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170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从一点一滴开始——信号完整性之串扰

[复制链接]

2

主题

75

帖子

228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2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7 09: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知道,当两条传输线相邻的时候,动态线会对静态线进行攻击,使之产生耦合噪声。我们把离信号“源端”较近的静态线的一端成为“近端”(也称为传输线传输方向的“后方”),将较远的一端称为“源端”(也称为传输线传输方向的“前方”)。
1 s( B4 m4 t1 S) \( z9 i4 E         利用相关测量仪器对近端和远端进行测量发现,近端噪声迅速上升到一个固定值,并维持约为两倍的耦合长度所产生的时延的时间,称为“近端串扰”(NEXT)。而远端则在信号开始一段时间后才产生噪声,出现十分迅速,但维持时间短暂,脉冲宽度为信号上升时间,称为“远端串扰”(FEXT)。3 b8 s7 S3 R. t
" @) T6 y$ B( `1 T

9 A+ S: I) P- u! J/ _. ?( Q9 E. s2 r# \+ {8 L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S7 Q, ~9 W# v2 d* J! O
$ V, @( y, _& L8 a; A1 h
! S7 c3 x+ v4 ]  x
( m( H2 |9 L6 w& A- j" s- d
   如上图所示,我们主要研究容性耦合电流,动态信号的上升沿带动静态信号线产生耦合电流,从“源端”开始,信号“上升沿”产生的那一刻起,假设上升沿传输了δx的距离,所产生的时延为δt,经过耦合电容,静态线产生耦合电流,分成两部分(远端电流和近端电流),近端电流同样也要传输δx,所产生的时延为δt才能回到“近端”,若δt趋近于0,则近端电流在很短的时间就开始产生,若δt趋近于时延TD,则近端电流最后消失时间为2TD,于是,得出结论——近端电流从信号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跟随产生,并能维持2TD时间。
0 w4 @7 ?1 g5 t1 B7 A+ z* e     而远端电流呢,如图所示,每经过一个耦合电容就产生一个远端耦合电流。由于静态线和动态线的电流传播速度相同,于是所产生的远端耦合电流就跟随信号向远端传播,并逐步叠加,最终经过TD时间在远端汇合。通俗的来讲,近端串扰“细水长流”一直维持着每一部分的串扰电流直到动态线完成传输,远端串扰“厚积薄发”,经过重重叠加终于在远端有所爆发,但是两者对时间的积分应该是一样的。
9 d, L& _! P) o; u# i7 ~另外,如下图为感性耦合电流的示意图,其近、远端电流位置及时间和叠加性和容性耦合电流一样,只是有一点不同,但恰恰因为这点的存在,我们可以消除远端串扰——感性耦合电流形成的是一个环流,对于远端来说,容性耦合电流为向远端推进,而感性耦合电流将其向近端推进,于是,在远端容性耦合噪声和感性耦合噪声的方向是相反的,静噪声为两者之差。( f- N4 V9 h' @

" J' s/ ~- S3 t1 Q' I4 b/ O
3 X4 ~' J8 }1 |0 k4 |* {. }
' H+ W$ A3 B, h. U' K7 V——驣【2012-10-7】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0 收起 理由
shark4685 + 20 支持!是个好话题,鼓励下!希望坚持下去!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4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383

帖子

510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10
2#
发表于 2012-10-8 17:36 | 只看该作者
顶了

5

主题

103

帖子

544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44
3#
发表于 2012-10-10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有待提高

0

主题

7

帖子

67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67
4#
发表于 2013-1-22 10:51 | 只看该作者
嗯,受教了      

1

主题

21

帖子

57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57
5#
发表于 2013-1-24 16:45 | 只看该作者
不錯,共同學習

4

主题

30

帖子

39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98
6#
发表于 2013-3-21 20: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0

主题

14

帖子

140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140
7#
发表于 2013-6-1 11:11 | 只看该作者
MARK

9

主题

370

帖子

1689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1689
8#
发表于 2013-6-1 12:58 | 只看该作者
挺好,请问楼主这是你的理解,还是资料上有的?如果是资料上的,你确信这些都正确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4-11-13 13:55 , Processed in 0.067379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