放大器设计);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经典之作。李老师和郑- B( z8 x5 \! I6 [. [
老师是同班同学,所以很要好,我自然相对于我同学能够幸运地得到李老师的指点。% j" o! N1 A, g1 Y
李老师和郑老师给我的培养方案是:先从运算放大器学起。所以我记得我刚开始从小
( }7 O4 r" B. N7 J* Q- z' J/ s7 A电流源开始设计。那时候感觉设计
6 `+ k! X4 K1 j& N7 g就是靠仿真调整参数。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运放是基础,运放# N4 M+ J/ Q/ g% a
设计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当时不大理解,我同学的课题都是AD/DA,锁相环
: _% B# {$ g5 F/ I) }0 X" X等“高端”的东东,而李老师和郑老师却要我做“原始”的模块,我仅有的在(固体9 w. A. G$ o1 R) R* J
电子学)" D) Z9 z: ^* F- Y0 N' p
(国内的垃圾杂志)发过的一篇论文就是轨到轨(rail-to-rail)放大器。 做的过程中很
+ T+ G# D1 I G) H) R8 U% i郁闷,非常羡慕我同学的项目,但是感觉李老师和郑老师讲的总有他们道理,所以我就; B! z$ s& J. p+ w2 i" e2 K& X
专门看JSSC运放方面的文章,基本上近20多年的全看了。当时以为很懂这个了,后来工5 P e+ o y6 v+ w
作后才发现其实还没懂。8 _% F* x9 B( s2 h
所谓懂,是要真正融会贯通,否则塞在脑袋里的知识再多,也是死的。但是运算放大器
`0 z6 H0 T. |4 c- S S* x1 j是模拟电路的基石,只有根基扎实方能枝繁叶茂,两位老师的良苦用心工作以后才明
1 h* r2 y9 z# x白。总的来说,在复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郑老师的严谨治学之风和李老师的这句话" ^. P2 u6 @& n+ d5 C1 r& z4 Q
硕士毕业,去找工作,当时有几个offer。 我师兄孙立平,
5 K* i5 d$ L! |1 L) l李老师的关门弟子,推荐我去新涛科技,他说里面有个常仲元,鲁汶天主教大学博士,很# y; t, L9 W: F" o V! S w3 K9 u
厉害。我听从师兄建议就去了。新涛当时已经被IDT以8500万美金收购了,成为国内第一, h4 B9 _) t& _8 k3 N
家成功的芯片公司。面试我的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总经理Howard. C. Yang(杨崇和)。
5 r7 S5 _8 k/ I6 e5 M$ w2 rHoward是Oregon% m* M2 Q+ v- ]& ]' ~
State University 的博士,锁相环专家。面试时他当时要我画了一个两级放大器带
' a7 [4 C+ K. H4 d% o- g$ y# xMiller补偿的, 我很熟练。他说你面有个零点,我很奇怪,从没听过,云里雾里,后6 Q s1 |, A9 r2 t( w% ^# A! V
来才知道这个是Howard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来的, 等效模型中有个电阻,他自己命名为' K; P: z: ?. E M1 v7 |$ W% d
杨氏电阻。- E5 N5 O8 z2 c2 M
当时出于礼貌,不断点头。不过他们还是很满意,反正就这样进去了。我呢,面试的- _$ v' e) f4 M( X# y
惟一的遗憾是没见到常仲元, 大概他出差了' _$ e& g& [, \3 Z; p ], \
进入新涛后,下了决心准备术业有专攻。因为本科和研究生时喜欢物理,数学和哲学,& J3 q; P% Y1 v& ~
花了些精力在这些上面。工作后就得真刀真枪的干了。每天上班仿真之余和下班后,
5 I; Q# q$ C+ B) j7 s: @* q" S就狂看英文原版书。第一本就是现在流行的Razavi的那本书。读了三遍。感觉大有收
6 w4 Q$ \# p; O0 K! V B! Q5 T获。那时候在新涛,初生牛犊不怕虎,应该来说,我还是做得很出色的,因此得到+ Q; c% v! {3 r
常总的赏识,被他评价为公司内最有potential的人。偶尔常总会过来指点一把,% `' \! I* H5 k6 x# ?3 l( g
别人很羡慕。其实我就记住了常总有次聊, \$ S- d5 _+ M/ B. W3 U
天时给我讲的心得, 他大意是说做模拟电路设计有三个境界:第一是会手算,意思1 C# @5 z t! A ?! U
是说pensile-to-paper,
