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N( ?3 f$ m* A; b% m9 O4 B
0 G3 k( H& x# v: t& s0 [一、概述:
7 a- y* m& f0 v' f6 f2 P. G静电释放(ESD)是我们每一个产品设计工程师需要考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大多数电子设备都 处于一个充满ESD的环境之中,ESD可能来自人体、家具甚至设备本身(内部)。电子设备完全遭受ESD损毁比较少见,然而ESD干扰却很常见,它会导致设备锁死、复位、数据丢失和不可靠。其结果可能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里,电子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现象,但是维修时又显示正常。% h. D- f6 j: }/ r& [
& V0 d/ J( |: ?: ]7 d
要防止ESD,首先必须知道ESD是什么及ESD进入电子设备的过程。一个充电的导体接近另一个导体时,就可能发生ESD。首先,在2个导体之间会建立一个很强的电场,产生由电场引起的击穿。当2个导体之间的电压超过它们之间空气和绝缘介质的. J( c" m) u. E' W. Q1 l! s% g
击穿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弧。在0.7ns~10ns的时间里,电弧电流会达到几十A,有时甚至会超过100A。电弧将一直维持,直到2个导体接触短路或者电流低到不能维持电弧为止。1 ]% C1 i1 T, M7 L" x5 r
1 F! |! K* c* g" k& F! d$ E
1.1 ESD的产生取决于物体的起始电压、电阻、电感和寄生电容:5 _# M B5 ^8 ^0 q
' ^- Y# M9 m# O- 可能产生电弧的实例有人体、带电器件和机器。: e" d, I0 l* H0 o' K0 q% r: a
- 可能产生尖峰电弧的实例有手或金属物体。
: o. L- h0 g4 T& a# B; o) g3 a - 可能产生同极性或极性变化的多个电弧的实例有家具等。8 v& ~- f. ?: F# U; E/ @" v
1.2 ESD可以通过5种耦合途径进入电子设备:0 j/ u. D9 b, w; c' d( @$ g; S
, T$ m( k' y, A6 b* N- 初始的电场能容性耦合到表面积较大的网络上,并在离ESD电弧100mm处产生高达4000V/m的高压。
8 m% F4 j' |+ a/ r% \ - 电弧注入的电荷/电流可以产生以下的损坏和故障:
2 H. |+ \( Q( b: ^( U: y( E
5 c7 j" `1 J( \; }- 穿透元器件内部的薄绝缘层,损毁MOSFET和CMOS元器件的栅极(常见)。+ r0 l: @1 |9 x/ I( G
- CMOS器件中的触发器锁死(常见)。% m- g- e9 y* j7 Z7 C; k& l
- 短路反偏的PN结(常见)。; g% S3 Y( ?2 M, w/ M! G
- 短路正向偏置的PN结(少见)。4 o' l5 v/ S2 ?7 N% Y* W
- 熔化有源器件内部的焊接线或铝线(少见)。
# p: B4 y: S2 {0 }: @2 ]& O
) Y; p, k7 P9 i7 j. s8 L- e* t - 电流会导致导体上产生电压脉冲(V=L×dI/dt,这些导体可能是电源、地或信号线,这些电压脉冲将进入与这些网络相连的每一个元器件(常见)。
& O( a J) A; X" g0 |/ ~* I7 Y - 电弧会产生一个频率范围在1MHz~500MHz的强磁场,并感性耦合到临近的每一个布线环路,在离ESD电弧100mm远的地方产生高达15A/m的电流。
1 W$ d% U: ~: o8 b: M: K - 电弧辐射的电磁场会耦合到长的信号线上,这些信号线起到接收天线的作用(少见)。+ y4 E. i9 b: I; T6 H5 j; O0 ]1 J
