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R' `8 j$ I! h. I: t5 V' m9 X M
有感而发5 y. S; g- x" v* q; u2 K* @5 K6 c
( P6 C4 x) }1 \
% [: M# G( ]! x; _; H5 p, M$ k" Q! C5 H; S# x: q
之前在论坛里发这个帖子,谈了下自己认为的手机射频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能。这里整理下放到博客里,有喜欢的可以看看。 ! ?! }6 t) m$ h5 l8 N7 y: ^( R
! C0 ~# H+ \+ ]; i% E这里顺便提一点,想做一名合格的手机射频工程师,我的一点点经验对于部分人应该有那么点帮助。之前看到有些人说,作工程师是没前途的,这个跟我说的不矛盾,也没关系。还有些人说这种方式作工程师不行,太low,这个嘛,我只能说我都说了是手机射频工程师了,可能区别于微波射频研发工程师,手机行业不是作IC设计的,只能说都还是偏应用。但是应用归应用,还是会涉及很多东西的。所以回到主题,在手机行业,想做一个射频工程师的朋友还是可以看看的。同时也欢迎大牛指出问题。
H+ m8 x$ L0 B3 v, B K% ]& P, G" O( k. [' U3 d
l4 }- u; |3 O& i/ _
; a5 ]: n5 x* b# b: l. \, b9 M
! {; B4 _, o8 p8 e" W% b1首先:原理图的设计能力8 \" \$ Y* r" [, w+ e, k. _, R
: d; B9 {" E: ?% W9 n0 ?& C4 f* V
当然,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很少了,多数平台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参考设计,就算没有,原理图设计阶段也会有平台方的大力支持。不过对于射频部分,没人帮助问题也不大,频段确定了,选好这个频段的PA,双工器,FEM或者ASM,如果不是什么不入流的厂家,链路预算也不是那么重要,大家按业内标准来做的,不会差太多。RF前端部分的原理图其实不算太难,TRX部分按照IC的DATASHEET来,有特殊注意的地方,IC厂家肯定会告知的。当然对于现成的原理图,更换一些主要器件,首先要对比下新旧器件的参数有没有大的区别,然后要一些实际的测试数据来看看,毕竟datasheet不是特别全面。大致总结下,就是说你对各射频器件都要熟悉,哪个参数什么意思,对系统有什么影响,比如一个双工,插损大0.5,收发端口隔离度差5db,带外某位置抑制差了10db,这些对系统的影响有多大,有没有临界的项会fail。虽然这些器件设计出来基本是能用的,但是这个和平台和具体设计关系也很大。这些很熟悉了,原理图部分的设计还是改动或者说优化都不会有大问题了。# e& T, h/ g$ G7 A: }! z
' i0 x) Q" W) h# h* H9 O- q I) \
0 ^5 V8 D b! J3 Y! }2PCB布局
9 T0 }* p( B1 g# j9 [) b4 n/ [2 M. G; Y( T `
怎么走顺大家都知道,实在不顺首先让高频接收线最短保护最好,然后是低频接收,然后是高频发射,然后是低频发射。TRX IC的设计基本也固定了你RF 前端的整体布局。注意一些去耦电容的位置,都靠近芯片肯定不现实,别差太多,实在远,线别太细。具体哪个要优先考虑哪个可以靠后,你自己去分析信号属性,是时钟的,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同属性的也有强有弱,强的别干扰别人,弱的别被干扰。基本上布局问题也不大,现在手机环境越来越复杂,都保证设计规则是不现实的,具体怎么把握,这个才是显现能力的地方。. i" K4 h) e! [* R& a1 o5 X
2 A5 z4 x" r( D! Z
* [1 v& \/ y; A3 [: |9 j
0 U) e+ {; X* l3 o
( g7 N, ]$ V6 j# Z0 s2 v
4 i3 `# [9 p! h. b( f3 l& j( X
8 g- W2 [* A5 i f# a: J5 g
3Layout走线
d8 V$ l$ x( E1 ^# `- E! f3 p8 v: Z
个人认为好的射频工程师更应该控制好layout,其次才是后期解bug。对于layout,这就需要经验了。因为单从各IC厂家,各器件厂家的layout 指导来做,一般都不会有问题。但实际肯定是不可能的,就像placement一样。这个就需要你用经验去判断在有冲突的时候,偏重优化某部分。再次强调,layout非常重要,好的射频工程师不会挖很多坑在后期慢慢解。
$ X0 {( W# X! ~+ L2 M2 ^9 k% c+ o8 r/ u4 F3 H6 P& ^# o! {+ g+ _$ m
" K& F6 q6 w* ^8 _4 o C3 e3 r
/ X7 h ]5 S# c* ^" k![]()
5 @/ E3 z7 E! c
