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烂泥桑 于 2013-12-27 15:39 编辑 ' c+ q3 X3 r% d+ N) a2 _ ' e! `. H4 i( F+ }5 Y0 v 还望大神指教 |
感觉自己问了一个没什么意思的问题。自问自答一下就结束此贴吧。 1、我比较认可第十一章的图。第十章的图我觉得是在远端饱和长度内得到的,同时公式中也忘了限定LEN 2、图1里面的TD我认为是LEN/Vodd得出了,个人观点。% T( p# ^3 _- B9 k; Y) g" B- z ![]() |
honejing 发表于 2013-12-31 12:046 I1 C5 x6 }; g' c 我在#6那里也已经写了是0.5。尽管你说是-0.5,也不知道大家得出这个“0.5”的是不是同一个原因。但是不管如何,还是很感激朋友你一次次的回答 ![]() |
好,你說的對,只適用近端串擾。3 ]3 v9 l. i' c+ ^1 ~8 m 不過我知道遠端串擾值 FEXT 的飽和值是 -0.5,詳細尚無法說明,能說清楚時再告訴你。 |
10-21公式的 Len 是短與飽和長度的狀況下成線性比例,當耦合線長大於飽和長度時,感性及容性耦合到被動線的值都達到飽和值,所以不會有無限大的可能。 10-17 有飽和長度的經驗法則公式,它與升/降沿的速率及波速有關。 |
![]() ![]() |
本帖最后由 烂泥桑 于 2013-12-27 15:39 编辑 还望大神指教 |
本帖最后由 honejing 于 2013-12-25 19:00 编辑 5 f0 Q4 O# D4 _* p Sorry! 考慮不夠全面,再想想。 |
本帖最后由 honejing 于 2013-12-25 18:59 编辑 . r7 G! C' l) T Sorry! 考慮不夠全面,再想想 1 k" Z6 I3 M; V c/ ~4 _3 ^+ g 0 A2 I. O" M. a( a f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2-24 14:00 , Processed in 0.06050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