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HyperLynx 过孔建模不准确? [打印本页]

作者: lbcumt1    时间: 2014-6-27 17:35
标题: HyperLynx 过孔建模不准确?
本帖最后由 lbcumt1 于 2014-6-27 17:40 编辑 & v& b: A+ U7 U* c, I1 m& X* V1 e0 ^
' ]( c) Y4 w2 A
在使用HyperLynx进行LineSim时,对比添加过孔和未添加过孔的传输线路,信号波形相差无几,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悖呢?& V& ~( x$ z9 x0 m6 ?! c. g4 G
根据高速电路的设计知识来讲,一般在高速布线时要尽可能的减少过孔数量,因为过孔会对信号完整性产生较大的印象。即使需要添加过孔,某些走线也不能多于3个过孔。但实际的仿真结果却显示过孔对信号的影响不大,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呢,还是HyperLynx中对于过孔的建模有问题?
' b( b! o5 o+ k1 S% [6 D2 z& n( r还请高手不吝赐教!
5 r8 s- v' c/ V* z: [- t. J- p

QQ截图20140627173413.png (47.62 KB, 下载次数: 2)

过孔的模型参数

过孔的模型参数

作者: lbcumt1    时间: 2014-7-1 09:03
木有人懂吗?
作者: cousins    时间: 2014-7-1 09:23
我感兴趣的是,你希望周期大约为6ns,上升时间大约为1ns的周期信号,在过孔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B% E# M  J+ {0 \
常用的过孔,一定是在一段带宽范围内对信号影响较小才被确定下来的。2 |4 Y& Q$ d1 T2 N" E
hyperlynx在5G以下的结果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要怀疑工具的准确性,搞清楚自己忽略了什么地方。7 y  `, D3 |% A9 ?

作者: hewin    时间: 2014-7-1 16:57
同意3楼的看法,而且虽然是周期大约6ns,上升时间大约为1ns的周期信号,从波形中也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就是已经对时序产生了影响,至于这个影响是不是影响你的channel。那就另说了。
作者: Dandy_15    时间: 2014-7-1 17:34
看一下S参数,描到20G,再到差别
作者: lbcumt1    时间: 2014-7-24 17:17
cousins 发表于 2014-7-1 09:23
5 E& V: L0 x- |6 q我感兴趣的是,你希望周期大约为6ns,上升时间大约为1ns的周期信号,在过孔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 @. p: b+ R4 |8 Y, o常用的过 ...

( a+ ?: `! g7 r: }' o* h5 b8 I之前从很多介绍高速信号Layout的书上得知,一般高速的走线经过过孔的数量都是有限制的,原因就是经过过孔后,会对信号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经过自己的仿真,添加了4个过孔,而信号却只是有了一点延迟,没有明显的畸变,所以感觉似乎对信号影响没有想象中的大。难道我在设置过孔建模的时候还存在问题,还是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作者: cousins    时间: 2014-7-25 09:00
- d8 A+ x8 C( `5 }/ t3 Q
这里没影响是因为我所问的,1ns上升时间的周期信号,带来的寄生效应不足以影响你的信号。2 M4 I# f0 g# k2 E: M/ u
从传输线长度的角度来理解,所有过孔的叠加长度连你上升时间的1/10都不到。
) n( Z/ v. U+ m  \- o& R! [. V; O从寄生参数的角度来理解,寄生参数带来的感容突变延时连上升时间的1/10都不到。0 ^: P" J5 k) x- P1 A1 w# D/ c9 `
所以你希望看到过孔的影响,两个方向,信号上升时间变短或者大量增加信号过孔,至少你过孔的总长度要大于上升时间的1/10。
8 u4 e" d: B  [1 H
5 ~$ }3 d1 \2 m% w. G9 k1 U; L首先不要怀疑工具基本建模的准确性,至少在1GHz以下的带宽内不要怀疑。多多理解基础理论才是重点。
' M/ e/ D! i3 f7 N! \
# b6 Z& v4 ~; B0 y
( A/ t& W0 b) Z9 n" F8 r
作者: 958554461    时间: 2015-5-15 15:50
恩,解释的有深度
作者: puniaoren    时间: 2015-6-25 09:53
借宝贴刷威望!
/ k' O5 g1 j. A) b  @8 C
作者: 若华110    时间: 2015-6-26 09:27
1.输入输出芯片引脚属性 及所加的信号是否完全相同?5 E" F$ \3 F3 Z/ B2 d; \
2.22欧姆电阻什么用?
( I  l+ \( N! S3.激励源信号频率太低,时延的细节没有显现出来
: X, Z, d1 }# {/ H: B! L5 Q8 g4.由细节 再深入研究过孔的影响(如 阻抗 时延 和过孔模型)
作者: wtr_allegro15    时间: 2015-7-11 23:16
版主威武!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s://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