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走进PORT(全文完。。。) [打印本页]

作者: 阿笨    时间: 2012-2-23 13:19
标题: 走进PORT(全文完。。。)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3-7 14:34 编辑 2 o$ E+ W6 l% n
- z! N* h, G* B
关于HFSS的PORT的理解和用法很多人都会有疑惑,底下我将自己对PORT的理解和大家分享,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热烈欢迎各种板砖,西红柿,臭鸡蛋。。。。{:soso_e113:}
, R9 T+ E/ X" Q- v5 e* b* Q" }8 K
6 x  q" i3 k2 y; D/ r  O: a& J; s5 {8 O' _5 E/ g
先给个概要:
/ h( @( g# c; j. B% z1 s2 _5 o& F  K
5 ?) v/ q) }& @0 k% H, V4 i! U1.wave port与lumped port的理解% o5 A" D  Y, m  [2 }! ^2 Y# g
2.两种port的简单用法* q. e8 t1 x! T! ?5 ^3 U
3.归一化的问题
2 f& b; h$ |, t2 q/ `/ C* }
, \+ n+ I8 V! C2 G
说明:这里说的port主要是针对ansoft的HFSS电磁场全波仿真器
" `8 R- @$ n/ n' J5 P% I3 w& `+ ?9 s
; e$ E% B4 O( v, `
简单介绍下HFSS:
: X+ }1 Q/ g1 U/ L2 y5 u8 e& A
      Ansoft HFSS,是Ansoft公司推出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三维结构电磁场仿真软件,业界公认的三维电磁场设计和分析的电子设计工业标准。HFSS提供了一简洁直观的用户设计界面、精确自适应的场解器、拥有空前电性能分析能力的功能强大后处理器,能计算任意形状三维无源结构的S参数和全波电磁场。HFSS软件拥有强大的天线设计功能,它可以计算天线参量,如增益、方向性、远场方向图剖面、远场3D图和3dB带宽;绘制极化特性,包括球形场分量、圆极化场分量、Ludwig第三定义场分量和轴比。使用HFSS,可以计算:① 基本电磁场数值解和开边界问题,近远场辐射问题;② 端口特征阻抗和传输常数;③ S参数和相应端口阻抗的归一化S参数;④ 结构的本征模或谐振解。而且,由Ansoft HFSS和Ansoft Designer构成的Ansoft高频解决方案,是目前唯一以物理原型为基础的高频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了从系统到电路直至部件级的快速而精确的设计手段,覆盖了高频设计的所有环节。现在最新的版本应该到了Ansoft HFSS 14了吧。
作者: 阿笨    时间: 2012-2-23 13:25
本帖最后由 紫菁 于 2017-9-18 14:04 编辑
3 y! |) K( r) @2 h# M/ X* E' h$ E% I
1.wave port与lumped port      0 W5 m. o/ E) b

9 G% m! H- Q& E- i: ^$ ^, R: l8 b7 p) V- `! I7 e# ]% }, y2 u! F/ Q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网上说的比较多了,只不过知识点比较零散,而且涉及到微波相关知识较多,很少有专门联系SI来进行讲解。大家可能会看的云里雾里的。我就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再稍微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
( k! v  f. f& \& I* }$ b. }; A; z* x/ f% J
    首先wave port与lumped port是ansoft自己定义的这么两个端口类型(也不知道ansoft为啥要定义这两种PORT),其他3D仿真器应该也有这两个PORT的概念,只不过可能定义不太一样而已,类如ADS_EM等。
, M. ]' U. G5 n/ W' O0 Y9 d+ ~2 P' _, T) u; e" k* i
    PORT,顾名思义,就是端口的意思,正弦波从PORT口进入,经过无源器件后再从另一个PORT口(或者是从PORT进口)出来。我们所谓的S参数其实就是指的是在PORT处测量信号的能量然后按照定义的公式计算得来的。电磁波遇到不连续点时会出现反射现象,也就是能量发生改变,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在端口处不匹配同样会造成反射,这么看来PORT的值的大小,肯定会影响测量的S参数了,这个咱们在第三章归一化里再详细说明。3 t4 v7 P& |4 d# a1 r7 ^9 @7 I
2 N& t  B/ E. J) K
    在说这两种PORT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端口阻抗PORTZ0,输入阻抗Zin和特性阻抗Z0,这三个和Z相关的量需要分清楚,不能弄混淆了,因为这个和两种类型PORT的自身特点还是有点关系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等介绍到PORT时再联系起来详细说明。# e& j! x- E" b& L) Z

