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alooha 于 2007-10-9 16:33 发表 ![]()
* i% t g" P `: l9 G: Z5 @这是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下面简单说下内外层布线的特点:
8 a3 R! o" C9 V# s; U: n* R, w(1)表层(TOP和BOTTOM层)布线' o. I0 `6 N5 L1 A2 _" f
分析一下表层布线的环境,线的一侧是介质,一侧是空气(忽略阻焊油漆),等效介电常数小于中间层,传输线 ... , n' g: D3 r' W' R7 f8 }! ]
非常感谢高手的回复,让兄弟收益匪浅!) N* \ `9 r3 `
边看边讨论:
! }4 R+ I0 S9 _1 C5 v% I【1】“但表层布线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走线一侧是空气,所以存在电磁辐射效应,因此不能布时钟等强辐射信号。”
d% n3 G$ n5 }- ~, j6 u W7 h对于时钟这样的周期性的信号,如何是走内层,效果是不是如下了- N: _! ~* O" d p- j
---------------------------------------------------------
' S. K0 }( s& C5 ?* W((((((。。)))))))))))), u% S9 }/ }; {) ^% K+ [' E
---------------------------------------------------------/ v* l: a9 |. B. A. T
是不是上下全是地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将时钟辐射信号吸收掉( t6 L! D# h f3 A' {$ X& `7 i: M1 P
如果只有一面(比如下面),是不是仍然会有较多的辐射向外?感觉如果上面没有接地的屏蔽层的话,辐射依然可以出; P# ^) U' ]" O* d( W' `
( ]: M, F) |0 n. \除了周期信号,再有就是高频的数据信号,在top上走也会有强辐射吧?它们的走线会有什么特点?如何较好的处理+ M/ J/ v6 E4 c3 U
【2】“内层布线的优势是可以很好的利用参考平面实现屏蔽效果,可以很好地控制阻抗”这个有效的控制阻抗是根据感觉还是需要仿真来初步确定?如何才能算有效的控制?
6 E4 e0 v, T# W# D& D+ t“过孔stub一来会加大传输线延时,另外一方面会使传输线阻抗不够连续。”过孔带来的传输延迟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像您说的数据总线,是不是有时候保持要求的等长即可?长度约束如何有效的仿真出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