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算法与实现_胡广书

[复制链接]

262

主题

1157

帖子

206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0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9 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算法与实现   胡广书   第一版的电子书 pdf4 [; J8 q" _2 W1 _' \

6 C; t/ S8 }* s5 y8 I  ~3 ?4 }3 G( a6 {- p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相应的算法及这些算法的软件与硬件实现。全书共140 T, e% L2 f0 p+ U
章,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傅
) D1 _# r$ R1 k; s5 W6 G) E里叶变换及DFT、其它常用的信号变换(DCT、DsT、DWT及Hilbert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离散/ h1 X3 H; }+ x% h, }9 ~4 L
时间系统的相位、结构与状态变量描述、数字滤波器设计(IIR、FIR及特殊形式的滤波器)、平稳随机信号的
9 Z5 [. R- o; M" ^" l基本概念、经典功率谱估计、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布及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等
4 b- H! [; x3 U, u- e6 ~内容。
! W  Z6 _+ v! l  c& S, a. P本书阐述了基础理论与 2 y* i4 a$ o6 T# a& q& `5 }

* M4 O" z9 \! w% s7 h( ~8 M: z2 H3 J- L2 p. ?5 w
图书目录
; p1 }% y. V. v" E8 Q  C, |1 k
常用符号一览表6 M7 Z" f) [( P* K7 J. f; M! m! x/ e
绪论
3 `1 U, g) a7 t- d" u/ d8 S. J& ?0. 1 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
) D" c$ w1 ?, }; i0. 2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2 v- L8 o) G1 v% n
0. 3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
; ?! m1 }; t9 u& ?参考文献
/ C9 o' K/ M" c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 j. E" k: {+ N' |9 ]
1. 1 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  |# L* N0 Q" {3 V
1. 2 信号的分类
7 \! k, Q/ b+ }: y/ Z; l! n1. 3 噪声& |7 h- j( W  \# I1 E
1. 4 信号空间的基本概念# j; z  A5 I( x" N1 ?: P3 W8 V
1. 5 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
8 L# R" g( j2 X; q& a4 e8 N8 ~; {1. 6 LSI系统的输入. 输出关系* m- ^: H% `& D0 ]) q" o
1. 7 LSI系统的频率响应7 M9 Q' r! p" ~% x. [! W, j# N
1. 8 确定性信号的相关函数
! a7 k6 F7 o3 v( n3 J3 R3 D  i: l" r1. 8. 1 相关函数的定义
+ i+ F& E! X! l' d9 I, c( N% v2 X; X1. 8. 2 相关函数和线性卷积的关系
# j, n7 o9 K8 m+ m' q' g6 O1. 8. 3 相关函数的性质
; C' Z$ w' ^) m6 \6 n& x4 _$ t1. 8. 4 相关函数的应用. `: V) t) M2 K& V* O  F9 U* S
小结5 o- D4 w" z3 G, @
习题与上机练习) B# `, q3 C1 T) D
参考文献" r3 {! R( u5 u% S
第2章 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7 I6 [8 }/ f% e" B3 h, e2. 1 Z变换的定义) E) j" J( j4 A; v# K2 ?& Y* Y
2. 2 Z变换的收敛域