# z4 N; {* J8 u4 d' |
  |1 o. |7 f. s% O/ Y5 q) l
& f  V1 W; q6 ?. P) W1 ]来一张表格,大家能看的对比很清楚些,图40 W3 P% U6 o/ T! Q$ U4 o& P5 B
$ |% N# e( B3 U4 b# F: j

/ K8 {" S' f" j  _/ t( s; x
作者: yawyw    时间: 2012-2-23 13:31
继续在这里顶阿笨 :)
作者: reddevils1986    时间: 2012-2-25 10:30
坐等阿笨更新,顶!!!
作者: yuxuan51    时间: 2012-2-27 09:30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2-27 09:33 编辑
* c$ v. O+ G2 s  w+ ^! D, [0 T! M- \1 @' _1 u) W9 E6 @6 K
坐等继续更新。。。
作者: 阿笨    时间: 2012-2-27 09:59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10-29 09:25 编辑 ! z) l. e+ W$ m2 @( R; L
3 @) m; h3 D0 t( R3 L
2.两种port的操作用法  
- h" x0 L) B$ c1 F2 F+ l+ r6 t. P* C  J- K0 n3 X
    首先,網際星空_電子站(http://home.educities.edu.tw/oldfriend/)的前辈对这两种port的基本用法和一些注意点描述的非常清楚,大家可以去那边看一下,我底下仅仅对微带线和带状线如何下wave port和lumped port做个简单的介绍。
+ s. Q* p, ^/ [* `7 \: P2 M) {1 P! J- n
1.微带线下wave port+ J& Z0 a! o$ i  T& K8 q. `/ q

8 J$ U7 o- m8 V* a( A! C0 r
, z; T1 b0 k( L) J. ?+ Z# T) }* I5 m5 @2 f1 \9 p( l3 F& ?! p

3 q5 L( l5 e7 C1 [/ p/ s+ e2.微带线下lumped port, V4 ?$ f/ _, G8 }& A# e& s
- |- x( ]( `6 ]( p0 f+ h

/ x8 q: [7 U. i9 D1 f
9 f6 ~1 K, _9 _1 W6 G( m' o
$ S2 W" d, }' @+ K  [% J* J3.带状线下wave port3 f9 `3 H2 T& r5 k0 b

0 d) Y, c; Y/ q& e/ Z( O " S3 s3 B  d5 Q" ~

) x; ^, }) k- V' _& Z- ^: l. T* r# p, f% \/ }
4.带状线下lumped port 6 ^+ ]; W4 M$ R* J% Y

* M% {) M2 B8 q$ K$ h; S0 g  {( h
( Y* ~# u' o# t; X% k
8 g" }! ?5 ^; ?2 M; b
: M; G" V  i1 Q/ }- q+ B. {OK,这一章结束,下一章我们将聊聊归一化的问题

7.jpg (85.34 KB, 下载次数: 1080)

7.jpg

8.jpg (73.59 KB, 下载次数: 1102)

8.jpg

9.jpg (63.01 KB, 下载次数: 1086)

9.jpg

10.jpg (96.97 KB, 下载次数: 1074)

10.jpg

11.jpg (36.25 KB, 下载次数: 1091)

11.jpg

12.jpg (46.56 KB, 下载次数: 1097)

12.jpg

13.jpg (86.66 KB, 下载次数: 1060)

13.jpg

作者: shark4685    时间: 2012-2-27 10:50
阿笨加油!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2-2-27 10:57
{:soso_e130:}
作者: ring630    时间: 2012-2-27 16:53
又更新了
作者: 阿笨    时间: 2012-2-28 13:18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3-7 14:33 编辑
+ h  J1 B2 p* C9 ]. K; K! l" v  C
" U" S. K+ ^% H$ {+ |3 |3.归一化的问题& C3 |8 T+ B! v6 a) v7 G3 d

8 a, I7 M+ _0 A     学习S参数必然要提到归一化,归一化的问题在刚开始的接触的时候可能确实不太好理解。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专门的微波论坛上搜索一下“归一化”,你会发现好多人在提问“归一化”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我把大家感到疑惑的地方先总结成三个方面:
1 G$ }7 F. w# k) _' j( q9 T
3 c8 y1 O! n8 g8 u  1.归一化对S参数有什么影响
5 B! W* P. \3 k( z4 O3 r5 J" \( ?  2.为什么要归一化+ H( H* }; x7 D6 K8 e
  3.如何进行归一化

