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uxy 于 2017-11-2 10:06 编辑
% `, ]8 [" N$ z! d
5 ?4 |3 m: m7 c1 [9 S& T* ?) E研发太枯燥,发发帖,冒冒泡。
7 ]0 S- V' w0 c6 r! o以下内容纯属个人发呆,知识很入门,误笑误笑。% Q8 R) a+ b1 f) s* H
0 i; h% Z) k, m* ]经常运用RC的充放电原理,来设计上电延时、开机时序、迟滞比较器、方波发生器等电路。秉着知行合一的节奏,来看下实际RC延时的计算方式。 ~* R- R/ z* m* {- W
1、理论计算。
. ~' }$ w( z I. l ]) t$ }: t* t 有很多人的RC充放电时间约等于R*C。这真的是因为时代进入到数字电路时代,所以大家开始犯懒了。
9 u& F3 m" e- h* ` 完整的公式应该是:t/RC=-ln(Vs-Vc)/Vs.3 |% ?8 z& H, o8 W2 g/ t
t代表时间。& g% C" U3 |; P3 N
R是电阻值,单位为欧姆。* N( z% C) n: U+ W V) r- y) B
C为电容容值,这个单位是F。
8 y7 z5 Q& d4 L# B Vs为R端输入的电压。! u) t7 j9 [3 o& y: O, b9 t# k1 @
Vc为需要上升的电压。; M5 H5 A* i& I$ a4 |$ g
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一个10K电阻对1uF电容充电到4V需要的时间约为16ms(高中数学)
; ] \" q5 n( G9 B: |2、仿真看下。. n' e8 K2 B2 U% f' G; P0 o1 @0 g
仿真是一个很好的提前预判的工具,当然这么简单的电路应该不需要仿真的。不过习惯了这些模拟的小电路先分析下,也是不错了。
) \1 Q& s) a' l8 V" ]1 x8 \) l 电路如下:
# X2 S0 m. O. u3 Q
8 b& E: X% |4 Z* B仿真波形如下。果然,上升时间和计算的一样,很开心。
1 @- Y7 m, s8 Z! B1 a% `' [
( N' _, i: a+ o
3、实际验证一下吧。1 h, D3 E! @# M! k5 c; }" d
万能板搭一下就好了。虽然搭的好丑。加了个开关,因为实在不想用MCU拉个IO口来上电。但是直接用数字电源夹老是一大堆的抖动。加个开关让波形看着更好看点。: T5 \0 e; ?5 Z! R: s
5 c% R, F' S/ V! Y! r% j
" x7 o* X% m! X- F$ |# U, |: N6 l% C5 k! g$ Q5 G" z: W. }
看下示波器的上升时间,我了个去,才12.xx ms.
; C7 Q, o/ U; ~! C9 V' p% j. g4 w$ `, ~* j9 k
/ ^- a7 H$ v# `4 E3 F0 C
: {" P1 ~# a+ I: h {: Q" \" W* f4 Q$ S7 }$ X- P- g9 b
4、结果分析一下,很显然我这个结果是有偏差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
, f5 }# J% n, i 主要还是由于电阻的误差 1%,电容选用的是20%的电容造成,可惜没有电桥,没办法精准的看下电容值到底是多少。7 g" x) W1 e8 y. X7 P1 n
但是粗略的看下,还是比较符合理论计算的,在一些需要保持40ms RSET的电路时,可以相应的把设计时间设计长点就好了。
% w* `' P/ f3 V6 h3 V5 e# l$ w( z& y3 c k: u
0 j" Z* C" g9 ^/ b& J5 D& o7 q* i: w3 g8 Z: g$ o
; i9 h" z" f. i* s+ \ l
" I- o* V4 ?7 M/ V
4 }+ F1 j& z. e& B: i/ T8 F* F/ q2 H
& e- j* e9 M1 M+ K; C$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