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差分线
5 W% K4 `' }- Z: h8 r. ]6 W6 _" x/ L
1.差分线定义:! F( F5 O0 |2 |! P
差分信号就是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U# I5 L3 g0 _% W& ?$ J, u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
% b, Q( L9 n7 M s0 c0 o" c& y, o* p7 M, v1 C- o
2.差分线的优势) J3 ?; j4 {1 {! B1 ^
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6 z8 ~4 I L0 e' e
* Z$ o* a2 Y; b
a.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 ( l: p5 q5 n* r# w# b; E v! t ~
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3 i8 p9 g" i* e( J0 x( {
. z6 h9 E6 T0 v0 I4 y; f0 t
b.能有效抑制EMI,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耦合的越紧密,互相抵消的磁力线就越多。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 Q6 T& g* z4 B4 W8 d H9 u4 v4 J; I5 v: _ S" U# m
c.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
: V: N- L1 @0 R" x) f" `: }! ^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C( C4 J, p, F7 q% s# S3 H
0 @+ l! V8 s! {, t3.差分信号的布线要求:8 A7 F. z+ H4 {1 }% `
* j. |+ T5 i3 a1 e
简要的说差分信号的布线有两个要求:等长、等距。等长是指两条线的长度要尽量一样长,等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等距是指两线的间距(此间距由差分阻抗决定)要一直保持不变,也就是要保持平行。- c; ]8 H. Y0 O! p6 X
& h+ `- b) y4 R$ p: g _$ {! G
但是在实际的PCB布线中,往往不能够同时满足两个要求,比如说由于管脚分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必须通过适当的绕线才能达到线长匹配的目的,但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差分对的部分区域无法平行,不能满足等距的要求。
% { K# M) E+ v! M) @. Q
) c- B: k* _+ Z( U) \ 因此,必须在这两个条件中设定优先级,哪个是必须保证,哪个是可以通融的。
+ V$ V) x. D; R$ c" Z" y9 z% y' w* v- z* S2 I) |
满足等距要求的目的是保持差分阻抗的一致性。若两线忽远忽近, 差分阻抗就会不一致, 就会影响信号完整性及时间延迟。其实间距不等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较而言,线长不匹配对时序的影响要大得多。再从理论分析来看,间距不一致虽然会导致差分阻抗发生变化,但因为差分对之间的耦合本身就不显著,所以阻抗变化范围也是很小的,通常在10%以内,只相当于一个过孔造成的反射,这对信号传输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而线长一旦不匹配,除了时序上会发生偏移,还给差分信号中引入了共模的成分,降低信号的质量,增加了EMI。
9 S; A, _ p- S2 ?
0 z% E& ]$ _2 [% A% w) G5 \, } 因此,差分走线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匹配线长,其次就是尽量满足两线平行走线。
; T1 Q& t( l+ x$ v
# n k7 g$ y+ }1 X( l二、等长线
5 Z9 G. X; n {" ~5 I! c: O2 J0 B2 g; m
通俗点说,所以需要匹配线长的信号线都叫做等长线。
: n& ^1 T v( K7 P5 d9 L0 x% L4 B2 z4 l/ I7 n
如果差分线也需要等长的话,就叫做等长差分线。
) g& c8 g( H9 x3 T2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