4 A) I% ~% }3 f5 v7 h! O5 u; V# o2 Y8 Y8 s+ A

' |% j( c( t$ s4 x4 _( Q$ T' S1.归一化对S参数有什么影响   
# }7 X, F9 ^6 |7 n0 |- y
+ x  \  Y5 Q% g. n1 X2 J   首先理解下“归一化”里的“一”指的不是数值1,而是统一的意思。那归一化其实就是归类统一的意思,那到底要统一什么量呢?对,它统一的是端口阻抗。5 h$ Q7 B3 T  T& j) I7 [

, d) p6 l8 y. f" S7 v& v: f   在第一章里我们说过S参数的值和它的端口阻抗有关系,准确的说,S参数应该表述为“在端口阻抗为portz(portz可以是变量可以是常数)的条件下测得的S参数”。很显然随着端口阻抗portz变化,那么测出来的S参数同样也会发生变化。+ Y' b, d0 T! _% ?7 B9 y$ ]8 t

* k' r, A: h4 J1 I: B0 s   我们先来看一下同一个网络,在端口阻抗设分别设为50欧和75欧时跑出来的S11曲线的差别,如图14' u6 `6 `4 B$ N& S0 Z2 P

5 ~$ r( x0 V& y( C5 h: V ! U9 |2 Y' g, p$ e

0 t; J$ a6 B0 S) |3 l, @$ s( v0 Q. e+ V" Z
    明显看出来两个曲线的差别,那么它们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S11曲线呢?
: {3 P3 }; |( m+ L0 i/ U( j$ u9 z: ?. J# ~# Q
     其实,这两个S11曲线都是正确的,上面说过S参数其实在一定的端口阻抗条件下测出来的值,两种S11曲线只不过是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表示方法而已,它们所描述的网络其实还是那个网络。打个比方,比如一条狗,中国人说这个动物叫“狗”,美国人说这个动物叫“dog”,那么这个动物是叫“狗”正确还是叫“dog”正确呢,很显然都没有错,狗还是那条狗,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叫法不一样而已。
( U7 T% j8 q8 J2 A' H- j8 y
$ z/ b0 B/ p: D0 T, c7 C- s1 B4 r   可能大家会问,既然端口阻抗变化后导致了S参数的变化,那么导出来的S参数里回包含端口阻抗的信息么,比如S参数经常要用到时序链路仿真里去,你得告诉仿真软件我这个S参数是在哪种端口阻抗条件下得到的。OK,S参数的touchstone格式文件里面确实会包含端口阻抗的信息,如下图15所示,大家有兴趣可以随便找一个S参数文件翻翻。0 y2 @: a; {& m$ q+ F

  Y) r# q. g( h5 m 7 h/ J$ e1 Z5 @% O& m
; _- Y/ {3 r" ^0 L, l

. x. Q% v# ?8 i; h5 d% J) r! N     上面图片中从左到右Hz表述扫频的正弦波的单位,S代表该文件为S参数,db代表S参数的表示形式, R 50则是代表端口阻抗为50欧。4 @% e& s$ q4 F% e4 q4 T; S7 V5 I

  o- B" r  V7 i     另外我们看一个特例,就是第一章我们说的wave port不进行归一化处理时,它的端口阻抗会随着频率不停的改变且始终和被测网络接触处阻抗匹配,也就是说这样得到的的S参数没有端口间的相互作用;一旦对它进行全频带的归一化后得到的S参数就包含了各个端口间的相互作用,也就说在整个频带端口阻抗将和被测网络接触处阻抗不匹配了。对于均匀的微带线或者带状线来说,不归一化时得到的端口阻抗其实就等于特性阻抗。. R% k/ k5 y' k/ ~4 G' }0 L; x0 B

/ u- C% V4 o& y) |/ Z' K   OK,关于归一化对S参数的影响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了。在某些时候特定的场合,需要将S参数做归一化处理,这就是我们底下要说的内容,为什么要归一化。' P  Z. g- e9 i- V
/ G& O! j5 H( R2 ^$ t% ?$ n

