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hylove0707 于 2013-9-6 10:21 编辑
* t' f4 T/ N7 x7 M7 i% c4 i4 l: l5 D* P3 K. I5 X
心得
- v8 r [9 m5 f5 F- @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能参加这次jimmy 老师的9.5的培训。(据说报名了200多号人,录取了40来个,哈哈,我在其中,得瑟一下)由于这几天比较忙,一直没时间写心得,现在才有空,所以我得好好唠唠。言归正传,下面就给大家汇报一下内容,我尽可能的将课上的知识点都总结出来,同时说说我自己的体会吧。4 f2 t1 z d5 G+ D
1. 快速创建元件库/ `4 e0 Q0 J, h+ g5 U: [
(1) 对于老手来说,反正很熟了,随便怎么建都行,对于新手来说,建立元件封装的最好的顺序是pcb decal——CAE decal——part type;0 e# d! z9 I# `% y& W/ _! ?1 x3 s" ~
(2) 库管理:最好一个元件对应一个封装。譬如电阻有0402、0603、0805等等,我们通常比较喜欢在一个logic封装下对应很多的pcb 封装,但是这样,如果一个元件对应的pcb封装太多的话就不是很好管理了,jimmy建议,一个元件只对应一个封装,譬如,建一个电阻logic封装和0402的对应,再建一个电阻logic封装和0603对应,这样,对于项目比较多,比较杂的人来说,这样管理起库来就非常方便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建库的时候多费电心思,后面管理起来就方便很多,库也不容易乱。以后要是在画pcb时修改封装,则直接换元件就好。
8 f2 w3 u0 B1 [4 p% ]6 M(3) 焊盘封装
* _8 m1 y) U4 B/ ?做焊盘封装需要知道四个参数:焊盘尺寸、焊盘中心距(pitch)、跨距、丝印尺寸。一般我做封装的时候,都是严格按照规格书算啊算,生怕弄错了一点点导致生产出现问题,jimmy说了,其实没必要这么麻烦,完全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建封装。例如,做BGA封装时,建议焊盘尺寸是是pitch的一半,若BGA的pitch是1.27,我们在做封装就取0.6;DIP封装焊盘宽度补偿一般在0.5——1mm之间,做SMD封装时,焊盘可比规格书上的加大0.2——0.5mm;晶振的焊盘的长度一般可取宽度的一倍,行距和列距可取丝印外框的最大值;像芯片之类的需做1脚标识的,若标识是数字,则放在丝印层。另外,TEXT需放在丝印顶层,元件外框放在顶层或所有层。有的元件引脚很多,引脚名称和引脚定义可以先写在excel上,然后做封装时,直接从excel表格(.csv格式)中导入即可,pads9.5支持这个功能,其他版本不知道。. y# n5 J/ R8 q0 ~- t1 I. w u& ~
2. Logic
) l k# H1 u6 @4 Y' p(1) 这部分jimmy时候的不多,不过也不是我们layout人员的主要要关心的,但是懂点总是好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画原理图时,勾上允许悬浮走线(自己在菜单里找,不要问我在哪个菜单下,若看不懂菜单就用谷歌翻译);将格栅设置成G50,DG100,建库时格栅设置也一样;勾上design菜单下的非电气性器件和电气性器件;多建几个电源符号,让每个电源值都有唯一的一个电源符号,这样,看原理图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电源,倒网表时也不会报错;倒网表时,需将包含子网页这项勾选,一定要勾选,不然倒出来的会不全。7 F$ ]8 u1 g9 A, F1 v
3. pcb设计
1 l5 j* n U9 Q(1) 在通过pads layout link导入pcb时,design上的设计规则和网络设计规则这两项不要勾选,一般没人会在原理图中设置规则的;preference下的对比pcb中封装分配需要勾选,如果不选的话,原理图和pcb中封装不一致就检查不出来;ECOnames中若是导入新网表则勾选第一项,若是改版尤其在原理图改动比较大时选第二项。( O* }+ I1 Q! E7 ^! H% J/ L
