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容种类繁杂,但无论再怎么分类,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电容对交变信号呈低阻状态。交变电流的频率f越高,电容的阻抗就越低。旁路电容起的主要作用是给交流信号提供低阻抗的通路;去耦电容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电源给有源器件,以减少开关噪声在板上的传播和将噪声引导到地,加入去耦电容后电压的纹波干扰会明显减小;滤波电容常用于滤波电路中。
7 [! [) G. x7 ~4 U$ m/ H
3 S1 L* B+ S% C' H, B
. e3 a4 S6 j2 G6 c% M对于理想的电容器来说,不考虑寄生电感和电阻的影响,那么在电容设计上就没有任何顾虑,电容的值越大越好。但实际情况却相差很远,并不是电容越大对高速电路越有利,反而小电容才能被应用于高频。0 B, V( U+ S! f) k4 B$ r
8 s2 r5 O. s9 p3 F! c$ H0 s( i
f8 V5 K# l' n4 A滤波电容用在电源整流电路中,用来滤除交流成分,使输出的直流更平滑。去耦电容用在放大电路中不需要交流的地方,用来消除自激,使放大器稳定工作。旁路电容用在有电阻连接时,接在电阻两端使交流信号顺利通过。
( w7 t& L a0 W' S0 G3 T9 g9 K/ s+ y5 h) q1 h
) y$ Q! k& L, D( t/ i. W6 c, i1.关于去耦电容蓄能作用的理解
; g9 ~: J% ^5 p# o1 Y+ j6 o
1 f2 p, `# ~3 O8 W8 N
' u8 d7 s$ t* { m9 a(1)去耦电容主要是去除高频如RF信号的干扰,干扰的进入方式是通过电磁辐射。而实际上,芯片附近的电容还有蓄能的作用,这是第二位的。你可以把总电源看作水库,我们大楼内的家家户户都需要供水,这时候,水不是直接来自于水库,那样距离太远了,等水过来,我们已经渴的不行了。实际水是来自于大楼顶上的水塔,水塔其实是一个buffer的作用。如果微观来看,高频器件在工作的时候,其电流是不连续的,而且频率很高,而器件VCC到总电源有一段距离,即便距离不长,在频率很高的情况下,阻抗Z=i*wL+R,线路的电感影响也会非常大,会导致器件在需要电流的时候,不能被及时供给。而去耦电容可以弥补此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路板在高频器件VCC管脚处放置小电容的原因之一(在Vcc引脚上通常并联一个去耦电容,这样交流分量就从这个电容接地。' A" y( K. j( z
- K9 b" V( B+ F$ X1 a+ }/ v
& y/ ]: X" r& c0 Z(2)有源器件在开关时产生的高频开关噪声将沿着电源线传播。去耦电容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电源给有源器件,以减少开关噪声在板上的传播和将噪声引导到地。" o& K( v; j1 d( t
1 z) z, j( O- \/ b; f
4 M. t1 E4 x$ B4 i7 _2.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的区别 N7 x7 r k2 O( _, \3 n4 q
3 B- Y7 E% L. e! C% Y
& c, W9 E( a' i/ n& c" k
去耦:去除在器件切换时从高频器件进入到配电网络中的RF能量。去耦电容还可以为器件提供局部化的DC电压源,它在减少跨板浪涌电流方面特别有用。
1 G6 B+ A7 W3 f4 ~. S
7 h/ I$ a- C9 v. C# ^( \3 h5 S
+ A% C% F- b$ Z5 K旁路:从元件或电缆中转移出不想要的共模RF能量。这主要是通过产生AC旁路消除无意的能量进入敏感的部分,另外还可以提供基带滤波功能(带宽受限)。6 u( \% [+ \. {8 }* T
5 s. w! r6 a7 f6 Q" \1 l" ]8 |3 P
0 R' n. W* g2 q0 C) c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源和地之间连接着去耦电容,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二是滤除该器件产生的高频噪声,切断其通过供电回路进行传播的通路;三是防止电源携带的噪声对电路构成干扰。: ?1 F) f+ |, d8 D8 L- Y' y5 t! n2 B
![]()
5 G" Y9 E9 {! P- _/ ^+ Z在电子电路中,去耦电容和旁路电容都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电容所处的位置不同,称呼就不一样了。对于同一个电路来说,旁路(bypass)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作为滤除对象,把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滤除,而去耦(decoupling)电容也称退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
% S) e. p. P! r* e i
6 {$ ^0 v0 }1 B7 q" @1 ~3 n7 d8 `* [ z
从电路来说,总是存在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
# ]9 V! K/ { T( n U* K3 D
' A- K* y6 _- o1 |* ] i. L$ S9 j4 Y% r' Z# G7 d9 W9 N2 y
去耦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5 Y; i+ H v# Y$ Z# }
/ }9 q5 Y4 ~/ @7 l
+ }. g+ h8 ]# X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耦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5 A3 h% m) p
' ?, [: _* t$ e( |
6 q K2 z5 E9 G& s. e% m: F
去耦和旁路都可以看作滤波。去耦电容相当于电池,避免由于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纹波。具体容值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期望的纹波大小、作用时间的大小来计算。去耦电容一般都很大,对更高频率的噪声,基本无效。旁路电容就是针对高频来的,也就是利用了电容的频率阻抗特性。电容一般都可以看成一个RLC串联模型。在某个频率,会发生谐振,此时电容的阻抗就等于其ESR。如果看电容的频率阻抗曲线图,就会发现一般都是一个V形的曲线。具体曲线与电容的介质有关,所以选择旁路电容还要考虑电容的介质,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就是多并几个电容。6 Z' t! N$ ^6 S4 q
f2 {( y& r" N9 i2 S( p* o! {0 J1 ]' p! H: ? {3 b7 @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电源和地之间的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μF。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μH。0.1μF的去耦电容有5μH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1μF、10μF的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每10片左右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1个蓄能电容,可选10μF左右。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两层薄膜卷起来的,这种卷起来的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要使用钽电容或聚碳酸酯电容。去耦电容的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1/F,即10MHz取0.1μF,100MHz取0.01μ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