% m6 B, k7 t# W. N$ z' }8 v2. 3 Z变换的性质
5 b8 R- A' d7 `4 r' @5 `; w2. 4 LSI系统的转移函数
9 [+ P; P0 H/ C$ |% f% n) @. h2. 5 IIR系统的信号流图与结构7 D5 i+ H8 c9 O0 q  R
2. 5. 1 IIR系统的信号流图
* r& ^4 ^7 p" a; n' T2. 5. 2 IIR系统的直接实现# {4 I1 X4 U( b0 \
2. 5. 3 IIR系统的级联实现4 `: [- P0 |" z6 ~
2. 5. 4 IIR系统的并联实现
* C7 z4 p8 N* l, r/ x# c3 c2. 6 逆Z变换
# [# H) {8 E8 I% }2. 6, 1 幂级数法
) c( Z6 x3 }; i4 T  k/ P) \2. 6. 2 部分分式法0 o: |7 M. i0 u0 X
2, 6. 3 留数法# }; J1 O- q# l1 I9 f
2. 7 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 h5 p8 ?  i( }# ^小结
9 k& l5 C. y% l' L9 X8 D习题与上机练习5 M/ K! x6 o3 T, ^) N% ]8 y
参考文献
# J" E: Q5 g! b3 M. \, R第3章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DFT
- ~8 |" B9 i& A0 [' O3. 1 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0 C5 I- w1 u0 K+ _+ `
3. 2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U* q  O4 j& p! |8 }' o5 j! V8 I
3. 2. 1 DTFT的定义
! x) I& z( w  s3, 2. 2 DTFT的性质6 a& O0 x" v2 r% n- `4 f5 v; l
3. 2. 3 DTFT的应用$ ~5 F+ e6 v( j7 L
3. 3 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1 K( m# B7 t0 c4 v9 w
3. 3. 1 抽样定理2 t" E& H$ t7 ?" ~8 v7 }
3. 3. 2 信号的重建
% }' _  z% g5 L4 l/ v3. 4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8 J7 e7 H! K8 x6 ~& S! Z3 ?' A& X3. 5 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1 u* Y" w1 Z8 N' M6 L
3, 5. 1 DFT的定义
$ ]% n. j) u( ?3. 5. 2 DFT导出的图形解释8 y( k- {( V$ @
3. 5. 3 DFT与DTFT及Z变换之关系
8 q( c6 y: Z3 F: ~8 E! j( m; Y3. 5. 4 DFT的性质
+ C' L1 F# Y& W& Q! h( |3. 6 用DFT计算线性卷积8 {8 n- d* m; x- X( c0 Y2 ?6 ?
3, 6. 1 用DFT计算线性卷积的方法和步骤& ?, m/ k, n( b. N% K( G
3. 6. 2 长序列卷积的计算
. i% M- p2 T0 t" t% A4 ?+ P% ]4 i3. 7 与DFT有关的几个问题
4 b! G1 M6 G+ R3. 7. 1 频率分辨率及DFT参数的选择
& N" S* F8 _! I# k9 p3. 7. 2 补零问题
6 K" ?7 w* D, @  h: Q& h3. 7. 3 DFT对FT的近似
/ c( V& @5 e# b- }! D: e4 S9 V3. 8 关于正弦信号抽样的讨论
# K; p1 a& W9 s( M4 T8 p3. 8. 1 抽样定理对正弦信号的适用性! s" v# Y* s/ e
3. 8. 2 正弦信号抽样中的不确定性* i( k$ Y7 w. D: D9 A* t6 Z
3. 8. 3 对正弦信号截短的原则
% `5 [+ }! U7 W3. 9 二维傅里叶变换! g' z" U' h; _# A
小结
0 t& {2 ]) g/ c习题与上机练习4 W( r+ u! w8 W8 n' G
参考文献
7 I$ u% a3 U4 B第4章 其它常用的信号变换6 I  x0 _: O6 [& V% p3 \
4. i Hilbert空间中的正交变换' T; B9 R1 v. J
4. 2 K-L变换+ F: A; D  i5 S8 ^
4. 3 离散余弦变换 DCT 与离散正弦变换 DST, R2 B: K/ z6 b- B/ B- ^$ B
4. 3. 1 DCT的定义
) H, F. k2 _8 ]$ u8 Q) W, N4, 3. 2 DCT和K-L变换的关系$ c7 a* f! N3 [& k8 d
