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带状线差分对在polar和HFSS中TDR的差别,求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7-9 16:58
标题: 带状线差分对在polar和HFSS中TDR的差别,求解释
% F" K; }, @2 v: k+ ?# q5 a4 ~/ b

2 P4 v0 \' b7 `" R& a. S( _1 z根据polar中的数据,建模,加了两个地孔
: T. f; P7 {( J( x仿真出来的TDR跟在polar中算的相距甚远, J  n! ~: A7 h: T
求解释啊~~~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7-9 17:18
求人解释不如自己试着去解释,估计是哪的参数没有设成和polar一致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7-9 18:04
yuxuan51 发表于 2012-7-9 17:18
) r% L0 t7 I' B0 i  Q, Z求人解释不如自己试着去解释,估计是哪的参数没有设成和polar一致

* `1 I5 k& _0 N4 e检查模型,并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啊~~~ polar.zip (40.73 KB, 下载次数: 24)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7-9 19:52
karen842 发表于 2012-7-9 18:04
4 i6 @/ t! g- z- H5 d检查模型,并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啊~~~

7 Z7 M8 m4 I: P你肯定没认真读完https://www.eda365.com/thread-66787-1-1.html这篇文章,带状线下lumped port方式就不对,你仅仅给了一个参考平面。
  r9 w- y9 H3 z1 @8 u' q6 \* ^
$ V% Y  L: |7 r% S' @7 i1 O总体来说wave port求解这种均匀传输线结构更容易得到准确的结果,lumped port光是空气盒对它求解出来的结果影响不小,还不算本身PORT结构的影响了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7-9 20:38
yuxuan51 发表于 2012-7-9 19:52 6 o: a9 e6 p5 E5 f7 Q$ o
你肯定没认真读完https://www.eda365.com/thread-66787-1-1.html这篇文章,带状线下lumped port方式就不对 ...
2 t& P3 `; y/ z2 l  j# k0 [
我看了那篇文章,但是两个端口是斜于板边的,用这些下port的方法感觉都不适合, [% D% x1 W6 n8 N9 Q: B* F* S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7-9 20:53
跟是不是斜的没什么关系,只是下PORT的时候可能找坐标比较麻烦些。或者可以人为的加一条拉直的线后利用去嵌来跑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7-10 13:27
yuxuan51 发表于 2012-7-9 20:53 % @& s( u7 F% ^" `* `. R6 |
跟是不是斜的没什么关系,只是下PORT的时候可能找坐标比较麻烦些。或者可以人为的加一条拉直的线后利用去嵌 ...

5 L$ K" }$ p3 t5 m) U我试着去使用waveport 采用 驱动模式
3 L9 R5 U; ~8 y9 o有去嵌动作
- k3 u" `7 I6 v2 o" a5 Z; @2 z可是很久都不收敛
1 N' l/ f4 b  T; F( O# D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7-10 13:49
板子太大了,把不必要的部分删去。然后稍微增加下收敛的目标值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7-10 15:29
本帖最后由 karen842 于 2012-7-10 15:30 编辑 5 E9 J- i4 [; Q5 q4 a6 S$ @7 C
yuxuan51 发表于 2012-7-10 13:49 9 I5 e0 V, \$ U; J
板子太大了,把不必要的部分删去。然后稍微增加下收敛的目标值
4 }) R$ w- v: K
( Q" {* O8 \* g. h1 d
请教下:/ \0 Y) N, O9 a: r; T# B
出现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 W( y7 U! x/ C2 i" j6 O. \; q3 L虽然最终会收敛,但是中间会有这样一种上扬的趋势
' _/ `* x, `- `7 z  m; n. F是网格划分有困难?9 R( i6 d) H$ G

Snap3.jpg (39.67 KB, 下载次数: 0)

Snap3.jpg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7-10 15:44
karen842 发表于 2012-7-10 15:29
1 `1 G2 L1 Q! Y: F请教下:( h! z2 |9 ^& e% O$ G
出现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3 E* X- H( K
虽然最终会收敛,但是中间会有这样一种上扬的趋势
: Z- P- B  U# k( D& }+ @' N
这个就不是我的能力范围内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咨询下ansoft做数值算法的人。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7-10 15:47
本帖最后由 karen842 于 2012-7-10 15:54 编辑 . d, b, d/ M  U% l, r
yuxuan51 发表于 2012-7-10 15:44
  X+ K$ e! K% Y+ p. s( x2 c# J这个就不是我的能力范围内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咨询下ansoft做数值算法的人。

; D) p8 K1 K; n" T" n. D
2 [1 [3 K; q% w" F& ?好吧~~~
/ c! d% }0 e3 f- Q6 y感谢你的指导~~~{:soso__3053259303161129697_3:} $ o! W- U! y4 j7 j1 d7 r, i% _
还有一个问题:2 {% m/ i; S6 {3 _$ B  B& a
我看前人的下port的方式中。想到用这种方式:0 m# c1 J% ~# q7 \$ R
虽然是带状线,用过孔通道表层,给表层pad 连接一个sheet 在表层正下方加一个大的sheet做perf E
. R- _: U  W' l% X$ s4 P# t这种方式近似于阿笨在文章中说的带状线下lump port。. b3 I7 B9 _! S2 |, q
你看合理吗?( |. g6 R$ F. \+ Z; Q

Snap1.jpg (17.55 KB, 下载次数: 0)

Snap1.jpg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7-10 16:19
karen842 发表于 2012-7-10 15:47 3 s' Y* H" e* E0 H: V# s0 z- o  E
好吧~~~1 }; S( H  D) t: j3 s4 b# Y
感谢你的指导~~~
0 z; ]! T9 N/ G还有一个问题:
$ q3 O; [7 E; e
port就是指在导体与参考平面间建立一个电场关系,有一个参考平面就在导体和该参考平面用PORT连起来,有两个就用port将导体与两个参考平面连起来,你自己可以对照下到底合不合理
作者: ugi929    时间: 2013-1-30 09:39
我也遇到了这种问题,就是在不方便加wave port的时候才考虑加的lumped port,如果能做到https://www.eda365.com/thread-66787-1-1.html这篇帖子中所写的,我根本不用考虑加lumped port了,直接加wave port好了,带状线的lumped port是否还有其他的加法?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3-1-30 09:45
ugi929 发表于 2013-1-30 09:39 9 V9 c/ g% b; M. M" H" s
我也遇到了这种问题,就是在不方便加wave port的时候才考虑加的lumped port,如果能做到http://www.eda365. ...

* w' d. W6 B8 t  F4 O其他加法不好说,看你板子的情况了~~~明详细说明问题吗?你这样问有点太宽泛了
作者: ugi929    时间: 2013-1-30 10:11
是否可以把Perfect E画到板子内部,再画一个平面从带状线的垂直到Perfect E上,这样我就有了两个参考面,与帖子中相比不同的是我的Perfect E平面没有在板边。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3-1-30 14:37
ugi929 发表于 2013-1-30 10:11
; w7 L0 N0 n+ a) K2 V' ~' J是否可以把Perfect E画到板子内部,再画一个平面从带状线的垂直到Perfect E上,这样我就有了两个参考面,与 ...
) ~1 g: X; [1 _3 @" x
可以的,这种设lumpport方式可行,但是lumpport长度要尽量短
作者: norato    时间: 2013-8-6 22:38
学习下
作者: icerxy    时间: 2016-5-19 21:48
学习了   
作者: louis_liu    时间: 2016-5-20 16:28
hhhhhhhhhh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s://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