) r: c. o' m& r2 l, l. a! m) l
9 G) o- n/ R9 k" ~: B
4问题的分析能力
4 X) m% Y! d9 t
" a( v$ r' A; A这个之前在博客中写了很多。这里就随便写写。发射的,这个确实很多都是匹配导致的,比如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但是这个不难,对吧,有人卡在这里吗?那么继续,比如EVM,可能是因为PA线性不好,这个通过匹配可以搞定,如果降低功率EVM还是不行,那么就要查查TRX供电,时钟电路。如果还是不行,数字IQ也查查,不要认为数字IQ就牛的怎么走都行,走多长都行,而且多大干扰都不怕。基本上工作几年的,基本上所有的射频测试项都会遇到过fail的,但是难解的问题都不是匹配,对吧。当然有特殊情况,确实卡在匹配这,这个我后面说。4 c7 k' @( }! t& F
) G+ ` X; Z1 N+ I: C* {4 w
& H# ]( X. n; R6 o4 Z' t
" i# Z/ A. r& I a+ }9 x p3 x: ?1 v, [: {
/ U* z4 k: ~1 j5对于对系统共存问题的解决2 d- _, \, J7 b
# m; }8 H% g O- |8 r: i9 c) Z* `这个就是互扰,有传导的,也有辐射的。如果是一些射频系统内部的问题还好,对于跨系统的,比如摄像头,LCD,SD卡,马达,背光等等其他部分对射频(包含2G/3G/4G/GPS/WIFI/BT/FM)的干扰,就需要你各功能模块,各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杂散特性都比较了解,这个相对就比较难了。还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这里顺便提一下,我说这些重要,并不是说我在这部分很懂,这里估计需要标红加粗,以免有人没看到而拍砖。) Q @3 x3 e/ A: B5 n0 v2 ~
% ?1 S9 B+ c3 t. d% F% n4 T. o: |( ?, z7 e: x8 e
! F0 ]+ ? i) e) f' D
* Z; ` T. ?# t9 A% N5 A1 w7 I) i0 v r9 S
6测试系统的搭建
0 N4 D- `" i* q. g- P+ w. z+ u- k# F4 e6 M8 g
测试的准确与否还是很重要的,否则你发现的问题可能是假的。或者你不能发现问题。再或者说你的debug是在做无用功。这个需要对测试系统,或者说搭建测试系统中的各部分功能都比较熟悉,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用耦合器,要知道他的输入功率范围,工作频段,插损等参数。当然,这只是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测试能力这是基本能力,大家理解了那我继续。
! J4 v( g3 r' m' b9 M! ], O1 u3 J# D. m; e" J2 I, ]$ \0 D8 T% z
) s1 g# F2 A \' K0 K6 I s
; T% [! t5 P; Z/ T& n) F- L8 G; p1 X+ i7 }; s. {, C" B
6 I" {4 r& K- O# _7一定的仿真及设计能力- p7 h5 `3 O$ f4 _& Q/ u
j" k: ?" f4 H( K
仿真很重要,建模的准确性更为重要。刚入行时做微带线仿真,忘记该微带模型的参数来,直接导致后面仿真出来的数据都是错误的。不过手机上大家也没啥复杂的仿真,有几个人用ADS去看匹配吗?应该没有吧。手机上主要就是算算50欧姆微带线或者带状线。用史密斯小工具看看匹配,或者仿真一个简单的高通低通滤波器。因为仿真的东西很简单了,工具也基本都是傻瓜似的,所以难度很低,你要非用ADS去仿真匹配还是射频前端什么的,那我只能说我服了YOU了。
" @( ~7 w8 M* d) ^; o3 D, v( O; m9 {! O1 c2 v
, m" K7 _ R! U- C3 N h$ T2 [
* s( ?8 j \: L: v ; ^& i& A2 I6 M2 _0 Z6 E
4 K( \9 O- D$ l! v! X7 u8 Y
7 D( ]) |1 ]& ]1 ^" h. D
0 v* ^* ^: q7 L' C! M. v) u& W
% E1 d5 M2 O9 X/ r
2 {# F( b' L3 {+ Q/ [8电路匹配调试能力
3 l% v1 \" u. j' P7 h1 Z' R! N$ U9 \1 L5 f5 Z
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初始设计还是需要优化一下的。匹配好了,其他工作才能继续进行。9 q/ u9 e( d/ D1 E2 ~9 P
" m% |/ f! l/ ?5 S8 K( h) r% G( T7 \# E3 |. o0 k
1 j; i' R5 [5 U+ ~. ^! O5 Y, p( L: g3 t( p) d
; Z7 }) P0 U+ Y0 y: [: b1 G