' H3 C( f9 L3 f+ F$ t" m2.为什么要归一化
! }; z/ I# S2 Z, F' {" X' S  ?2 h
     在实际测试中使用的一些工具,比如矢量网络分析仪,它在测试网络的S参数时在端口的地方固定使用的测试线缆或者接头是50欧的,那么它测出来的S参数就表示在端口阻抗为50欧的情况下测得的。
# b% T( Z. A* }5 r6 v7 E
' J4 U4 [) _8 d: \0 Y( l   我们再回头看看HFSS仿真时加的wave port要是不做归一化时它的端口阻抗是不停变化的,显然为了对比实际测试和仿真的结果,端口阻抗不归一化到50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打个比方,比如两组数,第一组为1/3,2/3,4/3,第二组为:2/6,6/9,16/12 ,假设我们把分子看作是端口阻抗,分母看着是S参数,第一组数看作是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的数,它的端口阻抗都为3,第二组数为仿真得到的数,它的端口阻抗为6,9,12,在不停的变化。我要对比这两组数,那我肯定得先将第二组数分子都转成3才好对比,则将第二组数变为:1/3,2/3,4/3,这样就好对比了。这仅仅是打个比方,实际转化比这个要复杂的多。% N2 F* I4 S5 U
7 S* j. @( }& e# ]/ m: P( \, n
   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不是说所有实际的端口阻抗都是归一化到50欧,主要是大家听说归一化到50欧的情况太多了,多少会有点误导,归一化的值根据实际情况取舍。
4 O, ~, I9 {2 u6 d) P1 v& H3 y/ v+ U
   另外可能有一些时域链路的仿真软件需要端口归一化到50欧,其实归一化就是为了某些特定情况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进行归一化。
+ E5 W5 I  F: C- q( p' p# D/ I  ~( C+ v! D4 J; j
$ P: D8 B# x4 q' a5 |8 X
3.如何进行归一化* v1 R: G. A# R9 C, h( V! j

2 ~2 q" m6 f& j    先简单说下归一化的原理,这里就得提到Z参数,大家都知道Z参数是阻抗矩阵,可以由S参数转化而来。Z参数的值和S参数不一样,它是不会随着端口阻抗的变化而变化的,先看一下Z参数由S参数转化的公式,图166 ?% B; d- ]5 ]0 ]8 S, P' g$ L4 G
1 G( Y+ b1 E9 Q/ g5 v. D9 J

$ a' ^2 F9 V) m. k; e8 [2 h
: w3 V6 J; H+ R8 g: P: E+ [1 v/ U6 d. l
% E; _* w; k2 u; O      上式中Zn为端口阻抗,U为单位矩阵: M* e* N; R, D7 u

7 k" G9 T' o- V. C    正是由于Z参数与端口阻抗无关,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进行归一化,图17
  J( L0 @* L* G5 B+ t! h4 p6 o; W  G9 _" j! B
9 O. e+ f( Y  C! _
9 Z+ }3 b. o* |3 b  m

2 ~+ j4 ?" h, \' r( E3 R     具体的推导过程大家可以找相关的书籍看一下,底下我们具体说一下软件里面怎么操作
/ A2 }' q( \; N: _5 ]8 d9 ?; H; R0 m# n4 l- A
   软件里面其实很简单,对于wave port来说,先选择单个port,然后填上要归一化的阻抗,如50欧,75欧等等,图18所示& s7 ?. t  M: B7 Z
) ^- C: N$ ]3 U) ?5 F8 b4 T: h5 R

8 T" v4 S7 f* O5 z6 a7 R6 R6 J* w: Q! P5 P/ c( I

- {" t# [% N% F1 \* P" J, R      然后再点击图19处位置,在对话框在图示的位置选中归一化就OK了,再插一句,底下那个去嵌功能就是端口平移,只有wave port才有,可以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i: H4 J4 c6 V, y' c
8 b1 l# z1 ^2 L9 r$ q  Y+ F- I, A

" H, D- v4 a  e/ b" Y1 u6 a* `0 _% Q1 J! R1 ?# i* W; ^0 w
0 X' d7 ~8 B# ]6 w; U9 @$ L$ p9 f
      对于差分S参数归一化则需要在定义差分端口处设置,如图20所示,在“Excitation”上右键选中“Differential Pairs”1 O; f+ e) B$ s
$ W+ d# v$ O& e) a# \1 {7 Q