4. 3. 3 DST的定义及与K-L变换的关系
* w9 g6 u& t3 r5 b8 K$ k4. 4 离散Hartley变换 DHT
6 i' ~" h! \% |* D9 C/ O4. 5 离散W变换 DWT 及正弦类变换$ d: |& j' p% W- i% P
4, 5. 1 DWT的定义" R2 h. |2 r4 \7 [2 L3 x; n& z$ \$ z; {
4, 5. 2 四种形式的DCT及DST
2 S* I6 ^% }, Z6 Y5 Y9 O$ n4, 5. 3 DCT, DST对K-L变换的近似性能2 u& v1 A' r  u& O' C1 e2 K
4. 6 Hilbert变换+ \; V1 y) C: U1 C
4. 6. 1 连续时间信号的Hilbert变换, Y) N* G- N' o/ N0 S1 G  s. R
4. 6. 2 离散时间信号的Hilbert变换
$ }- A7 Y% l5 V, f" A' ?( @0 `4. 6. 3 Hilbert变换的性质; G; h" @* p2 c
4. 6. 4 实因果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实部与虚部. 对数幅度与相位之间1 v) {% M2 W' C1 X  |9 N0 T, g
的关系( d9 O+ I) ^2 v+ N
4. 7 窄带信号- G+ R2 X0 l" x) W1 F
4. 7. 1 窄带信号的表示及其Hilbert变换+ E# ]1 L1 i) R; _$ p
4. 7. 2 窄带信号的抽样! q0 x, ^  _' o' M+ p
小结
/ F3 E; A0 B, K习题与上机练习
' Y* u6 K! v3 F0 c  r) O. R参考文献5 ?, a8 v" ?1 o5 J# _
第5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2 S1 z" l+ K8 e( B# x0 O+ x; h0 P8 P5. 1 概述
$ H: Y" D! o( {9 ~2 t" A# u5 p5. 2 时间抽取 DIT 基2 FFT算法
2 u" z! b5 }- z5. 2. 1 算法的推导
* @- W* e  w% L& t% s0 x6 ^5. 2. 2 算法的讨论# L1 W6 K' Y6 L% T# b- |" r- N: P- r
5. 3 频率抽取 DIF 基2 FFT算法
& }3 }5 s& |. x1 i) l* |5. 4 进一步减少运算量的措施- ~1 W" m# x# q) C
5. 4. 1 多类蝶形单元运算
$ K4 M" C4 S0 h8 L  S9 T5. 4. 2 W因子的生成
: t3 R. X" e- p& Z  H5 s: M5. 4. 3 实输入数据时的FFT算法* y$ T# B1 f. h2 @0 L7 v
5. 5 分裂基算法
  @5 W4 e% R) E& r  {5. 5. 1 频率抽取基4 FFT算法
: F. M# j# k- h0 W+ K/ |5. 5. 2 分裂基算法
8 l3 d2 k. \% L7 ]6 n! y5. 6 输入. 输出端仅取少数点的FFT算法
5 J1 |/ e$ z- j) D( H- r3 K5. 6. 1 原始输入数据中含有较多零时的FFT算法
! X1 A" h  o* ^% t. U5 `: o( g* I5. 6. 2 输入输出端同时使用FFT Pruning算法
1 Z- ^1 Z3 E6 l2 v8 S5. 6. 3 线性调频Z变换 CZT
, |5 M+ ^/ }/ c5. 7 Winograd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WFTA  K9 g1 E% D8 d( x  ^: O2 R* V
5. 7. 1 下标映射 index mapping1 i+ V4 x# A* j/ g
5. 7. 2 快速卷积算法2 j6 ?4 F: B1 }. T
5. 7. 3 WFTA( h' v3 H3 Q# ~. Y$ Q
5. 7, 4 素因子算法和WFTA所需计算量
+ {/ g+ w" P$ D9 R9 o  m9 E5. 8 DCT, DST及DWT快速算法简述  S, p" C( u. X$ t
5. 8, 1 DCT-II快速算法的思路9 N/ m/ T' w& A6 `6 M5 K
5. 8. 2 DWT快速算法的思路8 U: l8 R. J' w: ?2 Y2 ~' Z0 v
5. 8. 3 DST-I快速算法的思路
: K5 d+ x. N7 l, E/ e" \" ?小结
. ?9 I' O$ [: z6 c, e2 O# m; N习题与上机练习
1 B; m# ]8 v4 f2 R, N  B参考文献
: p7 |" W) n' N; Q7 e3 e% {第6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相位. 结构与状态变量描述6 f/ Q" C: L5 k
6. 1 离散时间系统的相频响应
