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GPU是图形处理器,CPU是中央处理器;一个负责图形图像,一个负责核心数据;一个是配角,一个是主角。估计有读者会说,作者你疯了啊,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凭什么进行暗战呢?其实不然,看似不搭界的两者之间,其实蕴含着无比巨大的蓝海。: }7 v5 m" L+ P- z: P% Y) q) m
( l5 U" f& B4 \( B3 I4 E. [6 ~
6 v: v& S0 n# z: S: j: V$ U
遭遇瓶颈$ P5 P' g+ d( ]' z2 B( @+ C
2002年,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GPU巨头英伟达的副总裁Mike Hara说:“在以后10年,我们会成长得比英特尔还要大。”结果,这句话让长期合作伙伴英特尔翻了脸,因为做CPU的英特尔心里明白:GPU一旦强大起来,自己会很有压力。, }# x0 a) Y$ s! o
理由很简单,CPU有个秘密一直没有被广泛共享,目前CPU的性能主要通过提高主频或者改进架构来实现,每一代大概只能提升20%至30%。也就是说,除非有重大的技术革命,CPU很难做到真正的升级换代。. M7 H0 M, ~" j2 |4 ]8 E; f# ~/ f
这也正是英特尔所惧怕的,做CPU起家的英特尔,如果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那就必须扼住潜在对手的脖子,可为什么一定要拿英伟达开刀呢?
) s0 Q5 G- s1 v4 M% R0 J
3 D' Z9 M, H( ~1 Z Z" b$ fGPU要转正!
( a$ w) m h* i" ?' j理由同样简单,因为GPU可以突破CPU的瓶颈,使计算能力呈几十倍的提高。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倒是令人很意外,设计初期GPU采取“并联”的模式,而CPU采用“串联”方式,就如同电器的并联和串联一样,各有各的用处,可到了关键时刻,就非要用某一种模式来突围了。此刻,历史的机遇摆在了GPU面前,虽然图形处理器一直作为副手存在,但它目前的设计程度已经达到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兼职帮CPU玩一把运算,并让能耗更低、运算更快。
( _% ?2 ~% [% B* ~" k说白了,GPU想要转正了。就因为看到了这个趋势,10年前英伟达和英特尔红了脸。而10年后的今天,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已经有了。, A" Z% {1 F# Y. M: U
7 r3 T3 L" k( |) e {8 e( B
AMD:APU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 y; `) p) H3 L$ h- F3 l事实上,英特尔和英伟达共同的对手AMD玩了一把对手都玩不转的牌。凭借全球唯一拥有CPU和GPU研发、生产的能力,AMD硬是把CPU和GPU合二为一,搞出了独一无二的APU。英伟达与英特尔暗战十年,结果谁都没成为赢家。
6 x8 Y5 y3 c7 n6 a
9 P# r3 Q- Q& q4 [2 v9 V
2 b- M( d5 K2 [5 M% MAMD聪明之处就是不纠结于谁当一把手,而是把两者合在一起。为此,AMD在外界极大的压力下给自己进行了瘦身,将自己从产供销一条龙,转变成以研发为主的企业,并在多年前就利用自己横跨两类芯片的独特产业优势,用“融聚”这一理念锻造APU,把性能提升的最佳组合直接打个包,实现1+1>2,再把价格1+1<2。一下子,GPU暗战CPU十年的历史就被终结了,而GPU当道的美好开端也依托APU这个奇特但实用的产品开启了。% m9 L8 s3 R1 g) V7 S3 k
8 y3 h& z x' ^! \
产品好不好,还要看有没有上下游企业愿意配合,硬件厂商和软件企业对APU的支持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包括宏碁、华硕、戴尔、富士通、惠普、联想、微星、三星、索尼、东芝等在内的主要OEM厂商,均已推出了基于APU的多款PC产品。另外,还有包括IE9、Office2010、AdobeFlashPlayer10.1、暴风影音播放器,以及众多的视频和图片编辑软件在内的50多种领先应用程序支持APU加速。APU成功了,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了CPU和GPU的脉门,打通了芯片交通线。
+ [# q% ^, [3 I; ~1 q5 w$ S英特尔、英伟达这对冤家,斗法十年,被AMD摘了桃子,想来也懊恼至极。不过它们也在努力,英伟达在想办法提升GPU强大的平行数据并行处理能力,英特尔则计划在多核处理器中添加图形处理单元,都意图打通融合之路。显然,未来的芯片大战将因无门槛、无隔阂而变得更激烈,当然最终也会使消费者受益。芯片之战也由此进入了全新境界。
( H+ n! v" i7 f; h) F8 V5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