7 ~" G  O$ s. X* X, e( [# y2 D" D5 e+ ^: d2 Y# U
: l$ c! i/ Z' V/ M7 e
      然后在图21所示的红框里修改差分阻抗和共模阻抗就OK了。
1 z5 I6 h/ ^1 H) m: B3 l
, x5 W3 Z, i. r/ C5 F' ], @ ; w. [9 ^1 E8 s% L& G
/ T. o0 @3 Z) h1 Z

3 M. T6 M9 x* c0 [; B9 e      对于lumped port来说操作方法和wave port类似,这里就不重复说明了。
: r" I& m4 u5 G, @* U! {" i* E  Z* b) [- J7 c$ v
     2 r+ U3 j6 k3 p
     总结一下归一化的内容:& Y/ \/ w. D, _( }6 X
6 V) L. k" L2 w/ ]6 U
     1.S参数的值会随着端口阻抗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每一种情况下的S参数都可以正确的描述网络特性
- m3 b: Y7 z$ k. M) n7 @6 ~4 [     2.S参数归一化是为了满足某些特定场合的需求
8 |; E  |2 L# u1 Q% ^; g     3.wave port非归一化时在整个频带内端口处都是匹配的,得到的是没有端口间的相互作用的S参数。
- @* h  O5 n. @4 B# v0 H! F6 w
) z+ L9 N: \& S9 u

6 K2 z+ I# Y# n2 N
# E$ k* `2 ]3 c/ S9 V& p% |" r% V参考文献:
; K+ z* J5 u! G! j7 k: z; R" Q& C. K
HFSS FULL BOOK  V10; Z; Z7 V7 A. G- [
高级信号完整性技术2 N) v5 h( n: t7 m0 D: |: n
網際星空_電子站(http://home.educities.edu.tw/oldfriend/
8 O% W7 m  I: q1 r& I$ H1 Z$ F: z& a
3 q; ]' X" I& A! b& H7 G9 D% ^

$ R1 |9 }7 W% U3 y. @# J1 S  _+ e+ P4 H& m$ R5 w, G% v
3 u8 I! |  f, M/ \
7 \# a8 L, \7 ~1 a, e1 B3 G$ [1 ^, f

5 B2 a* A3 d; ^' Y; [) e- l$ @" e7 ]8 a8 A3 F1 p' ~
& Y2 U, {$ ?+ ^: W# F

作者: ns1213    时间: 2012-2-28 18:56
谢谢 楼主 学习了
作者: stupid    时间: 2012-2-29 09:37
本帖最后由 stupid 于 2012-2-29 10:26 编辑 8 h6 ?* C) v0 o& D. I3 x
  c& d1 p  D7 X: O
先看,后回。5 k0 j! N. V4 T1 i8 H( \
& E' A% V$ x: b8 C4 Q
不错,尤其是阻抗变换是很有用处的,比如对于85或90欧系统。
作者: huadodo    时间: 2012-3-1 20:38
看看楼主的心得
作者: 大木瓜    时间: 2012-3-1 21:55
顶阿笨
作者: sunab8    时间: 2012-3-4 17:37
晕,回复一下
作者: pckiller0308    时间: 2012-3-6 01:35
好文章啊,推
作者: aaabbbcccddd    时间: 2012-3-6 13:25
谢谢 楼主 学习了
作者: icy88    时间: 2012-3-7 14:08
好文章,对于初学hfss的,两种port确实很难理解
作者: jomvee    时间: 2012-3-7 14:25
XUEXIE
作者: xecho    时间: 2012-3-8 22:11
{:soso_e179:}
作者: qings    时间: 2012-3-13 23:06
{:soso_e179:} 支持一下
作者: qq412334269    时间: 2012-3-14 22:05
{:soso_e179:}
作者: eriks626    时间: 2012-3-16 18:40
这个一定要学习!
作者: lcdavid2008    时间: 2012-3-17 14:13
做个记号
作者: cousins    时间: 2012-3-17 18:56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inter211    时间: 2012-3-19 11:08
好文章,顶楼主
作者: weekway    时间: 2012-3-20 02:50
好东西,收藏了先!!!
作者: inter211    时间: 2012-3-20 11:07
谢谢楼主,解决我很多疑惑
作者: adolcristin    时间: 2012-3-22 10:15
thx for sharing
作者: yuncee    时间: 2012-3-23 22:34
多谢分享!!!!!!!!!!!!!
作者: 3345243    时间: 2012-3-26 13:42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kendy6687476    时间: 2012-3-29 17:18
谢谢分享!
作者: kom_77    时间: 2012-3-29 17:46
LOOK Look;
作者: auzhourj    时间: 2012-4-11 10:21
谢谢
作者: auzhourj    时间: 2012-4-11 10:51
谢谢 楼主 学习了
作者: peijing    时间: 2012-4-11 14:22
本帖最后由 peijing 于 2012-4-11 14:28 编辑 8 P  D1 U# \) P% k. `
' Q) j0 ~/ n% Z& E3 `
一定要回复,呵呵。
作者: karen842    时间: 2012-4-11 15:12

