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y" i! Y5 u% \2 w# g% R3 S) ^4 n9、端电压低了或高了,对发电机本身有什么影响?7 ]6 f7 C+ m$ M
答:& i( j. y' y1 V: H% E4 w: j4 H5 M
(1)电压过低会降低运行的稳定性。励磁电流变化就会引起电压大变化,降低了调节的稳定性,而定子绕组温度可能升高(出力不变的情况下)。 0 q* r1 z7 {+ R2 l8 m" A(2)电压太高,转子绕组的温度可能超出允许值,并对定子线圈的绝缘也有威胁。) O4 d3 {9 e; z& O9 |) j% l
8 g; @" w) x& r3 Y2 ^, i
- P) A6 [4 E. M: ^2 T 10、发电机允许变为电动机运行吗?& a" B/ x: e3 i$ ?
答:发电机变为电动机运行是完全允许的。发电机变为电动机时,要关闭主汽门,发电机变为电动机运行后,定子磁极在前,转子磁极在后,由定子磁场拖着转子跑,它仍不失同步,故称为同步电动机。此时,电机从系统中吸收有功,补偿机械损耗,而无功也可吸收也可送出。 9 D, Y2 V- @5 e% f4 h6 o6 [5 c4 r& R- s( i
' E: e4 t* D1 }3 f& O1 w! `6 i 11、事故情况下发电机为什么可以短时间过负荷? 8 ^ i- |; [8 N B答:发电机过负荷要引起定子、转子绕组和铁心温度升高,加速绝缘老化。但绝缘材料老化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并需要一个高温的过程,高温时间愈短,绝缘材料损坏愈轻,发电机满载温度距允许温度还有一定余温,即使过负荷也不会超出很多,因此,发电机允许短时间过负荷。/ M$ w* A- p5 L
8 U3 @! b* K. Y7 S
4 ^4 f; J/ V; g7 i U( N. o1 V ) X( c1 m7 g% j) U. z12、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时对发电机有危险吗? 7 D1 J- `' [- I. k7 L答:发生一相接地,接地点就会有电容电流流过,当机端发生金属性接地,接地电流最大,而接地点越靠近中性点接地电流就越小。故障点有电流流过,就可能产生电弧,当接地电流大于5A时,会有烧坏铁心的危险。8 \! t$ N& c. e. D! p8 o g
, w2 l: c! B% v" }( H& \- K13、转子发生一点接地还可以继续运行吗? : P7 v% e/ S3 o1 K答:转子发生一点接地,转子电流就会增大,其后果是部分转子绕组发热,有可能被烧毁,而且电机转子由于作用力偏移而导致强烈的震动。- a& i4 E; | N- l0 u
& q6 r8 l6 ?7 w$ e+ a9 s 14、同步表S的工作原理?0 r! U% ^" U" ]/ z q( L
答:用两个互相垂直,空间彼此交叉90°角的线圈,如果分别通以电气相位角也为90°的两个电流,则两个线圈形成的磁场为一个旋转磁场。同步表S就是运用旋转磁场和交变脉冲磁场的相互作用而工作的。 3 t& m- ?; u% g* V! T2 e 6 Z* k L3 n- s: M* o15、怎样进行手动准同期并列?" v' W5 x7 c* E: E. h
答:当系统同期条件满足时,同期表的指针在360°的范围内应是顺时针平稳缓慢的旋转。待观察几圈后,在同步表指针指向“12”点前的某一瞬间合上发电机开关。) q8 F) \( C7 n
, Y: \: z1 `1 X1 |% v16、发电机同期并列操作应注意哪些事项?7 o) `' | e6 o# A7 y F
答: ' [% a, p- M) @( L* |7 L9 q8 N(1)操作时熟练操作方法,了解同期回路接线情况。 . w& N$ ~. g; }: p. c7 P# B, I(2)同期表投入时间不超过15min、 ! H+ r- }9 i6 v, L, ?7 e(3)当同期表转动过快,跳动或停在12点钟不动及无规律转动,禁止合闸操作。 ( l. m: c. X8 g( C(4)若调速系统很不稳定,不能采用自动准同期并列。! l3 ], N$ q! i
9 \* W9 g1 k: a o1 ^2 A / ?6 {6 u, X; z- H% l17、发电机启动前应做那些检查和准备工作? 7 z9 B; A: P. Y) H* M4 J! C答:新安装的发电机或检修后的发电机投入运行时,应收回发电机及附属设备的全部工作票和拆除安全措施恢复所设遮拦。 1 i; a, Q" z7 Z* K4 L, N6 {5 U(1)发电机,励磁机及其他有关设备应清洁完整无异常。 5 f6 Z% L) ?& q1 N4 O, d(2)发电机断路器,灭磁开关,电压互感器,保护装置等一二次回路情况应正常。/ g4 b9 Y* D! W5 Y* y9 q
(3)若为发电机—变压器接线时,应检查变压器的连接线和高压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3 D; S" P5 t7 U) d- }. h
