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269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156.25M时钟信号回沟问题

[复制链接]

33

主题

234

帖子

87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8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9 1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L0 Y0 @2 r( G& \  A1 H
上图时时钟测试图和数据,下图是PCB走线图,请大神分析一下这么短的走线为啥会有回沟呢?是因为时钟晶振放在背面的缘故吗?有两个过孔的缘故。/ l( ?( [5 b. W! q$ D
: s3 @: \/ P9 y4 N3 x& T# k4 b

( T# n8 Q9 l8 m' o, A5 D2 | - [) N% k' o1 C  g* K: \" \# r: W0 Y

# X' l) O; o0 p+ ]0 G( j! t- X4 g
  F# X& f) Y1 x( J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1

主题

168

帖子

734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734
推荐
发表于 2017-5-6 13:13 | 只看该作者
1.楼主这是差分线吧,156M的时钟算是高速信号,除了上面说的几种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过孔换层,意味着你的参考层也换了,所以这时候应该在过孔的地方增加接地孔,从而使参考层连贯。2 j$ r  C2 P2 [$ F) |9 r
2.另外这种差分线过孔之后还交叉走线,这种走法不好吧
8 K, G5 e: m8 }! r- h3、以上都是可能的原因分析,最终都需要靠仿真来确认,以验证你的分析是否正确

0

主题

23

帖子

-8975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8975
推荐
发表于 2016-5-18 15:55 | 只看该作者
电容的排放估计是为了PCB的美观,做到横成排竖成列,很多layout  house的PCB工程师都这样,为了看起来的美观,常规的信号线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于156M这样的时钟来说一点的stub都是致命的。同事晶振的布局就是个错误,应该和IC共面。由于过孔的换层导致了回钩的出现

33

主题

234

帖子

878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878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09:57 | 只看该作者
cousins 发表于 2016-5-10 08:18
, ^: j# s' N) `. T; N这种回沟是因为你走线交叉而且电容离晶振太远的原因,为什么会这么设计?难道Controller的design guide没有 ...

( X: M) T0 M' R' U- ~6 K9 O
9 `  m5 p8 p3 w0 F, L/ h6 U1.晶振放在背面是怕芯片发热影响晶振的参数。4 \" ]$ z& l: |: c
2.为啥电容这么摆放,我也不太清楚,是布局时没有注意的缘故吧,. J& ?9 `( a8 q  q6 [8 }
( J. V  o3 u0 {4 C) `

0

主题

383

帖子

510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10
21#
发表于 2017-5-15 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溝在參考點時容易造成信號誤判

12

主题

432

帖子

1360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360
19#
发表于 2017-4-26 16:30 | 只看该作者
多拓扑结构很容易产生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初级新手(9)

Rank: 1

积分
0
18#
发表于 2016-11-25 20:0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测试位置不合理导致的。走线本来就不长,测试点选择在了中间,导致会有回沟。如果接收芯片管脚到DIE的走线不长的话在芯片下面测试应该会没有回沟。

0

主题

40

帖子

91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91
17#
发表于 2016-11-23 21:49 | 只看该作者

/ c. M: e! S# `7 W; o涨见识了,不错

6

主题

25

帖子

105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105
16#
发表于 2016-11-22 17:53 | 只看该作者
这信号回勾应该主要是反射引起的
" e, v  T4 G  t- J+ i2 N6 Q: \1.电容离晶振太远,从晶振到芯片之间的传输路径容性负载不连续,导致末端芯片和电容之间发生多次反射,产生台阶和回勾。$ ~* C# a9 ~& w' y) k. w- A. r
2.过孔换层导致传输路径阻抗突变。
) g- C! b, {5 \" Z( p) {3.另外,那两个电阻用了多少Ω的?

12

主题

474

帖子

103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039
15#
发表于 2016-11-22 16:0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0

主题

105

帖子

622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622
14#
发表于 2016-5-25 13:23 | 只看该作者
容性负载导致

2

主题

54

帖子

622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622
13#
发表于 2016-5-24 10:13 | 只看该作者
涨见识了,不错

9

主题

79

帖子

524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24
12#
发表于 2016-5-23 09:57 | 只看该作者
不一定是走线长短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芯片管脚的输入电容太大反射导致的,估计在die上测的波形会好很多,但这需要仿真结合实测对比验证。

20

主题

473

帖子

103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035
11#
发表于 2016-5-22 14: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0

主题

8

帖子

10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10
10#
发表于 2016-5-19 23:16 | 只看该作者
[tr][/tr]
* `; N- J* g+ K8 r, V! Z[tr][/tr]
学习学习
& }" J7 N7 X; k. g# a0 }

* X+ P' b/ N7 H, y: w
0 @  f) w- p  A; L
) O) [! j, c& T2 s* k- c# v& U0 X, S8 M: J! r6 c: q5 z. d

8 c  ^! ]% r5 @7 X! T3 _/ p/ X" q5 Q+ R+ S) t# k$ O% Z) j

0

主题

7

帖子

95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95
9#
发表于 2016-5-19 15:06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受端的起振电路应该是越靠近受端越好,尽量让起振回路最短且粗,并包地处理,减少其他电路对起振电路的干扰;你这个套电路的布局离受端太远了,起振回路又换层了,你这信号能好的起来才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4-27 17:10 , Processed in 0.10253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