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lexwang 于 2018-7-2 14:52 编辑 2 K0 G' ~/ h& ^* M6 G
6 x4 O, ~" A$ s+ w9 ~测量时钟时Period Jitter、Cycle-Cycle 与 TIE这三种方式该如何选择? * B3 U$ \2 S: v5 Z9 _) N
7 ?* T; m( U8 }. P9 c最近遇到到时钟测量部分的问题,现实中的时钟会有Jitter的问题,包括Random jitter和deterministic Jitter,而在deterministic jitter下面有一部分是由于时钟周期不稳定引起的jitter,姑且称之为PeriodJitter。
0 G# J' g$ x: P. m2 d8 o 而对这部分Jitter的测量有三种标准测试,Period Jitter、Cycle-Cycle and TIE,下方图片是这三种测量方式的定义,问题就是这三种方式该如何选择。换言之,这三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2 V0 D4 c6 P3 e9 g5 K ^. s% A8 ?: S5 {' H' t2 c
; O; z4 K6 R1 M2 A8 N: @6 y: u首先指出题主的一个错误,就是deterministic jitter下分解到是周期性抖动即periodic jitter,而不是periodjitter,period jitter是实际时钟总抖动的一种表示方式。下面看一张图(画工较为随意) " E7 j* N1 l2 _2 w3 J" E0 r
. P7 b' i. W- v+ r. ]任何一个时钟信号不可能是理想的,受到干扰和随机噪声影响,实际周期总会变化,上图给出了一个示意图(仅考虑上升沿的偏差,对于RGMII和DDR这种双边沿采样的系统,下降沿也要考虑)7 S9 t5 b; a1 u+ v! Z
0 O2 W$ q: G! \ k. X时钟的总抖动(total jitter)有3种统计方式 6 @4 S& v) X2 r; l3 ]0 N
1.时间间隔误差(TIE jitter) 即统计,每一个实际时钟的边沿与理想时钟的边沿之间的偏差(考虑正偏还是负偏)* A" K, d. @6 o+ z7 {
TIE jitter实际上是Period jitter累积的结果 ( p/ o0 r, v( p* _) f
2.周期抖动(Period jitter) 即统计,每一个实际时钟的周期(也就是上升沿到上升沿)与理想时钟周期之间的偏差。3 M( s+ L: v3 Z' f! m3 {1 ]
也就是Period jitter = T1- T,实际也就是TIE2-TIE1
% y8 ~6 p; [' o Y& m也就是说,在数学上,Period jitter是TIE jitter的差分
+ |2 I( a( c" S# U V3.相邻周期抖动(Cycle to Cycle jitter) 即统计,实际时钟的当前周期与实际时钟的上一个周期之间的偏差
3 i0 u0 T! |% s m也就是Cycle to Cycle jitter = T2 -T19 S2 _& Q2 K u( v9 u7 X8 U" v
也就是说,在数学上,Cycle to Cycle jitter 是Period jitter的差分
* d ^+ Z: V X% [' |; t# Q& W7 ~2 h% R0 [
一般高速示波器测量时钟的时候都会统计3种时钟的总抖动。这三种抖动都是描述时钟的总抖动,有点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都是描述物体的运动),应用的场合不太一样。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 M0 E1 ^" j; B N! {7 {, `2 K6 _" c
Period Jitter; n( G) P+ f0 t8 H6 ]0 `
高速并行数据通信系统,通常发送端会在时钟上升沿的时候向发送数据,然后将时钟加一个固定延时后发送给接收端(或接收端内部加延时),接收端在时钟上升沿采样数据。 数据的发送和采样用的是时钟的同一个边沿,是对齐的,每个数据的持续时间就是实际时钟的当前周期,采样的时序关系(建立时间与保持时间)只受实际时钟的当前周期影响。上一次的周期偏差(Period jitter)不会影响到这一次的时序关系,既不会存在Period jitter的累积,即无需关注TIE抖动。 + R1 M! b! [9 R3 ^- L& f, E
TIE Jitter( a' y. E8 }) {3 x" f7 ]
在高速串行数据通信,一般都是嵌入式时钟系统,即不单独提供时钟信号,接收端通过CDR从数据中恢复出时钟用于采样。发送端发送数据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参考时钟的边沿,连续不断的发送数据。接收端恢复出时钟后,利用该时钟采样连续不断的数据,当前时钟边沿与当前数据边沿要满足一定的时序关系。由于恢复时钟的机制,数据发送和采样做不到用同一个时钟边沿,那么时序关系就受每一次的周期偏差的影响,既存在Period jitter的累积,需要关注TIE抖动。
& v2 @' Z7 u( A( g' ^当然TIE会影响CDR和PLL的工作。
1 L) X4 W) J' u: n2 Q
, E+ M( F3 n. h5 @' vCycle to Cycle Jitter
3 S3 Z) E& |' H+ r% M在扩频通信等需要扩频时钟(spread spectrum clock)的应用,由于频率本身就是变的,那么统计出的PeriodJitter就会很大不足已体现稳定性,这时统计Cycle to Cycle Jitter就有意义了。0 H) ^# E8 A' u# @2 ~; c
0 ~* k0 `# ~$ B以上算是时域的分析
& X1 h Z! D. k2 e9 ]* C+ X, {3 w$ e——————————————————
6 v h! I* M, Z5 j( L. ~ {4 r统计域分析
! J8 ?1 V6 @* b( N题主所说的total jitter可以分解为Random jitter和Deterministic Jitter,这是通过统计分析做出的。+ J, P. Q) N% G! m( M/ a: n7 `
有空再补充3 @, I3 q" d8 G& ~; x2 T& g) S
——————————————————6 J2 }7 D% \: l4 Z
频域分析& |2 l9 }9 q4 [, B. p2 i# }
示波器统计的total jitter,通常会通过傅里叶变换给出jitter的频域分布,这有利于我们定位干扰来自与哪里,如何滤波。! U6 {" [; C5 o. O0 P
# ?' V. w: j! W6 P5 @Jitter是时钟偏差的时域结果,而频域内就是相位噪声。Jitter就是相位噪声在频域的积分。: w: X0 V) q4 u$ U
3 n1 z2 z4 C: ~7 F- {" }+ J6 I$ M
相位噪声分析对PLL十分重要,这决定了PLL能否产生低抖动时钟。( q$ O! ~/ w) o1 i C
有空再补充。
' \# G" l1 q" Y) Y4 O& G0 L
3 k: E& a0 v7 k% e6 ]& q5 F0 }2 _# I" c3 Y! g( \. \& T
, a! Y' o, J. J9 s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