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EMC接收机与频谱分析仪的原理与差异
[打印本页]
作者:
古莘
时间:
2015-6-22 10:00
标题:
EMC接收机与频谱分析仪的原理与差异
在
EMC
测试设备选型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EMI接收机与频谱仪到底有何不同,为何EMI测试要选用接收机?本文依据CISPR16-1(GB/T6113)和GJB152,对于接收机的测试原理进行剖析,分析接收机与频谱测试设备的选择提供参考-符合标准的接收机是
EMC
合格评定测试的唯一选择。文章介绍了接收机与
频谱分析仪
的差异。 接收机和
频谱分析仪
的原理差异
, W( Y6 L# v+ M* ?: O
频谱分析仪
是当前频谱分析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扫频外差式频谱分析仪是当今频谱仪的主流,应用扫频测量技术,通过扫频信号源得到外差信号进行频域动态分析。
3 y; ^7 @: u. u, t( \4 a& i* B
接收机是进行
EMC
测试的主要工具,以点频法为基础,应用本振调谐的原理测试相应频点的电平值。接收机的扫描模式应当是以步进点频调谐的方式得到的。
% n4 j. O8 ]1 D; z
a.基本原理
* ^# q( H7 {% F8 M! ?* q
根据工作原理,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外差式分析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接收和分析方法。下面就外差式频谱分析仪与接收机之间的主要差别作一分析。
# q. \2 C3 z' o* q! M
b.输入RF信号的前端处理
7 S) k- Q( [( s) [. N; F2 D
接收机与频谱仪在输入端对信号进行的处理是不同的。
0 |$ g1 w) ~7 [# w/ o
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通常有一组较为简单的低通滤波器,而接收机要采用对宽带信号有较强的抗扰能力的预选器。通常包括一组固定带通滤波器和一组跟踪滤波器,完成对信号的预选。
4 b! C0 d1 w) t
由于RF信号的谐波、交调和其它杂散信号的影响,造成频谱仪和接收机测试误差。相对于频谱仪而言,接收机需要更高的精度,这要求在接收机的前端比普通频谱仪多出一个预选器,提高选择性。
. u9 i# w( r; K; Z8 A8 X
接收机的选择性在GB/T6113(CISPR16)中有明确规定。
$ K N4 i2 }8 {/ w0 I( p4 s8 W
c.本振信号的调节
% J& S/ g% I/ Y! d1 K
现在的EMC测量,人们不止要求能手动调谐搜索频率点,也需要快速直观观察EUT的频率电平特性。这就是要求本振信号既能测试规定的频率点,也能够在一定频率范围扫描。
* q: U" E6 Y' u/ E
频谱仪是通过扫频信号源实现扫频测量的。通常通过斜波或锯齿波信号控制扫频信号源,在预设的频率跨度内扫描,获得期望的混频输出信号。
' Q# _; A. ]) ?0 G4 n
接收机的频率扫描是步进的,离散的,是离散的点频测试。接收机按照操作者预先设定的频率。
: ]0 Q9 ?" F& t+ ]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s://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