(4)发电机滑环,整流子及电刷应清洁无接地情况。 3 k q6 D4 h: c, I9 G, H2 C8 W(5)继保,自动装置完好,并处于投入状态。: f# F0 t: f0 p% Y f7 v7 g
(6)励磁可变电阻接线无误,电阻处在最大位置。 6 |, |) H- d1 T" }(7)检查完毕后,测量发电机绝缘电阻合格及断路器,灭磁开关等开关的拉合试验。; q+ W- U* z( K1 k) K
(8)断路器与灭磁开关励磁开关的联锁,闭锁试验。 ! ^- z& R' v6 G" Q(9)强励动作试验。 9 X# B5 g$ X( p; E5 R; R1 F+ l/ q(10)做机电联系信号试验。 $ C( `" Z+ o8 m/ @- w# X/ k; t 7 n7 V- N$ {! @' {+ z18、发电机启动过程中应怎样检查? / D9 C v% E% _# C8 X答:2 U5 q. e; m: \! ^
(1)应仔细听发电机内部的响声是否正常。$ v) @# W" u/ v9 d- x
(2)轴承油温,振动及其他运转部分应正常。 ! V: Y( N0 O4 {* w( |! R+ M(3)整流子或滑环上的电刷是否接触不良,跳动。* x- ? v2 A2 s
(4)发电机各部分温度有无异常升高现象。 + \$ i8 V2 l |& Q/ m7 k' k9 L3 E. J& s( i
5 Y' c7 D2 S. w! D7 b 19、发电机启动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g5 w% l& }4 p; m% q: k8 W8 M0 C1 k
答:断路器未合闸三相电流均等于零,若有电流则说明定子回路上有短路点,应立即拉开灭磁开关检查。三相电压应平衡。核对空载特性,检查发电机转子绕组有无层间短路。) x2 w) ^4 p b Z8 n! ?
, `+ {5 t. b2 [9 F7 X
! ^2 N/ W7 ~4 R( B 20、发电机启动前应做哪些试验?" u+ ]. Y9 m8 i' _4 P
答: - j- L8 I' B1 W- G# d$ p(1)断路器,灭磁开关的分合试验。4 {7 d2 {; S$ x2 y
(2)断路器,灭磁开关的联锁试验。 2 x+ F1 B/ f9 v+ u1 ^( ]9 |(3)调速电机动作试验,转向正确,调整平稳。 ( t; s) }; F* U" o(4)磁场变阻器调整灵活,无卡涩现象。# s A: I) ^# U- H/ H9 C
(5)主汽门关闭联跳断路器,灭磁开关试验。$ ?. T+ `# U8 n$ C
! P7 ?) {9 x9 t5 U2 K+ Q/ i
& g- B7 | T+ t) L- N/ C- e 21、发电机升压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 |2 _* T v" |# ^答:: y* U n5 }- }+ x& N, \
(1)升压应缓慢进行,使定子电压缓慢上升。 ! G3 I+ [8 [3 X0 {(2)升压过程中应监视转子电压,电流和定子电压表指示均匀上升。% \2 k+ T4 y+ S+ o ~0 v2 a
(3)电压升至额定值的50%时,应测量定子三相电压是否平衡。 / S7 l' D4 x3 K" k! K(4)升压中应检查发电机,励磁机及电刷的运行情况。4 U A$ [. Y$ W# ~4 T$ H, X
(5)升压至额定后应检查转子回路的绝缘状况。. s. Z5 o; [5 z/ e; Y' |6 X0 x 22、发电机的出,入口风温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9 E( l% @& |! O2 D 8 s6 j! x8 f9 k# H* h答:在同一负荷下,出入口风温差应该不变,如果发现有较大变化说明发电机内部损耗增加或空气量减少,应检查并分析原因。 ! Y5 s5 l; N" a) V; N3 y# B9 c5 _) e: W6 H$ i
) ~0 g. U+ l6 u6 x 23、发电机运行中应检查哪些项目? ]; g( y! t+ e+ _
答:- j0 p) T; b) L2 K+ k0 H
(1)定子绕组,铁心,转子绕组,硅整流器和发电机各部温度。 % F0 D. ~& C' u W4 V* W) u(2)电机有无异常振动及音响和气味如何。7 x" c( \7 V7 c6 y* t4 y) a$ R
(3)发电机内有无漏油。6 ~+ r/ p8 q/ {; i9 H( U
(4)发电机各引出线,断路器,励磁开关的设备完整,接头无放电过热现象。$ T$ Q; y1 ^' N/ e4 q
(5)发电机内无流胶,渗水现象。 8 [8 E6 Z4 ?& k8 _4 f1 G- Q% d(6)冷却系统是否良好。; k) U* o( V& |- ]8 }3 {
(7)电刷清洁完整,无冒火。0 Y. n0 n' }/ z' T+ y9 e' k2 c. r
5 Z* T8 I& [+ @
