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楼主: adwordsla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板上这两部份电路为什么这样设计?

    [复制链接]

95

主题

348

帖子

-4002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4002
46#
发表于 2010-2-27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作用是,在主板上电源层分割后,电容能保证信号回路在电源平面上的连通,保证si,减少emi……

15

主题

300

帖子

-1万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11811
47#
发表于 2010-2-27 2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解释得让人信服,支持

47

主题

287

帖子

545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45
48#
发表于 2010-3-1 01: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麻烦讲解一下吧

0

主题

21

帖子

-8901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8901
49#
发表于 2010-3-5 11:23 | 只看该作者
这叫缝合电容(stitch cap),在电源层被分割,而又作为参考平面时,就需要这样的电容,给高速提供回流路径。一般4对高速差分信号可以共用一个这样的电容,且电容放置在高速信号跨分割区域200mil以内。这是INTEL的设计指导上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超級狗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21

帖子

-8901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8901
50#
发表于 2010-3-5 11:27 | 只看该作者
地址线上的电容,应该是去耦用的,防止开关速率过快时导致信号不稳定,这个电容可以给地址线补充开关时损耗的能量。

13

主题

162

帖子

4456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4456
51#
发表于 2010-3-5 12: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解释似乎更让人信服,支持

7

主题

90

帖子

525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25
52#
发表于 2010-3-9 13:36 | 只看该作者
各个说法都有点道理,受益了。。谢谢。

7

主题

49

帖子

780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780
53#
发表于 2010-3-11 12:53 | 只看该作者
vccm也是一个平面,在交流阻抗等效回路中& g9 Z  j3 _# A+ u3 U4 l! m
vccm=gnd
' K2 n& L! y2 Z$ Z1 n0 Y接到vccm就相当于接到gnd
9 |8 p. H# u4 i7 y0 h. T8 M! O4 [/ u( f- S! @! i( z4 ~
22pF是为不了影响CPU的地址线
( ^+ Q( I  y" S0 p  J容量大小跟总线速度有关

24

主题

187

帖子

93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938
54#
发表于 2010-4-7 17: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hoosy 的解法!
3 O* {  y1 k( h学习收益了。
PCB是一门晦涩的艺术!

18

主题

190

帖子

1734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734
55#
发表于 2010-4-8 08: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hoosy ,受益了

18

主题

190

帖子

1734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734
56#
发表于 2010-4-8 08:55 | 只看该作者
还要专门鄙视一下LZ

0

主题

9

帖子

-8995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8995
57#
发表于 2010-4-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把电源看成一个参考平面,跟地一样,这样理解了吗?
8 f+ y3 e  X. |: I& H  d" i其实就是滤波而已。

点评

为什么这样接?为什么不直接接地?难道地平面比较复杂??  发表于 2011-4-24 22:07

21

主题

424

帖子

3599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3599
58#
发表于 2010-4-20 22: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2

主题

120

帖子

-7721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7721
59#
发表于 2010-4-21 00:03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高速信号跨接,形成最短回流。从EMC的角度看,电源和地的性质一样的,5V是参考3V回流。不过效果没有跨界地的好。

0

主题

4

帖子

-1万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11928
60#
发表于 2010-6-25 15: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图应该是消除过冲,改善EMI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4-11 14:15 , Processed in 0.06651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