  ?" h  J) @$ w6. 1. 1 线性相位
+ R6 l+ u5 D  ~( m2 s- n/ i3 U1 a( Z6. 1. 2 FIR DF的线性相位特征
: X3 {( l/ l0 ~( n6. 1. 3 全通滤波器与最小相位滤波器. _; X. ^( C" A# O6 F+ @, R
6. 2 FIR系统的结构2 W& N: A- J* T  N3 }
6. 2. 1 直接实现与级联实现
) T4 ]" w( F) `6 |6. 2. 2 具有线性相位的FIR系统的结构
! N+ t- J6 u' W0 J( @6. 2. 3 FIR系统的递归实现及梳状滤波器* W# R3 R# H7 h
6. 2. 4 FIR系统的频率抽样实现
3 n. S; f; k/ ^# x7 r# S0 E6. 3 离散时间系统的Lattice结构
! A" C; f; `0 @# L8 N- r6. 3. 1 全零点系统 FIR 的Lattice结构
( G' q- z+ h3 ?6. 3. 2 全极点系统 IIR 的Lattice结构7 _7 ]9 Z6 _! O5 D
6. 3. 3 极-零系统的Lattice结构
4 [* {2 X9 X1 E/ G& [6. 4 离散时间系统的内部描述( c& M, a6 \. W4 l
6. 4, 1 LSI系统的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
$ [' \1 J7 O2 Z: U6. 4. 2 由状态方程求系统的转移函数, n. X8 ~: e& O3 V! _. P% K
6. 4, 3 由状态方程求系统的输出及单位抽样响应6 ]+ M: R$ C4 _( z! a* s# \
小结
- T' L2 h( H/ I$ C习题与上机练习
. G0 m+ f% I6 U参考文献
9 N5 R; s3 E- s) ^7 ]' y第7章 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R% b. I" n. K4 `8 O
7. 1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S4 w5 t* T7 `/ V; x# }, b1 C
7. 1. 1 滤波原理
- M; F" A* }8 c  l7. 1. 2 滤波器的分类
/ @/ w. p! ~; w$ m" s) O0 c7. 1. 3 滤波器的技术要求
' O- E3 b4 S$ P7. 2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4 x# e, t" }% W( s2 {( y/ h& m
7. 2. 1 概述9 _( i- @+ a1 R6 H! N% t! [
7. 2. 2 巴特沃思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
) ?; e; o  J- q  A2 y1 l, A6 {7. 2. 3 切比雪夫I型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6 L" V* u0 {* C" Z% r' \
7. 3 模拟高通. 带通及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8 y9 `" D; O$ ]& s; o1 v7. 3. 1 模拟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R5 ?, O% ^4 ]( @+ {( I
7. 3. 2 模拟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e6 h) h5 r5 S' y# }% i
7. 3. 3 模拟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 M. m+ f& U! w7. 4 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 d) ^& n' O" l4 I" }, s3 z
7. 5 用双线性Z变换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 L( F; j6 X6 H) O6 O" D
7. 6 数字高通. 带通及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0 G. I& T, C/ t6 y! D小结% q" k: B5 N7 J/ Q8 t: [( ~
习题与上机练习
6 u( y3 k/ i) I* E2 Y参考文献4 B/ o; g, d; z, ]' v/ s) t
第8章 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 P. u$ R* D) {8. 1 FIR DF设计的窗函数法( z5 z/ b0 U* g2 N9 _
8. 2 窗函数; h2 C1 j/ e# S6 q& q
