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生拜读了信号完整性分析的10 11章后,略有不懂,特来请教。) C3 a/ L D/ C& {0 \
首先11章书中原文“耦合传输线对的远端噪声可以视为由容性耦合电流减去容性耦合电流而得到,也可以看做延迟的差分分量和共模分量的和。这两种观点是等价的”,及后,提及了远端噪声的饱和长度。分别看第10、11章我都觉得问题不大,综合了两者的东西后我就有些矛盾了。上图:5 [$ _+ h! b# m# u# t3 ^6 a2 J
+ @ u/ z" q5 \/ y
一:图1、3都是在第10章上面截的图,其中图1,书上为“信号边沿线性上升时,远端串扰电压噪声的一般特征”,其中我最着重的一点就是噪声脉冲的宽度为信号的上升时间,而且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个人观点),而且根据前面对于容性耦合电流、容性耦合电流的分析,这个结果也很让人接受。
' b+ p7 E( i2 R1 r& `& C(其实图1中的TD是指哪个速度(奇模速度、偶模速度)下面的时延也很让我在意。。。。。)/ Z) F% J }: n$ S e* J
- t# Z' h# `5 N" x8 Q+ O; Q" M5 Z二:图2则是第11章里面的截图。关键在于如果就这么按着这幅图去考虑,似乎没法得出远端噪声脉冲的的宽度恒为RT的结论。从图上的标示即可看出,如果从不为零开始算,脉冲长度是△T+RT,如果△T变化,脉冲长度就变化,不是一个固定值,而△T本来就会随着耦合长度而变化。7 W6 {- R# h* W% x
E) t3 Z( `1 j: |0 ~: S
综上,两张图不是没有指向同一个结论吗?希望大神们指条明路。应该是我理解错了什么吧。。。。。1 R/ b' d8 A2 [0 L/ U
+ _/ N9 \; ~8 R* |3 _; S, ~" `2 `/ ?
PS:另外在第十章里面也没有提及远端噪声的饱和长度,但毕竟远端噪声不可能随着耦合长度无限量增加,所以“远端噪声的饱和长度”这个概念应该通用于10、11章的。不知道我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
-
1.png
(23.91 KB, 下载次数: 0)
图1
-
2.png
(67.7 KB, 下载次数: 0)
图2
-
3.png
(65.77 KB, 下载次数: 0)
图3
-
4.png
(12.48 KB, 下载次数: 0)
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