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l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 1. 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2.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 3.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 4.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 5. 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6. 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50--100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25mil。 7. 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双方沟通后确定。 8. 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9. 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 10.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11. 需用波峰焊工艺生产的单板,其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都应为非金属化孔。当安装孔需要接地时, 应采用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与地平面连接。 焊接面的贴装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产工艺时,阻、容件轴向要与波峰焊传送方向垂直,阻排及SOP(PIN间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轴向与传送方向平行;PIN间距小于1.27mm(50mil)的IC、SOJ、PLCC、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对于手机板元器件的间距建议按照以下原则设计(其中间隙指不同元器件最小间隙含焊盘间的间隙或元件体间隙)。 a) PLCC、QFP、SOP各自之间和相互之间间隙≥0.5mm(20 mil)。 b) PLCC、QFP、SOP与Chip 、SOT之间间隙≥0.3mm(12 mil)。 c) Chip、SOT各自之间和相互之间的间隙≥0.3mm(12mil)。 d) BGA外形与其他元器件的间隙≥0.45mm(17.7mil)。如果考虑要Underfill,BGA外形(至少是一边)与其他元器件的间隙≥0.7mm(28mil)。0.7mm的间隙作为点胶边. 如果有位置相邻的多个BGA元件, 则点胶边的位置应一致。 e) PLCC表面贴转接插座与其他元器件的间隙≥0.5mm(20 mil)。 f) 表面贴片连接器与连接器之间的间隙≥0.5mm(20 mil)。 g) 元件到金边距离应该在0. 5mm(20mil)以上。
& F* `0 G# H- I8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