9焊接能力0 m1 A, i9 p0 c9 Y, T Y$ k1 A( x" g6 `
1 `/ D6 l `# P6 m" i3 |8 A! N! z1 K
这个,大家都懂哈。不过现在器件集成度比较高,都是多管脚的芯片,很多电感电容器件都已经用01005的封装了。
; a" o I, c, l* P
- S. @: y& V- Y! B+ q! ^
1 p) F# o- H$ X( j# e3 D2 J
- {, h; N4 I6 N7 B; c, L* f6 Y0 ]3 g% P0 Z- g5 Q
( D7 Q8 [1 f. _5 `$ o
10仪器的使用
- }4 N! A0 K B$ H. \6 ]% q7 U" p4 v/ R3 h3 c$ c
包含综测仪和各种基本的射频仪器。综测仪大家肯定都很熟了,其他的像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矢网,功率计等等。
& f1 L+ A7 O8 Y; b" w$ J2 ~+ Z7 x' }, ~/ t& y* y' k( F; j
M3 R: f; w6 s& o# ]
" k8 d* G& i6 h# V9 v' b5 C/ B' P$ ~5 o0 J- g
8 u5 g9 r2 ?- u
11熟悉测试规范: ^6 h( u/ R$ X, h( W" g
: N5 @/ S) d$ @) P首先知道测试指标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初步定为是哪的问题。其次就是要熟悉指标,至少要大致知道你的结果是好是坏。有些测试有一些前提和要求,还有一些可以变化的东西,尤其到了4G,问题更多了。这部分大家还是要花点时间学习的。但是这个倒不难,安下心来慢慢看,时间长了就熟悉了。
% a+ h: b# n2 G% n0 l, B3 U6 |- C7 S3 h2 c. ?% h
/ _) z5 b- r j0 c4 N& @- A5 _. j( c" L- M. C# x
这部分是是关于史密斯原图的一点不成熟见解,比较片面,只是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来谈的,大家根据自己实际工作来判断吧。(不要把匹配或者说史密斯看得想神明一样。我能说我确实有好几年没调过匹配了吗?N个客户,N乘X个项目,这么多项目中还有各种不同的band组合,相同的band还有N多的替代了供应商。同一家的还有2级增益的,3级增益的,PA有GAAS的,COMS的。此外还有各厂家的SAW,双工,FEM等。就没见过谁卡在匹配调试上。这里补充一下,一共遇到2次,一个是layout问题,band2双工器接地不好,隔离上不去,灵敏度差了那么2个DB。+ O7 ?3 E% S7 [0 Y
Q/ v4 `' w- ]1 v$ ^" T- ~7 v; s$ H! ]( z; {$ p" ^
还有一个是placement的问题。所以,匹配没那么重要好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棘手的或者紧急的问题,还没听说哪个上百M的大单因为匹配耽误了,匹配非常难调的,绝对有其他问题。接地好走线没问题,前级给了该给的信号,匹配怎么会难?国内多少客户连VNA都没有,连loadpull都不看,小半天就把匹配搞定了。估计这个时候崇拜史密斯的工程师正在开VNA预热30分钟,校准都没搞定呢。所以不要纠结于匹配和史密斯了好不,这不是什么难的地方,更不是重要的地方。其实这跟焊接能力的重要差不多,不是什么高深的不得了的东西。有人为了应付面试,苦学史密斯和背各种公式,真的有必要吗?当然了,我不是不会调,带宽几百M,几个G的器件都调过,还要注意线性指标,带内平坦度,NF,相位一致性,输入输出驻波。当然,电流也要考虑。这个就手机这个频率,不要把她想的太高深。)
1 B3 J. H: E* q0 I5 Q u
) h B7 w1 G8 c) ]( r6 ~$ D9 B
# v7 w$ ]) T. i! H6 Z: Y# c, E
+ x$ U) Z. f, W1 X8 |* ]) i* b9 p3 m; c- a2 E2 I x* p2 a
12解决量产及生产问题
! j1 K8 f* Y+ p/ \$ i$ T; M% r: K; Q, P- K4 N$ G. j+ ^
因为最近接触的项目量都比较大。所以呢,跟之前只看研发阶段的问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研发阶段遇到问题一般用3-5台机器做下验证,如果正常,就不会再深究了。平时测试也就是10台8台。但是在大量生产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就不同了,就需要从问题的分布,也就是从域的角度去分析。这时很多问题可能是装配导致的,有些可能是物料导致的。什么东西一上量,问题肯定都会体现出来了。所以呢,还是要有个全局管。不能局限于几块板子的功能或者性能了。既然说到大量生产的问题,那么需要处理的数据也就比较多了。谈不上大数据分析,也基本沾边了。要掌握恰当的分析方式,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此外对于一些数据分析工具,也是要熟练掌握的。引用一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度各不同。不同角度看,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如果测试的内容设置合理,后续数据处理方式得当,是很容易看到问题; F Y1 W7 c* } ]0 @; Z