1 I% P, |; [4 @
ESD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耦合途径找到设备的薄弱点。ESD频率范围宽,不仅仅是一些离散的频点,它甚至可以进入窄带电路中。为了防止ESD干扰和损毁,必须隔离这些路径或者加强设备的抗ESD能力。
% l0 ]+ Q- J! h; v# ^' `* ~' D* x! Z& j- t
" @+ B! q; k) F二、抗ESD的布局布线设计7 i2 [! L7 M5 {9 t0 W
通过PCB印刷电路板的分层设计、恰当的布局布线可以实现PCB的抗ESD设计。要达到期望的抗ESD能力,通常要通过测试、解决问题、重新测试这样的周期,每一个周期都可能至少影响到一块PCB的设计。在PCB设计过程中,通过预测可以将绝大多数设计修改仅限于增减元器件。调整PCB布局布线,使之具有最强的ESD范围性能。1 v6 t4 C4 R9 j- b7 _
( {/ ?# {& j! _* m. o) L! j2.1 尽可能使用多层PCB:相对于双面PCB而言,地平面和电源平面以及排列紧密的信号线-地线间距能够减小共模阻抗和感性耦合,使之达到双面PCB的1/10~1/100。尽量地将每一个信号层都紧靠一个电源层或地线层。对于顶层和底层表面都有元器件、具有很短连接线以及许多填充地的高密度PCB,可以考虑使用内层线。大多数的信号线以及电源和地平面都在内层上,因而类似于具备屏蔽功能的法拉第盒。
' @( C O0 q( }( m6 g
$ x& E& ~# D! ?3 c. x8 X2.2 对于双面PCB来说,要采用紧密交织的电源和地栅格。电源线紧靠地线。在垂直和水平线或填充区之间,要尽可能多地连接。面的栅格尺寸?60mm。如果可能,栅格尺寸应<13mm。
/ ~: @' I( g5 ~# v
0 d6 X6 o0 h! c5 u0 L' G( r- e2.3 确保每一个电路尽可能紧凑,尽可能将所有连接器都放在一边。I/O电路要尽可能靠近对应的连接器。在引向机箱外的连接器(容易直接被ESD击中)下方的所有PCB层上,要放置宽的机箱地或者多边形填充地,并每隔大约13mm的距离用过孔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在连接器处或者离接收电路25mm的范围内,要放置滤波电容。5 a! p4 U; J1 t9 J
7 Q/ r: t: d5 h, a! O8 N$ S* S6 s
- 用短而粗的线连接到机箱地或者接收电路地(长度小于5倍宽度,最好小于3倍宽度)+ x# r! P$ c( x- O% ~) i& `
- 信号线和地线先连接到电容再连接到接收电路。
- w3 p9 C$ H0 L ! y; ~* q; v* r+ }9 W
7 f& M0 v' e/ Y+ q, I/ ~
2.4 如果可能,将电源线从卡的中央引入,并远离容易直接遭受ESD影响的区域。( `0 ]2 r# s) L, Y7 f* O m$ ^2 G
& C' D. ^& R6 L4 u( N5 z
2.5 在卡的边缘上放置安装孔,安装孔周围用无阻焊剂的顶层和底层焊盘连接到机箱地上。在卡的顶层和底层靠近安装孔的位置,每隔100mm沿机箱地线将机箱地和电路地用1.27mm宽的线连接在一起。与这些连接点的相邻处,在机箱地和电路地之间放置用于安装的焊盘或安装孔。这些地线连接可以用刀片划开,以保持开路;或用磁珠/高频电容的跳接,以改变ESD测试时的接地机制。
& I' V/ O6 p8 C7 K; s
9 B2 _+ h$ B# J2.6 PCB装配时,不要在顶层或者底层的焊盘上涂覆任何焊料。使用具有内嵌垫圈的螺钉来实现PCB与金属机箱/屏蔽层或接地面上支架的紧密接触。PCB要插入机箱内,不要安装在开口位置或者内部接缝处。如果一个机箱或者主板要内装几个电路卡,应该将对静电最敏感的电路卡放在最中间。
" g6 V! b8 M+ a5 g
0 m, o" s; z. k5 U+ I% O2.7 在每一层的机箱地和电路地之间,要设置相同的"隔离区";如果可能,保持间隔距离为0.64mm。如果电路板不会放入金属机箱或者屏蔽装置中,在电路板的顶层和底层机箱地线上不能涂阻焊剂,这样它们可以作为ESD电弧的放电棒。. s8 ?4 e$ ~8 q/ ~
