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求教理论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mzsuper    时间: 2008-3-27 00:44
标题: 求教理论解释
PCB 板上线条接有源端串接电阻40W(红色)、无源端串联端接电阻(蓝色)负载端不同的电压信号
  d; T4 t/ v4 |0 |9 t& s; p% b能有人帮我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结果(波形)

图片1.jpg (24.45 KB, 下载次数: 4)

图片1.jpg

作者: forevercgh    时间: 2008-3-27 08:12
首先纠正LZ问题中的错误。
0 r0 C5 W, ^3 D' Z( r/ ~  }& \) ]2 U左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源端,输出端或者驱动端6 k9 w( A, G+ P9 [% W
右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接收端或者负载端,而不是无源端,无源器件指电阻,电容等passive器件。
8 t0 F5 ~. {; a, \源端输出电阻Rout:10ohm
2 l' T1 t  a" m* E源端串接电阻Rs:40ohm
" U; K# d4 m8 k7 N7 l( F* |" J传输线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Zo:50ohm
  l8 T6 l$ t! ~3 f输入端阻抗可以看作无穷大
" C, ^5 _/ k& f5 b5 w- T# A - Q0 K( o* }: i
对于串联端接应该满足  Rout+Rs=Zo+ X; l: u! z1 z& k2 ~8 |  W

( |1 w# g+ r4 W4 h. R你给的waveform显然是串联端接之前的波形,由于驱动端和传输线的impedance mismatch,信号的不断反射形成振铃效应。具体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格型图”(线性负载,线性信号源)...
作者: forevercgh    时间: 2008-3-27 08:16
Series Trace Termination
% {0 p9 R, T1 x3 K3 ]. P9 T9 T
作者: 那一剑    时间: 2008-3-27 08:32
版主解答得很精彩!
作者: xhymsg    时间: 2008-3-27 09:26
原帖由 forevercgh 于 2008-3-27 08:12 发表
5 A  `5 i! v6 h2 ?% g7 `* d3 U首先纠正LZ问题中的错误。
2 _- S. e4 n$ y' o# `. x* R3 O左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源端,输出端或者驱动端
) t5 {, H+ d6 N右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接收端或者负载端,而不是无源端,无源器件指电阻,电容等passive器件。3 {6 J8 r  ?( ?4 v
源端输出电阻Rout:10ohm
2 }# y& d1 d' v源端串接电阻 ...
- X! L% R1 n, ^' L0 @4 t
PERFECT
作者: mengzhuhao    时间: 2008-3-27 19:44
标题: 【一起讨论一下吧】
原帖由 forevercgh 于 2008-3-27 08:12 发表 - g" M6 _  `+ M4 t1 f
首先纠正LZ问题中的错误。
8 y5 n$ e5 e. c" F左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源端,输出端或者驱动端# z5 A! L2 h) p* n. B. h
右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接收端或者负载端,而不是无源端,无源器件指电阻,电容等passive器件。, o6 t* S- L% r. c
源端输出电阻Rout:10ohm7 l% G# A5 P% I: F: r; K  W
源端串接电阻 ...
1 f3 T. B; I, n
是不是这样理解
5 p! t5 \7 f5 _, n源端的阻抗系数是(40-50)/(40+50)=-0.11
  H3 u1 u2 M4 o5 _! _& z% w: R9 @远端的阻抗系数是1
: N+ O. `  h" t+ _这样说来就是源端与源端没有一个是阻抗匹配了?所以来回震荡直到稳定为止?. S* p4 K) i, v3 Y9 u8 o3 \

& m& Y; a8 s' W& X2 R" p; `  K9 [如果源端那连接一个50欧姆的无源电阻是不是就起到了在源端的阻抗匹配呢?(暂不考虑内阻)
3 V/ t( x3 ?8 Z: l8 X% K& H9 I这样震荡返回的反射波就源端被吸收掉了
4 |1 F$ W) q- A0 @9 J! D8 w- Y- K% e3 d! I
或者远端接一个50欧姆对返回路径1 L  h1 U7 z$ }2 C. z6 }) t  F9 e
那么在远端反射波被吸收掉就不会在反射回去了
4 W7 E$ e( i( S4 T0 [- U
6 e7 H* k1 w! }% d5 Z3 l0 u6 M8 ^
【一起讨论一下吧】
作者: forevercgh    时间: 2008-3-28 09:00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 T1 z( X( \( x; U* m
源端电阻的是应该尽可能的靠近驱动端放置,这样是为了实现Rout+Rs=Zo。: E& g% ]0 M& [/ w8 x
这样驱动端波形在进入传输线之前被Rout+Rs分担一半,那么经过传输线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就是总强度的一半,由于接收端开路,那么此时的反射系数是+1,也就是这一半的强度完全反射,加上到达接收端的一半信号强度,刚好是整个信号强度。反射回来的一半信号强度在经过Rout+Rs被衰减到零(几乎)。
作者: long.yang    时间: 2008-3-28 15:17
原帖由 forevercgh 于 2008-3-27 08:12 发表 : @( @6 F! n5 U' B! M5 k- |/ K
首先纠正LZ问题中的错误。+ w2 \7 B' x9 R+ Q% V
左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源端,输出端或者驱动端
; ?2 t- ]1 B4 ]/ q$ |8 u: [- Q0 j右边logic gate我们叫做接收端或者负载端,而不是无源端,无源器件指电阻,电容等passive器件。$ a4 z# G3 X1 v7 s
源端输出电阻Rout:10ohm
. N. n* [( d9 i0 V( ~; p4 x源端串接电阻 ...

