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51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4章 信号完整性仿真基础---问题与答疑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460

帖子

4605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6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2 08: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mao 于 2018-1-12 08:46 编辑

第4章  信号完整性仿真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0

主题

165

帖子

2324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324
推荐
发表于 2018-1-24 1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orever_2080 于 2018-1-24 17:41 编辑

64页图4-35 上面一句话,。。。因此应该使T点到接收器之间的传输线阻抗值等于基本传输线阻抗值得两倍,每个分支端接的阻抗也是基本传输线的两倍。

T拓扑是DDR2常用结构,但在PCB layout 中,经常统一规定阻抗值(单端50 ,差分100),没有特别关注T点到单个颗粒的阻抗值,产品做回来,也没有遇到因阻抗不匹配而出现的信号质量问题,是颗粒容错阈值高吗,还是其他原因?

如果按书上说的设计,DDR2的主芯片到T点50欧姆阻抗,那T点到颗粒就要100欧姆,实际作业中好像很难实现,老师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47

主题

1565

帖子

6095

积分

版务助理

Rank: 6Rank: 6

积分
6095
推荐
发表于 2018-1-25 18:51 | 只看该作者
forever_2080 发表于 2018-1-24 17:31
64页图4-35 上面一句话,。。。因此应该使T点到接收器之间的传输线阻抗值等于基本传输线阻抗值得两倍,每个 ...

1、个人理解,这个应是基本的理论分析,不考虑其他的,类似于并联后变为1/2
2、可以参考图4-28,后端分支看做25欧的负载,阻抗变化会引起波形问题,但是不代表就器件就不能跑起来,信号质量问题您还要看他严重不严重,正如您所说的,产品没问题,但是不代表信号波形没有变化,相对来说的
3、另外,判断信号的质量问题还和时序有关

3

主题

113

帖子

232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2
推荐
发表于 2018-1-26 11:30 | 只看该作者
superlish 发表于 2018-1-25 18:51
1、个人理解,这个应是基本的理论分析,不考虑其他的,类似于并联后变为1/2
2、可以参考图4-28,后端分 ...

貌似还真是那么一回事,用个101010的大概方波去试下,出来的波形会变的圆滑的有点象正弦波类似。反过来想想,如果T型都OK的话,技术那么成熟了,为什么后来的DDR3,DDR4等不沿用T了呢?都有各方面的考量吧。
有些问题估计是用了其他的技术去平衡掉了,但是不代表不存在吧

6

主题

30

帖子

84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84
19#
发表于 2018-5-31 09:0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

47

主题

1565

帖子

6095

积分

版务助理

Rank: 6Rank: 6

积分
6095
18#
发表于 2018-5-10 17:54 | 只看该作者
tim207 发表于 2018-5-10 17:29
P64中的“”并在最远端的负载处进行适当的终结“”,是一定需要终结?具体一般如何终结?看图是采用下拉串 ...

一个示例,P62有简单介绍匹配技术,可以参考VTT端接电阻

4

主题

248

帖子

309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9
17#
发表于 2018-5-10 17:29 | 只看该作者
P64中的“”并在最远端的负载处进行适当的终结“”,是一定需要终结?具体一般如何终结?看图是采用下拉串阻的方式;

点评

一个示例,P62有简单介绍匹配技术,可以参考VTT端接电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0 17:54

4

主题

248

帖子

309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9
16#
发表于 2018-5-10 17:2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P65的“”Stub Delay<=Trt*0.1“”中的Trt是指信号的上升沿(10%~90%)的时间?这个值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安全长度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15

主题

60

帖子

96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96
15#
发表于 2018-4-20 12:0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47

主题

1565

帖子

6095

积分

版务助理

Rank: 6Rank: 6

积分
6095
14#
发表于 2018-3-14 10:51 | 只看该作者
lature 发表于 2018-2-27 22:24
书中P68图4-45的带状线远端串扰近似为0,但是P69-图4-47中的带状线远端串扰还很大?图4-47是微带线的方正吧 ...

是微带线,扫描的是图4-46

47

主题

1565

帖子

6095

积分

版务助理

Rank: 6Rank: 6

积分
6095
13#
发表于 2018-3-14 10:38 | 只看该作者
zhouwo 发表于 2018-2-24 14:52
书中P52的仿真TD TR那4张 图片是用什么软件进行仿真的?

ADS

13

主题

106

帖子

354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4
12#
发表于 2018-2-27 2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ature 于 2018-2-27 22:26 编辑

书中P68图4-45的带状线远端串扰近似为0,但是P69-图4-47中的带状线远端串扰还很大?图4-47是微带线的方正吧?

2

主题

97

帖子

764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764
11#
发表于 2018-2-24 14:52 | 只看该作者
书中P52的仿真TD TR那4张 图片是用什么软件进行仿真的?

7

主题

237

帖子

2077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2077
8#
发表于 2018-1-25 16:43 | 只看该作者
forever_2080 发表于 2018-1-24 18:30
70页
减小串扰的设计规范
倒数第一条和第三条

参考P54中图4-14的埋入式微带线

7

主题

237

帖子

2077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2077
7#
发表于 2018-1-25 16:42 | 只看该作者
forever_2080 发表于 2018-1-24 17:31
64页图4-35 上面一句话,。。。因此应该使T点到接收器之间的传输线阻抗值等于基本传输线阻抗值得两倍,每个 ...

这个是最理想的情况,可以再前仿真中看下,这种情况波形是最好了,当然,我们实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工艺等其他因素要做平衡,那我们DDR2 t拓扑通常的做法是在T点做端接,要想深入了解,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做下仿真看是否是自己想象的一样

10

主题

165

帖子

2324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324
6#
发表于 2018-1-24 18:30 | 只看该作者
70页
减小串扰的设计规范
倒数第一条和第三条

嵌入式微带线是那种走线?

使用低速器件能减少串扰,是什么依据?除去成本考虑,高速连接器不更能减少串扰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5-23 15:07 , Processed in 0.070344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