$ l) Z- M0 C, ?" t% I/ H
4 ?* `- r* G/ f* y2 N, o5 `& X" X
5 h3 g1 w. e$ `8 b1 L
1 n! C8 e/ e/ ?) h: @7 p8 Z+ Y6 ?. O* f
13对整个行业动态的了解,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9 c8 W2 s& E4 r8 N+ n4 [- @
/ W7 j: H: d6 b1 C; `各种出现的新技术等。也就是要保证耳听四路眼观八方。这些对工作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但是这种影响肯定是深远的。尤其以后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对于自己所处行业所做工作更要有个宏观上的认识。当然,我说这些只是认为很重要,最后一点上我只能说是还在努力中,一点都不敢说自己吃透了这个行业,了解几乎所有的新技术和技术发展趋势。当然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希望大家都能在我们各自的位置上做到最顶端。, i1 b" J% d9 O* T, t: x
8 {: u2 L) A9 @# @9 I
; _+ v* c" k4 e. V( Z% r3 D
+ P0 y1 Z, I9 b
谈点其它9 X' g( z7 i# j; R9 j
) d) P X/ x% c& U( g& u4 \
9 P/ T2 G8 s! t, ~5 q; [
( b$ v5 S& _% A6 }" v+ r最后谈点别的,经常看到有人说国内作工程师没前途,聊到怎么做好技术总有人跳出来说没前途没意义之类的话。之前看到一位仁兄的文章,颇有感触,他说,自己虽然也只是个工程师,但是有房有车有稳定的收入,能给家人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这种是不是成功呢。我比较认可他的话,作老板自然好,但是首先是你有那个本事,其次是你得付出同样的精力。4 E9 U/ A5 ^2 a& U0 I
$ v' l* @- o: T+ \/ }2 {, E7 `- T `4 R7 I
我这人追求的就是简单的生活,不会勾心斗角不会阿谀奉承,智商情商双底,所以搞技术挺适合我的。其次我也没大追求,就是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就可以了。虽然没有很多钱,但是跟这个行业内的多数工程师一样一年几十万,一家人生活的还是挺舒坦的。此外工作也不用花费过多的私人时间,不出差时每天都能陪儿子玩上几个小时,我是已经很满足了。至于说工程师老了没人要的问题,我想其他行业也不见得好到哪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当老板的毕竟是少数,打工的还是多数。自然,人和人的追求不同,如果彻底不想搞技术,或者说搞技术只是跳板的人,自然不认可我的观点,当然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读到这里。所以我也就不用解释太多了。
9 M% a% P" u. o
, q# s; \9 W% f* U6 y& k5 M
! v3 ^" z$ O+ S% r# d( `- o! G6 n( |* a& Y8 j# |7 Q( `5 {" F. f( |
" q; G- u. r7 ]1 g
更多精彩请加入“中国射频微波微信第一群”, 先加徐老师微信号:15989459034,注明公司,射频领域及方向,通过验证后加入。(注:本群属纯技术研讨群,销售代理等非射频技术人员勿加)!?
p9 A) s5 s& M1. 本群3000人,成员涵盖了所有射频方向企业,高校,研究所。其中教授,总监,总经理,主任专家,海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首席科学家,博士等500+人。* g; Q4 k& i7 G" M6 P) D
2. 本微信群由“兴森科技-安捷伦射频高速实验室”射频负责人,《ADS2008/2011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实例》《HFSS射频仿真设计实例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主编徐兴福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