(2) 更新结构图
* d% }" q g9 E3 d) {* Y6 v8 {% \Jimmy说的我就不一步一步说了,说说我的理解。主要是找准参考点,利用原点来移动可以精确定位。2 o, m+ N$ j3 ]+ q5 M' e# ~$ E: y$ O: h
(3) 我喜欢走线时添加泪滴,觉得有泪滴的板看起来漂亮而且也不容易出现生产问题,可是jimmy说不需要加泪滴,因为泪滴会影响阻抗(听说软板需加泪滴,不过我不懂什么是软板),还有6.125G以下的不需要倒圆弧。 p: M/ b& G3 j, y. S7 P0 e# t
4. 布局
7 w& L: _7 ~2 X! x(1) 布局前有一些准备工作。譬如将重要的网络分别设置颜色,隐藏地线啊,将铜皮和焊盘的颜色设置成不一样啊等等,布局有很多细节知识,我们在工作中都会积累一点。我想说的是新学到的一个布局方法:飞线布局法。
& T1 K( L' B* F5 m(2) 飞线布局: T* \4 r; B! E- q! C" b
首先按快捷键ctrl+alt+n调出view nets页面,在view中将其他的都移除,只留下default,选中default将其设置成none,此时,所有的飞线都被隐藏起来了。接着,在pcb中右击选择select net,然后选中你要布局的模块网络,再右击选择view net,则弹出view net对话框,此时你选择的网络出现在左侧,将其全部拖到右侧并选中,选择下面的第二项即打开飞线。此时飞线布局法已差不多完成了,此时只需将view list中的地线隐藏,电源线和重要的线设置颜色就完成了。现在回到pcb中,所有的飞线都隐藏了,只有你选中的那个模块的飞线显示出来了。(ps:我已经尽量说的狠详细了,不知道会不会很啰嗦啊,呵呵)
F/ O5 v1 Q$ S5 i(3) 还有,很多人喜欢在将交互后选择disperse,其实这一步完全没必要,纯粹浪费时间,我们可以选中模块然后再disperse,这样一个一个模块的在一个,一目了然,就会好很多,不信大家可以试试。2 t1 s4 T" E" ~. c; V
5. Fanout
) [7 G& }" T' Q/ j+ z3 n- {5 g(1) 这里讲解的东西一直是我的一个弱项,所以听了之后感触特别深,我说说我的体会吧。扇出过孔和打孔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要想好,两孔之间要走几根线,怎么走等等,信号回流等这些都要考虑到,一句话就是:有意识打孔,不要走线走不过去了就打孔换层毫无章法可言。做出来的板不仅要功能好,美观也很重要,线走好看那是面子工程啊,可是大事啊。(ps:据说正规军和山寨军从这就能看出来,好吧,我承认,我是山寨。)
# `' t: {# M1 |0 a$ ^6. 高速设计验证* f) `, L c# ]- s' \% N# r
(1) 输出光绘文件有n+6的说法,n是板的层数,6分别是顶层和底层元件层,顶层和底层阻焊层,顶层和底层丝印。. p( H* X! Q$ U- d' L. D/ I, J
(2) 按@camdocs可以快速设置cam,只需修改下各层的参数即可,但是快捷命令出的CAM是木有Drill Drawing层和NC Drill层需自己手动添加。, Q. x; {0 h3 n7 J- S" K5 a
(3) 输出IPC网表和光辉对比检查。可是有些公司不给出IPC网表文件,怕被盗板之类的。9 ]7 t! h) c Q; Z
+ m% P* d' P7 V9 _: J我看坛子上好多人留言要jimm的课件或视频,但是我们都没有,所以我就尽量啰嗦吧,大家不要嫌弃。我写这么多是为了那些想去没去成的朋友和一些新手朋友,虽然我也是菜鸟,呵呵。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奋斗,没有可以交流的人,非常感谢jimmy四个多小时的培训,教会了我一些知识,更让我看到了一种专业态度。而我,在这种态度面前,还欠缺的太多。。。2 X B t. U6 g0 S: {, U* Y
最后,感谢jimmy老师,感谢毒女,感谢群里面和坛子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n1 n' F( Y6 H$ \, A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