8. 3 FIR DF设计的频率抽样法
! a% f# I' B/ u$ L* x9 I8. 4 FIR DF设计的切比雪夫逼近法
6 L7 h/ |* h3 C! S0 Z& `  \0 Y" `8. 4. 1 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定理  f  z# O. t1 D& @
8. 4. 2 利用切比雪夫逼近理论设计FTR DF
4 L: e+ }4 k0 B8. 4. 3 误差函数E 的极值特性3 q) N6 s; `' q$ _& D  u0 [
8. 4. 4 线性相位FIR DF四种形式的统一表示: g0 M* ]8 E$ o9 b7 h9 t% a
小结6 E  x: c% u6 p) b
习题与上机练习3 C" w7 I: f% k  Y  G' R. N- a
参考文献$ Z3 I8 M9 a3 M% X& d/ s
第9章 其它类型的数字滤波器5 ]8 _$ R6 e4 `3 l% `
9. 1 简单整系数数字滤波器% @9 \$ j3 m, j& E9 m
9. 1. 1 建立在多项式拟合基础上的简单整系数滤波器2 P6 h# A$ s; X8 k( D) C  l0 u
9. 1. 2 建立在极-零点抵消基础上的简单整系数滤波器' O( T1 I% N6 A! U
9. 1. 3 建立在二项式序列基础上的简单整系数滤波器' D' ^# v6 Z: v
9. 2 低阶低通差分滤波器  g$ ]' A3 c7 C9 c- i
9. 3 几种常用的低通整系数差分滤波器
% E. z( J$ i& m; v8 D9. 4 抽样率转换滤波器" U8 @5 f" v, _! n4 b
9. 4. 1 信号的抽取
( a# ]- g+ m: n1 h9. 4. 2 信号的插值$ J, ~* Z" ?& c9 [
9. 4. 3 抽取与插值相结合的抽样率转换! Z- M& G, Z! K0 V  }, C
9. 4, 4 抽取与插值的滤波器实现* T% ^: W+ T* Q1 I, K$ N+ S" G
小结5 z% o* s# n3 X, F- r, @0 d* M
习题与上机练习6 w* c* ^% \' ~7 z  w4 g" @( y) ]1 E6 m
参考文献
8 k5 K: H4 y+ x& R第10章 平稳随机信号
# h# l) h8 u' o: K10. 1 随机信号及其特征描述! X7 S. ?5 C, u0 e1 G% j  F
10. 1. 1 随机变量
2 H4 a6 [  o, X$ L3 {10. 1. 2 随机信号及其特征的描述" v, u# U) j, y$ |& w. ?. I+ o  r! e
10. 2 平稳随机信号6 Z. q% z7 _  [/ r
10. 3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 i0 H/ n: L/ M5 }10. 4 平稳随机信号的各态遍历性: y. }! K+ k, b( Z, c  g/ S5 {
10. 5 信号处理中的最小平方问题
" _9 q5 p0 q8 n* T- i4 E1 S% B1 y) ?10. 6 估计质量的评价
5 H1 j% ]" e0 l1 n10. 7 功率谱估计概述3 T+ R" [4 E1 k6 D
小结
9 U; H2 `! G9 }习题与上机练习
* y8 {6 Z% t0 U+ ~7 ]参考文献
* `2 `4 @' ?. T) K6 E; T第11章 经典功率谱估计
) G1 N2 O1 k  N6 b/ m) I11. 1 自相关函数的估计0 F! H' g# X, E% |6 X& ]3 x6 u
11. 1. 1 自相关函数的直接估计
$ X/ C# S' Z1 C- ]11. 1. 2 自相关函数的快速计算
/ I- v7 y5 j: R/ a" [11. 2 经典谱估计的基本方法
) o9 g* w% l+ ^3 E11. 2. 1 直接法
  T; R: M! ^3 U3 Q; K11. 2. 2 间接法# @+ C' e* l/ U, Q6 @
11. 2. 3 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关系. v6 i9 `% X8 P3 a( F8 `8 `
11. 3 直接法和间接法估计的质量
: I+ v8 [/ `8 e" K; Z3 G$ C11. 3. 1 M=N-1时的估计质量
% R8 j0 i) X' i3 a* }0 a3 p11. 3. 2 M<N-1时的估计质量: R  W$ J- t+ P
11. 4 直接法估计的改进
% d4 C9 r5 Y1 Y  o2 t( _- n11. 4. 1 Bartlett法- {# u3 h% w* S9 i
11. 4. 2 Welch法2 s) P- J2 q- Y! x% j
11. 4. 3 Nuttall法7 F+ h& y: g( _
11. 5 经典谱估计算法性能的比较
$ q  z- _( z- X2 k小结3 l; y4 J7 b$ z* b3 M6 L1 E6 \
习题与上机练习1 k! t, c. c# C1 D% t( S