4 A+ d: i# ~9 t+ |
2.8 要以下列方式在电路周围设置一个环形地:除边缘连接器以及机箱地以外,在整个外围四周放上环形地通路。确保所有层的环形地宽度大于2.5mm。每隔13mm用过孔将环形地连接起来。将环形地与多层电路的公共地连接到一起。对安装在金属机箱或者屏蔽装置里的双面板来说,应该将环形地与电路公共地连接起来。不屏蔽的双面电路则应该将环形地连接到机箱地,环形地上不能涂阻焊剂,以便该环形地可以充当ESD的放电棒,在环形地(所有层)上的某个位置处至少放置一个0.5mm宽的间隙,这样可以避免形 成一个大的环路。信号布线离环形地的距离不能小于0.5mm。; G! u! I% N# p" l/ t
5 V7 u: M* g9 U# U, X. i: W2.9 在能被ESD直接击中的区域,每一个信号线附近都要布一条地线。对易受ESD影响的电路,应该放在靠近电路中心的区域,这样其它的电路可以为它们提供一定的屏蔽作用。
& V6 R- X! e" B% \
3 r- `; }7 G. V, V; l3 D6 {2.10 通常在接收端放置串联的电阻和磁珠,而对那些易被ESD击中的电缆驱动器,也可以考虑在驱动端放置串联的电阻或磁珠。通常在接收端放置瞬态保护器。
- {- Z8 z1 z1 z7 ?0 N: O
6 U2 @; s+ V/ y/ T/ h2 \) _- 用短而粗的线(长度小于5倍宽度,最好小于3倍宽度)连接到机箱地。1 |: J) t* W' d7 k' q( ^
- 从连接器出来的信号线和地线要直接接到瞬态保护器,然后才能接电路的其它部分。要注意磁珠下、焊盘之间、可能接触到磁珠的信号线的布线。有些磁珠导电性能相当好,可能会产生意外的导电路径。1 J& g/ E) ~ P' V4 A( h, B4 q
q; K+ p5 [! w( B5 U
& c3 k, f: o! x8 x
2.11 要确保信号线尽可能短。信号线的长度大于300mm时,一定要平行布一条地线。确保信号线和相应回路之间的环路面积尽可能小。对于长信号线每隔几厘米调换信号线和地线的位置来减小环路面积。不能将受保护的信号线和不受保护的信号线, p$ Z2 x" B: t
并行排列。# V: ~4 E0 V: a5 E7 C+ H* v
: h; }1 ]; o; w0 a; Q# `5 u, n& E. p. W
2.12 确保电源和地之间的环路面积尽可能小,在靠近集成电路芯片每一个电源管脚的地方放置一个高频电容。在距离每一个连接器80mm范围以内放置一个高频旁路电容。电源或地平面上开口长度超过8mm时,要用窄的线将开口的两侧连接起来。
3 S* R9 r% ~* N
, o T& X+ m+ P5 q9 K2.13 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用地填充未使用的区域,每隔60mm距离将所有层的填充地连接起来。确保在任意大的地填充区(大约25×6mm)的2个相反端点位置处要与地连接。" g" |# r4 a/ ^/ |( N1 }6 k
/ |( R% ?7 P# n9 U
2.14 要特别注意复位、中断和控制信号线的布线。复位线、中断信号线或者边沿触发信号线不能布置在靠近PCB边沿的地方。要采用高频滤波,远离输入和输出电路和远离电路板边缘。6 ^* V* |3 j1 i
: b8 e; z5 |1 [/ ^$ \2.15 将安装孔同电路公地连接在一起,或者将它们隔离开来。
- i2 Z, w& p8 i- N$ G
4 @& Q( J$ b7 G1 Y- 金属支架必须和金属屏蔽装置或者机箱一起使用时,要采用一个0Ω电阻实现连接.
" H$ p/ m& s- Q& {! d; y1 y - 确定安装孔大小来实现金属或者塑料支架的可靠安装,在安装孔顶层和底层上要采用大焊盘,底层焊盘上不能采用阻焊剂,并确保低层焊盘不采用波峰焊工艺焊接
+ L9 T+ ~( ~" k*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