* w# ^$ m* Z3 a& e# l电路其实应该手算的,仿真只是证明手算的结果。第二是,算后要思考,把电路变成% u% z7 E( R5 W$ H- n) k2 @8 H7 L
一个直观的东西。 第三就是创造电路。 我大体上按照这三部曲进行的。Razavi的那
h8 A+ }1 S# R6 \. E: I本书后面的习题我仔细算了。公司的项目中,我也力图首先以手算为主,) H/ j* I; b# p3 H. x
放大器的那些参数,都是首先计算再和仿真结果对比。久而久之,我手计算的能力大* ?& ?' z" T& j0 J+ D4 j
大提高,一些小信号分析计算,感觉非常顺手。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有一次在一个项
S8 M' I' S, T R4 W& P! t! G S! m目中,一个保护回路AC仿真总不稳定,5 b9 X) x# s5 Q6 }2 d5 L! ^
调来调去,总不行,这儿加电容,那儿加电阻,试了几下都不行,就找常总了。因为
5 O; A# P5 t% D) l$ z# ~这个回路很大,所以感觉是瞎子摸象。常总一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摆平了, 他仔细看4 d* m: B! z& ]8 R( D
了,然后就导出一个公式,找出了主极点和带宽表达式。通过这件事,我对常总佩服2 I& s# S* S: D8 q5 _$ i0 ^
得五体投地,% N" A% T- @2 u5 h4 {
同时也知道直观的威力。所以后来看书时,都会仔细推导书中的公式,然后再直观思8 y6 z5 V6 E( b3 Y
考信号流, 不直观不罢手。一年多下来, 对放大器终于能够透彻理解了,感觉学通2 I/ Z8 D6 g) N9 ^
了,
& o8 b" Q! d5 c j0 h通之后发现一通百通。最后总结:放大器有两个难点,一个是频率响应,一个是反馈。
: h, I7 ?) ]) H6 R" o, d6 ~; E其实所谓电路直观,就是用从反馈的角度来思考电路。每次分析了一些书上或者JSSC上
3 B7 ]/ n5 g3 q' Z& B的“怪异”电路后,都会感叹:反馈呀,反馈!然后把分析的心得写在paper上面
: s# _, i! X' f/ B/ A6 d# Q8 V7 t0 G学通一个领域后再学其他相关领域会有某种“加速”作用。 常总的方式是每次做一个
9 K0 l4 q& [7 `$ ~新项目时,让下面人先研究研究。我在离开新涛前,做了一个锁相环。
) a. e2 R* ~* j: G* N: p$ C我以前没做过,然后就把我同学的硕士论文,以及书和很多paper弄来研究,研究了一
6 D& F8 T7 D' B9 l2 w# H个半月,常总过来问我:锁相环的3dB带宽弄懂了吧?; c1 w' U0 A4 Y8 w L/ n
我笑答:早就弄懂了。我强大的运放的频率响应知识用在锁相环上,小菜了。我这时已7 S8 S; t& a4 D9 C" W
经去研究高深的相位噪声和jitter了。之后不久,一份30多页的英文研究报告发出来,3 H s) L8 ^- B; Y2 D. P5 b2 z
常总大加赞赏!。 后来在COMMIT时,有个项目是修改一个RF Transceiver芯片,
5 ^: j8 q3 z- G) N" O3 T2 u( R0 z4 Z使之从WCDMA到TD-SCDMA。里面有个基带模拟滤波器。我以前从没接触过滤波器,就花
3 q/ {1 q0 H5 [1 x F, m/ V了两个月时间,看了三本英文原版书,第一本有900多页,和N多paper, 一下子对整个
9 J0 ], e: M1 ?3 _5 u4 U滤波器领域,开关电容的,GmC的,Active RC的都懂了。提出修改方案时,6 E8 b' \/ e; I' p
由于我运放根基扎实,看文章时对于滤波器信号流很容易懂,所以很短时间就能一个人
) q! D8 f6 Q$ `9 q2 d提出芯片电路原理分析和修改方案。最后报告写出来(也是我的又一个得意之作),
X6 X _, G- K. W( `送给TI. TI那边对这边一下子肃然起敬,Conference call时, 他们首先说这份报告5 f; ]1 D, h' X+ U3 o( w& m1 x
是“Great job!”,我英文没听懂,Julian对我夸大拇指,说“他们对你评价很高% P* o. @ P; u; j; b, v2 s
呢”。后来去Dallas, TI那边对我们很尊敬, 我做报告时,很多人来听。总之,现1 I9 k0 T& W K- U: p r- H
在知道,凡事情,基础很重要,基础扎实学其他的很容易切入, 并且越学越快% w( N, q/ i, J; R
我是02年 11月去的COMMIT,当时面试我的也是我现在公司老板Julian。 Julian问: W+ @6 u- ?4 m6 n
我:你觉得SOC (system on chip)设计的环节在哪儿?