参考文献
+ J6 Y4 Z1 @. i7 k2 t/ o第12章 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
5 R, A6 e8 |# J% h1 k9 N12. 1 平稳随机信号的参数模型/ ?( \3 _) A1 ^, d
12. 2 AR模型的正则方程与参数计算
3 T8 I# y6 `. m& i12. 3 AR模型谱估计的性质及阶次户的选择- v- q. ~' C- M  V! Q* L; k
12. 3. 1 AR模型谱估计的性质
" T% \1 T' I/ r$ Z12. 3. 2 AR模型阶次的选择
. n+ {. ~: v! h, A8 `12. 4 AR模型的稳定性及对信号建模问题的讨论. @) S+ }  h7 g
12. 4. 1 AR模型的稳定性
5 r7 d& P# M) G12. 4. 2 关于信号建模问题的讨论
( o5 y7 B1 r8 ]" d12. 5 关于线性预测的进一步讨论
3 ~7 [6 \# `  d8 _/ E4 i0 P: g. H12. 6 AR模型系数的求解算法5 T6 c- Y7 o$ Y/ Z5 B
12. 6. 1 自相关法6 V) |7 L9 I8 h
12. 6. 2 Burg算法% x5 E, c) Z' v0 D! R) Q" o
12. 6. 3 改进的协方差方法
, U0 E  B+ [/ m7 E3 _9 I12. 7 MA模型及功率谱估计
, L0 ^$ j6 m4 T! T; Y4 K12. 7. 1 MA模型及其正则方程
! F9 O" q: s8 p& e5 U12. 7. 2 MA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 E( Y) `- w9 D5 F
12. 8 ARMA模型及功率谱估计
/ l. Q2 B3 E; F12. 9 最小方差功率谱估计 MVSE" [$ m5 x# j9 Z1 W
12. 10 基于矩阵特征分解的频率估计及功率谱估计( H  q/ s8 z9 h9 A" v2 {: Z' e
12. 10. 1 相关阵的特征分解1 V/ Q' s  M7 ^  q4 Z) A
12. 10. 2 基于信号子空间的频率估计及功率谱估计
% x1 R$ g4 ]- x4 F! d. V) ^! x5 M12. 10. 3 基于噪声子空间的频率估计及功率谱估计
0 C6 Q4 T, T! _. a& I0 l4 ?12. 10. 4 信号与噪声子空间维数的估计
, k# c- [1 b" A7 `+ A5 k/ I! k5 C" i12. 11 现代谱估计各种算法性能的比较# `! Y: ?% m" k/ }% c/ y
小结3 D. [+ w. i$ b" X
习题与上机练习
0 M4 I% K: K0 \参考文献5 N! b6 C. T4 f; z* [3 z# s/ M
第13章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频分布) o  S" v+ v7 |( }1 c: Z7 U
13. 1 概述2 k' O' w$ W3 _! X- y
13. 2 WVD定义的解释
* E& V4 E4 ^) c" f# f13. 3 WVD的性质
1 N& Q& ]6 p* w1 m2 P3 a: r13. 4 常用信号的WVD
! a8 U: v- R2 I* _5 G% q13. 5 WVD的实现: @! ^0 m/ l; x! D
13, 6 时-频分布的统一表示形式
: L  K5 g$ a: @+ D13. 6. 1 Wigner分布和模糊函数
1 G) H2 [6 i# S13. 6. 2 时-频分布的统一表示形式' K5 x9 x, h0 r# W+ v; h
13. 6. 3 时-频分布所希望的性质及对核函数的制约6 Q# X0 _9 l% m% v3 H7 x: W
13. 6. 4 关于交叉项及核函数的进一步讨论6 T# k1 [8 }3 K  T! @$ Q) \" S
小结( ]! t/ ]- t" M" P7 z# o) l
参考文献
9 T0 K7 F1 E6 y6 ^8 i/ t/ t第14章 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 W; x& X: m5 P7 k9 \, x7 w
14. 1 概述" g1 U* {/ Y/ \  f, y+ e7 J$ z
14. 2 TMS320系列的性能及结构特点
2 @$ {% G8 U& G' K" x8 c14. 2. 1 TMS320系列的主要性能指标0 k$ F" k; T1 c
14. 2. 2 TMS320C2X的性能与结构6 e/ S, J. t( O6 x: ^' r5 D
14. 2. 3 TMS320C3X/4X/5X性能简介
4 c, V; `& c4 }8 t- S14. 2. 4 TMS320C80的性能与结构简介
1 ~( j" }2 |7 O+ T# a14. 3 TMS320C2X的指令系统' S4 c9 [; t! x; h+ T7 r" Q2 N
