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偏小的现象是正常的,主要是因为你电路设计的不合理:ADC输入管脚的输入阻抗是不可忽略的,管脚的输入阻抗与R404并联,使得R404上的分压减小;减少两个电阻的阻值会改善这个情况,但是这个做法会吸收更多的被测端电流。正常的做法是把R405用射极跟随器代替,增大输入阻抗,而且不加重源端负担。 纯属路过!+ q6 Z+ m7 ?$ x9 \) g4 t |
ArthurGXH 发表于 2018-7-4 17:172 y- [0 y3 V% _2 E. Z6 j* _ 我试过了,减小两个分压电阻的阻值可以解决。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本来以为软件采样到的AD值不准,没想到分压处电压就差这么多。 |
飞熊在天 发表于 2018-7-5 16:51 你没有get到重点,这是这个电路的缺陷,加大电阻或者减小电阻都会带来其他问题,增大电阻带来的问题是adc的输入电流是否能满足要求?+ y; h7 f: _. B& e9 Y' ^: W |
飞熊在天 发表于 2018-7-5 16:51 电压跟随器这个思路是对的啊。 |
ADC的精度需要用一张表格来计算, 结合下面的因素: 1. 上电阻的精度7 k) _6 Q- a, @ 2. 下电阻的精度 3. ADC本身的采样精度 4. ADC内部参考电压的精度 通过这张表格,会得出最worst case精度值 |
话说回复一下就变成了2级会员 |
采样用的是12位的AD,目的我想就是想精确采样吧,没有射极跟随器的电路不是线性的,硬件上没法精确采样,靠软件修正也是可以的,辛苦下软件同事呗。 |
学习学习,我之前都只想增大分压电阻这样可以减小电流,没想到又这个隐患啊![]() ![]() |
R405改成100R,电容值不变。分压电阻精度提高到J试试。不行再看一下ADC的参考电源是不是一致的。 |
飞熊在天 发表于 2018-7-5 16:51 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换成两个M级别的电阻也可以吧 |
纯属赚点积分,补一张图您做参考。1 |4 N1 g* }, P! M# _/ _ |
1530780648(1).png (16.29 KB, 下载次数: 0)
将403 404电阻改小 有效果么? |
chenzhouyu 发表于 2018-7-4 16:49 断开后分压值就正常,就要考虑按比例减小两个分压电阻的阻值了。$ w( t( ^( d" N$ u* c- {4 T0 t |
ArthurGXH 发表于 2018-7-4 16:29% W8 S6 x0 K. P 1%精度的电阻,断开后分压值就正常7 j6 l( ^9 g. s" e ~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2-18 00:10 , Processed in 0.068696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