作者: jinglan    时间: 2012-4-11 16:58
好~
作者: ugi929    时间: 2012-4-11 17:40
为了学习回复一下...
作者: blade0918    时间: 2012-4-18 09:42
学习学习!
作者: lhuijiang    时间: 2012-4-19 21:24
好贴要顶!
作者: shanghnxu    时间: 2012-4-24 13:06
好文谢谢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2-5-6 10:00
很好!谢谢!
作者: lining0223    时间: 2012-5-12 17:42
Thanks~~~
作者: magicdq    时间: 2012-5-14 16:31
o oooooooooooooooooooooo
作者: Ivan_GONG    时间: 2012-5-14 20:26
不错  讲的不错
作者: ifirefly    时间: 2012-5-18 10:22
* c2 \$ L0 w  N. y
看看楼主的心得
作者: hongkaier    时间: 2012-5-22 23:10
学习了不少!谢谢!
作者: 252631    时间: 2012-5-23 10:36
感谢,学习
作者: picibi    时间: 2012-5-23 16:49
学习一下
作者: Nelson    时间: 2012-5-24 12:44
很不错的总结!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2-6-1 14:48
阿笨 发表于 2012-2-28 13:18 " c/ H) D; y7 {! L: Y& x; V2 u
3.归一化的问题1 N' l9 X) F5 h8 U8 b6 n& G& y* Q0 @

1 c( l, W. W3 v8 r( I. |     学习S参数必然要提到归一化,归一化的问题在刚开始的接触的时候可能确实不太好理解 ...

: u9 s7 m& `" Y4 F% q) Q你好!请问个问题,我如果想仿真了一个VIA孔的阻抗。在仿真的时候我用是via-wiizad直接生成的一个via,和HFSS13.0中例子一样,它里面有一小段trace,在trace的末端加上waveport ,我分析后看结果 portZ0 ,结果就是那段trace的阻抗。好像跟via没什么关系。你上面讲了三种阻抗,我应该用portZ0看结果吗?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帮忙看看,谢谢!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2-6-4 08:45
你好!你这边说的输入阻抗是一个函数,它的单位是dB 我们需要怎么看他的具体值呢(多少ohm)?
作者: 阿笨    时间: 2012-6-4 14:23
gavinhuang 发表于 2012-6-4 08:45 2 D3 f: B3 X3 _0 {: c
你好!你这边说的输入阻抗是一个函数,它的单位是dB 我们需要怎么看他的具体值呢(多少ohm)?

5 s1 w0 j% c' v0 t啊,我可没说输入阻抗的单位是dB哈,某个端口的输入阻抗和它的Z参数有关,单位肯定是ohm了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2-6-4 14:35
你好!我按照你上面说的输入阻抗创建出来的结果纵坐标是dB20,那纵坐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6 w2 Q+ f# ]6 x
   顺便问下,我想仿真一个via孔的阻抗,用via-wizard生成后应该选择你上面说的三种阻抗中的那种去看结果?很急,请帮忙看下!谢谢!
作者: 阿笨    时间: 2012-6-4 16:55
gavinhuang 发表于 2012-6-4 14:35
: }- Y8 a; C+ {你好!我按照你上面说的输入阻抗创建出来的结果纵坐标是dB20,那纵坐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b& W& P2 V: k2 T+ y# {
   顺便问下, ...