14. 3. 1 TMS320C2X指令的特点! w/ d0 ?( j. z3 h: k
14. 3. 2 TMS320C2X的寻址方式# X  |, ^9 i* c! i
14. 3. 3 TMS320C2X的指令集
1 H% c2 i3 Z* i& R! P14. 4 基于TMS320系列DSP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 K, l# `) t' ~) B/ E14. 4. 1 系统设计的总体考虑  U. d& u! ?* }& h8 D3 x$ v/ Q
14. 4. 2 软件开发工具
' ^: B% l$ u) ?8 S* c9 T14. 4. 3 硬件系统集成及调试工具
% ^6 A# _) u# |& A. W小结
8 k8 e& X) H1 `参考文献
" o4 G8 m4 A$ c附录A 计算机程序使用说明2 p7 i2 _3 k: {7 ^
附录B 功率谱估计试验数据/ e$ r+ `$ |7 }. V2 Y- s+ D
附录C 部分计算机程序清单
- `( q* {, ?* h索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62

主题

1157

帖子

206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065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3:43 | 只看该作者
~~~

数字信号处理 理论 算法与实现.配书光盘.C.Fortran.Matlab.rar

195.2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威望 -5

262

主题

1157

帖子

206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065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3:43 | 只看该作者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算法与实现_胡广书.part1.rar

3 M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威望 -5

262

主题

1157

帖子

206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065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3:44 | 只看该作者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算法与实现_胡广书.part2.rar

3 M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威望 -5

262

主题

1157

帖子

206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065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3:44 | 只看该作者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算法与实现_胡广书.part3.rar

3 M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威望 -5

262

主题

1157

帖子

206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065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3:44 | 只看该作者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算法与实现_胡广书.part4.rar

207.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威望 -5

156

主题

543

帖子

1180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80
7#
发表于 2016-12-9 13: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威武霸气!
% Y0 @/ V+ h4 S2 A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4-5 14:35 , Processed in 0.37426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