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越看越疑惑,关于去耦电容的概念,希望跟大家讨论一下:4 z, E* ?, [- ~7 \4 r
在《信号完整性分析》书中,去耦是根据电源的供电相应时间来定义的,f=1/(2π根号LC),那么C越小,谐振频率越大,谐振时候的周期就越小,响应时间短,这是为什么小电容靠近引脚放,大电容可以拉开一点距离的原因。那么在《电磁兼容》中提到,挑选去耦电容主要根据谐振频率,低于谐振频率,电容表现出电容特性,高于谐振频率以后,因为引脚和引线的影响,电容器开始表现出电感特性,那么在这里,去耦电容到底表现出什么样的作用?跟前一个概念:供电相应时间有什么差别和联系? . b F) E/ u X2 a* o, z+ a3 c: h: m 还有,电源平面和地平面的质检平行电容板效应,它的去耦效果到底有多大?同样在两本书中观点也不想同,在信号完整性书中,说的是“平面电容存在,但它太小了,在电源管理中起不到明显的作用,电源与地平面的实际作用就是为芯片和去耦电容间提供低电感回路,而不是提供去耦电容。”在另一本书中,“电源平面能用作有效的退耦电容,对于标致TTL及其他低速逻辑器件,分离的退耦电容可以省掉。条件是电源平面和地平面之间足够靠近。”这里有矛盾的内容吗?0 @# O4 C6 p) J) o
忘大侠能发表一下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