8 E, ]# A2 C0 i9 S! N) o我觉得Forevercgh同学说的不是很正确。由于前面10欧姆和40欧姆都小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50欧姆,所以如果这个测量是在串联前,那么第一个ring的值应该小于1v,而不是大于1v。而正好由于后面receiver的输入阻抗很大(一般receiver可以看作一个电容),第一个ring会大于1V。所以我觉得LZ测量的地方没有错,就是他图上标识的地方。/ l9 g% h) i+ l
另外,根据多个rings之间的距离,可以算出传输线的长度。这些ring的个数,其实还应该和传输线长度有关。如果传输线长度设计合适,可能只需要1,2个ring,就基本得到稳定的1V电压
作者: thidxjtu    时间: 2008-3-28 18:33
标题: 不知我说的是否正确
可能是long理解的有点不对,forevercgh所说的端接前是指的没有接上电阻之前,而不是测量的位置。/ Y# ], h0 L$ v9 ?7 y) h" N3 X* H
4 b- M% B8 N2 j( s- C

+ @& {7 W+ Q6 a8 A! p
作者: long.yang    时间: 2008-3-28 18:46
原帖由 thidxjtu 于 2008-3-28 18:33 发表 2 _& M- \7 w6 I8 e  z; }8 L
可能是long理解的有点不对,forevercgh所说的端接前是指的没有接上电阻之前,而不是测量的位置。! ?/ E0 \9 t' [( F5 s( M2 [

0 i8 d7 ^) l0 n) H! w哦,我看的有些粗糙:把"端接之前"由时间的概念看成空间位置的概念。" y8 v0 O3 u( j
其次,我觉得楼主仿真的结果没有问题。
* B2 f! Y" Q  e- f50欧姆的集总电阻和50欧姆特性阻抗的传输线对于结果影响很不同的!!!!& R; C* w1 {" P6 A/ o0 m
+ t, y, }/ U2 K/ N
[ 本帖最后由 long.yang 于 2008-3-29 13:17 编辑 ]
作者: forevercgh    时间: 2008-3-31 12:07
原帖由 long.yang 于 2008-3-28 15:17 发表
/ ^& ~* [: o0 j5 o3 w* M) f/ X1 b: [
我觉得Forevercgh同学说的不是很正确。由于前面10欧姆和40欧姆都小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50欧姆,所以如果这个测量是在串联前,那么第一个ring的值应该小于1v,而不是大于1v。而正好由于后面receiver的输入阻抗很大(一 ...
9 {, {; c6 k; y8 M6 o
- ]( ~. a0 U" e3 s. q& W, k
哈哈,看来偶的表述确实有些问题 $ ~" \- [5 _! B1 R
long.yang勤思善问值得大家学习 & Y6 L* B* F& h$ {- e
赞!!!
作者: yangcanhui07    时间: 2008-4-11 14:31
原帖由 forevercgh 于 2008-3-31 12:07 发表
( w+ D5 _8 ?2 v' O; g6 s- Q/ X8 ^) U+ L- i" \3 Z' q0 M
5 T4 |% P( p  S9 Z0 u7 r
哈哈,看来偶的表述确实有些问题
6 a, u; t3 Z: d! t+ Elong.yang勤思善问值得大家学习
1 d8 i( N. g6 M) n, H5 R% t' l0 l赞!!!

9 Q# U' d) E. W/ y6 ~% Z1 \
) C  Z/ D% y: L' ]. ~表述有问题,理解也有问题啊,楼主说的是有"源端串接电阻"和无"源端串接电阻"的两种情况仿真,不是有源端和无源端...
作者: yangcanhui07    时间: 2008-4-11 14:32
反射看这篇' @$ M# [8 W! Z
https://www.eda365.com/viewthread.php?tid=1720&highlight=%2Byangcanhui07
作者: yun12    时间: 2008-9-24 14:53
斑竹诱导里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