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PCB设计设计:丝印是否对特性阻抗有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nishiyufrank    时间: 2012-6-1 11:12
标题: PCB设计设计:丝印是否对特性阻抗有影响
      我在画PCB中,HDMI部分遇到这样的问题:HDMI的ESD保护芯片我选用是CM2030,参看其DATASHEET,在第十二页的LAYOUT NOTES中发现:Place MediaGuard as close to the connector as posible, and as with any controlled impedance line always avoid placing any silk-screen printing over TMDS traces. 此处的TMDS的差分信号线为100欧,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datasheet上说丝印不能放在信号线上,否则会影响特性阻抗。; \7 h5 D, e& o  C4 C8 B. q. P
    我请请教各位高手的问题是:在很多需要做阻抗的地方,如USB(差分90欧),DDR(差分100欧),是否丝印叠在走线上都会产生影响阻抗的问题?如果有,是怎么产生这样的影响的?1 S4 C2 H0 B9 G4 G6 N8 k
    恳请赐教,不胜感激!
作者: Aubrey    时间: 2012-6-1 12:25
影响肯定是有的,跟绿油一样,不过很小可以忽略。能不放在上面最好啦  (*^__^*) 嘻嘻……我这话等于没说。
作者: nishiyufrank    时间: 2012-6-1 12:41
Aubrey 发表于 2012-6-1 12:25
& G# O+ t) m2 g9 \" @5 m5 X影响肯定是有的,跟绿油一样,不过很小可以忽略。能不放在上面最好啦  (*^__^*) 嘻嘻……我这话等于没说。

! R0 ]1 |  O8 k0 F7 x6 [# U感谢赐教!
作者: iniesta    时间: 2012-6-2 13:31
我的理解是:算阻抗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考虑材质,如果在TMDS上印刷丝印,那么就与我们之前计算的时候考虑的材质有偏差,会,出现阻抗变化。5 |& D% k% g( L
但是个人认为:多大点事儿,至于吗,之所以把丝印印刷在那里,是因为没地方了。靠!@!!( D+ v2 i, s+ F8 r4 f: k& m+ g% s
哈哈哈。
作者: chenlinfeng88    时间: 2012-6-3 09:25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等高手解释。
作者: jerryzhu    时间: 2012-6-3 10:55
如果要考虑到丝印对阻抗的影响 , 那你要考虑的远远不只这么多!!!
作者: zhouqingmin    时间: 2012-6-3 17:32
把压到走线的丝印删除不就得了
作者: zsp0470    时间: 2012-6-3 21:32

作者: chenjf    时间: 2012-6-5 09:27
个人感觉也是,丝印至于特性阻抗之影响,小之又小,如果要考虑这个,那么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的太多,比如板材的均匀性连续性、杂散电容电感等分布参数、绿油、过孔什么的...
作者: chenjf    时间: 2012-6-5 09:29
抽取主要因素、替代或者忽略次要因素本身就是建模的基础了,什么都考虑多累呀,呵呵
作者: wengyuan    时间: 2012-6-5 10:05
阻抗本身也有误差,很难做到标准100欧姆等,丝印的影响远不如误差
作者: chensi007    时间: 2012-6-5 16:45
HDMI差分阻抗100ohm-+10%。。絲印引起的阻抗偏差基本可以不考慮
9 `# ]: Q; k+ l2 ~; m! w/ x
作者: xkd20064529    时间: 2012-6-29 17:15
这个还真没考虑过,不过感觉上影响不大
作者: krew84    时间: 2012-7-2 12:35
微带线好像没有考虑丝印这个因素吧
作者: s59710210    时间: 2012-7-6 18:00
还真没有考虑过丝印对阻抗的影响,第一次听
- z: t# s+ S! d$ ^+ c* R! X2 k学习了
: i4 y" F$ T# {$ Z
作者: skatecom    时间: 2012-7-7 21:45
丝印的影响,远远小于铜箔厚度不均引起的误差
作者: forever_2080    时间: 2012-7-8 20:01
我做FPC 的时候这个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小日本特别指出的,原因和上面说的差不多!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s://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