4 U; ?3 ?1 f: d& w# B我说:应该是模拟电路吧,这个比较难一些。Julian说错了,是系统。我当时很不+ m, r4 P. Z1 Y5 _% W4 e/ f8 K
以为然, 觉得模拟电路工程师应该花精力在分析和设计电路上。 Julian后来自己- P: W! F; r' T; {( N
run了现在这公司On-Bright,把我也带来,
: z3 p5 f) d* u" E4 _7 h0 s同时也从TI拉了两个,有一个是方博士。我呢,给Julian推荐了朱博士。这一两年,我* k2 T6 ^6 M. N& j
和朱博士对方博士佩服得五体投地。方博士是TI华人里面的顶级高手, 做产品能力超强。" C3 L C/ x7 j6 n. V. [
On-Bright现在做电源芯片,我和朱博士做了近两年,知道了系统的重要性。芯片设计最终* \) y6 t2 ]( F% Q! [ f
一定要走向系统,; p" j; |/ @! ]2 c3 W
这个是芯片设计的第四重境界。电路如同砖瓦,系统如同大厦。芯片设计工程师一定: }# _: m$ _, J& o9 B
要从系统角度考虑问题,否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电源芯片中,放大器,比较
- k+ c7 l/ J$ p器都是最最普通的,
7 x4 V. t: U$ B其难点在于对系统的透彻理解。在On-Bright,我真正见识了做产品,从定义到设2 z$ C O4 _% t$ q
计,再到debug, 芯片测试和系统测试,最后到RTP (release to production)。+ D* }& c0 N i" J) o
Julian把TI的先进产品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方式引入On-Bright,我和朱博士算是
2 L! i# r4 N. ~+ o& u: }* m0 s# H; ^大开眼界,也知道了做产品的艰辛
- r9 o/ k* B$ f9 B产品和学术是两片天地,学术可以天马行空,做出一个样品就OK了。产品开发是一个* S' B& J% N7 Q* C- o6 `
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N多的人一起协作,最终才能使产品成功推向市
$ x! T+ N. V6 T' B2 s h s场。芯片领域,我以前非常崇拜学术界牛人, 现在发现工业界水平还是较学术界
; @+ y3 w0 U; [& H3 ^领先, 朱博士说他以前在瑞士理工黄秋亭(IEEE的著名Fellow)那儿做过半年* ^* D/ `# h8 ]1 r+ F
研究, 当时很崇拜黄,现在发现方博士水平更高。所以就像(天龙八部)中,一$ n3 l7 b* k* I% \4 b/ Q f$ O7 |
个无名扫地老僧是顶级高手。但无论工业界还是学术界,这四重境界却是共同的,/ P) k" ?% p! B
每个模拟芯片设计者都应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逐次跨越这四重境界。* Y; I( G1 X9 K) H
--
+ X6 o" E0 ]3 c& `9 c1 n$ N※ 内容修改:·MCJACKSON 于 Mar 31 09:45:59 修改本文内容·[FROM: MCJACKSON] & N" G4 q. e; A, `
※ 来源:·飘渺水云间 freecity.cn·[FROM: NOo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