( y6 @  T: g' B) J5 N& e+ ]+ D我看了下,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右边一栏的mag,不是dB20,回头我更新一下
! u( d7 {  }+ h0 J6 M9 O; e# O$ F( j+ ^% y/ {7 d
过孔的话应该选择看的是特性阻抗
作者: 296222219    时间: 2012-6-28 08:14
很给力
作者: jimmy    时间: 2012-7-11 15:17
来看看天书
作者: ywz20231    时间: 2012-8-11 09:21
支持一下,以后有什么多多分享
作者: 晨曦123    时间: 2012-8-21 08:34
学习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2-8-28 10:30
阿笨 发表于 2012-6-4 14:23
, M( W3 n9 O( [  l啊,我可没说输入阻抗的单位是dB哈,某个端口的输入阻抗和它的Z参数有关,单位肯定是ohm了
4 W% N$ D9 u$ M
我遇到了个问题,就是我在仿真差分线的 S(dd12)的时候,当我用polar算出来是100ohm的差分线的时候,他的insertion loss 出来的是一条直线(斜着向下), 但是当我polar算出来的为75ohm的差分线的时候出来的S(dd12)得到的结果就是出现很多弯弯曲曲(趋势是斜着向下),我怀疑是不是port的阻抗与trace的阻抗不匹配。我将port不归一化他结果不变啊?4 T3 P  W' e5 d' p  p: x5 }  y/ L# w
    请问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设置让port的阻抗与差分线的阻抗一样啊?
作者: jacky0317    时间: 2012-9-6 10:20
谢谢分享!
作者: chenlinfeng88    时间: 2012-9-11 08:19
尚且看不懂,先了解下。
作者: ares0260    时间: 2012-10-22 17:28
关于HFSS的好文章
作者: kay    时间: 2012-11-1 19:54
明白了 thanks
作者: jing6wang    时间: 2012-11-19 15:22
呵呵,终于可以回复了,支持一下大师,虽然只理解了一半,不过感觉自己还是提高了!尤其对特性阻抗的理解!
作者: hewin    时间: 2013-1-14 09:47
谢谢!
作者: zzyzjdy    时间: 2013-5-27 12:34
学习
作者: chenyunyi77    时间: 2013-6-20 10:28
学习了,感谢
作者: gongdaerye    时间: 2013-7-9 15:50
谢谢为我们讲课!
作者: qhl0984    时间: 2013-7-26 10:52
这个一定要顶,感谢分享
作者: Chinese龍    时间: 2013-10-2 11:16

作者: patrioter    时间: 2013-10-14 10:41
学习廖,谢谢分享
作者: ychhj    时间: 2013-10-24 16:10
看天书,希望自己能得到提高
作者: sunye    时间: 2013-11-18 19:53
最近在学HFSS,多谢楼主啦,楼主的笨是大智如愚啊,赞一个
作者: cdw1986    时间: 2013-11-27 1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efir    时间: 2013-12-15 08:06
很难得的帖子,讲的很详细
作者: kangpeng    时间: 2014-1-16 08:13
写的很好
作者: 格林杨    时间: 2014-2-28 14:33
楼主讲的深入浅出啊。很霸气
作者: qq137098502    时间: 2014-3-15 16:16
顶楼主的帖子,太棒了。
作者: xiaomujie    时间: 2014-3-21 17:11
收藏收藏!
作者: terry2003aa    时间: 2014-4-12 1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designshh    时间: 2014-6-19 08:48
写的真好
作者: fangjunjie    时间: 2014-8-14 15:28
请教一下为什么带状线的lump port要先加一个理想电边界 不是很明白
作者: novome    时间: 2014-8-29 09:22
谢谢楼主,学习了!
作者: hanyuex    时间: 2014-9-16 14:51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详细总结啊!!1
作者: 乔__木    时间: 2014-11-12 22:27
每天来得瑟一圈
作者: 絲路花語    时间: 2014-12-5 08:14
厉害
作者: daixxshu    时间: 2014-12-7 16:44
看一看
作者: woshicainiao    时间: 2015-1-5 19:24
没有错过
作者: pfeifer    时间: 2015-1-15 17:50
好文章。
作者: True    时间: 2015-1-23 21:50
非常好的讨论帖,
作者: 沙漏里的时光    时间: 2015-1-28 19:19
学习了
作者: woshicainiao    时间: 2015-1-30 16:20
订一个
作者: whawbb    时间: 2015-2-2 15:49
好贴,顶一个
作者: l888888h    时间: 2015-2-27 09:11
牛X, 顶起
作者: zxb0403    时间: 2015-3-10 13:38
支持
作者: zxb0403    时间: 2015-3-10 14:08
学习了
作者: mcudoc    时间: 2015-3-13 14:29
支持
作者: yslf1985    时间: 2015-3-16 11:39
支持~~非常感谢分享~~~写的太好了~~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s://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