7 o' ~* _, u, s5 R; T 24、事故处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K5 |4 ^. |( u
答: $ R! ` Q: T3 j J( {- T6 ~(1)设法保证厂用电源。 : v% \+ Y# q" m. P; v- r(2)迅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 2 [! M9 B7 s" ?! J) i(3)保证非故障设备继续良好运行,必要时增加出力,保证正常供电。' S! q0 b4 Z t" t# R
(4)迅速对已停电用户恢复供电。 ; m2 F$ F' A( M: _3 B(5)调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2 Q+ E1 m2 Q/ _: U Q' Y3 G(6)事故处理中必须考虑全局,积极主动做到稳,准,快。 & t3 |% ~( e" \3 _. @ ' W T0 T$ R3 X# x! n9 } 25、强送电时有何注意事项?0 e5 r. T c( G3 M
答: " ]. }0 q# P) F2 p$ y& w( r(1)设备跳闸后,有下列情况不准送电:a:有严重短路现象。B:断路器严重缺油。C :作业完后,充电时跳闸。D :断路器连跳闸二次后。 - s' v2 X! M# y7 o(2)凡跳闸后可能产生非同期电源者。 D% R+ T7 g# \9 _(3)强送220kv线路时,强送断路器所在的母线上必须有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 p1 q% b0 E8 H2 g3 w# K# I(4)强送电时,发现电流剧增,电压严重下降,应立即断开。: E) d, c6 f! h3 |/ X
(5)强送电后应作到:线路或发电机的三相电流应平衡,对已送电断路器进行检查。8 B( L1 L/ E3 p
% L* T; h% x8 l. o+ J 26、强行励磁起什么作用? , Q: t4 A9 \# y; j: N% ~- ?; M1 R& d. a! @答: . j8 W: {- l, s9 W(1)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u3 ~% Z4 Y) U# j! B4 T6 Y; J(2)在短路切除后,能使电压迅速恢复。2 e+ O3 U1 n h4 P3 X! S
(3)提高带时限的过流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 ?8 ?3 A L( A' y: g1 x2 o
(4)改善系统事故时的电动机的自启动条件。( L4 l1 k; { x; E
; ]5 k6 x% Q) L+ p% `
, I9 Q* ?" O' v; O- n1 T: n27、为何要在滑环表面上出沟槽? & {7 p; p9 H0 N/ c1 q答:% m1 v* U9 Z" a4 X% F- h
(1)增加散热面积,加强冷却。; O2 h/ `& F( M/ {8 D
(2)改善同电刷的接触,容易让电刷的粉末沿沟槽排出。 # e) k3 m% ~3 s2 x& W; o9 R: A. n3 I9 w1 r
2 ]$ T; h! }0 o28、运行中,维护碳刷时应注意什么? 9 O. X8 N# U4 ]7 N% n! ?, E答: , w( \) W; ~; |# Y. h9 V$ G(1)用压缩空气吹扫时,应没有水分和油,压力不超过0、3Mpa ; h( Q* @+ R- K& k. K! g# ^(2)在滑环上工作,工作人员应该穿绝缘鞋,并站在绝缘垫上,防止短路和接地。 1 q/ P$ Q7 k' f' K! @(3)禁止用两手同时接触励磁回路和接地部分,或两个不同极的带电部分。 + x' V4 Q; O: s, @4 Z7 p7 E(4)工作时穿工作服,禁止穿短袖衣服,或卷起衣袖,并扣紧衣袖。 ( t2 h$ x5 z$ @& D, D1 t(5)更换的碳刷型号,尺寸要统一,并研磨。 2 m/ s9 ?( i$ k1 J(6)每次更换碳刷数不应过多,不超过每极总数的20%。; y, ]7 d# m3 J: M- [ 29、运行中对滑环的检查有那些?7 L- S/ T4 u2 N& k& N5 b8 }9 s
答: 1 G8 M; |/ p# y- O6 B(1)整流子和滑环上电刷的冒火情况 2 f6 x5 V9 H$ ?) I9 R(2)电刷在刷握内有无跳动或卡涩情况,弹簧的压力是否均匀。5 r+ A+ `9 h N* |5 G
(3)电刷连接软线是否完整。8 ^0 u2 u5 L: r
(4)电刷边缘是否有剥落的情况。. }7 B; {, v& G, d
(5)电刷是否过短并给予更换。3 V- _) {; ]7 B2 w8 T; p! D' f, R
(6)滑环表面的温度是否超过规定。 " h) I/ d* l& g(7)刷握跟刷架有无积垢。 + I8 F% `1 Y2 j- a! M8 F! o \0 f$ T9 p& `1 U( ]" h, H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