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LED驱动芯片pcb设计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6 10:30
标题: LED驱动芯片pcb设计问题
本帖最后由 sunpeng7801567 于 2014-8-6 10:32 编辑
, B1 Y. [8 d3 b1 h: U
5 Q. L3 x" ^, E. a: V   LED驱动芯片总是烧,led灯条电流最大700ma ,ic芯片可以驱动1.2a的电流,我想的是PCB排版有问题,请大家帮忙看一下 如图:

QQ截图20140804101454.png (14.42 KB, 下载次数: 2)

双面板设计,1.5oz铜厚,蓝色是地,底层大面积覆铜,红色是6.8v入 ,采用pwm控制

双面板设计,1.5oz铜厚,蓝色是地,底层大面积覆铜,红色是6.8v入 ,采用pwm控制

QQ截图20140806102413.png (23.9 KB, 下载次数: 0)

其中一个模块的原理图

其中一个模块的原理图

LY4430新.PDF

490.53 KB, 阅读权限: 20, 下载次数: 97, 下载积分: 威望 -5

ic芯片资料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6 10:56
1  当看PCB确实有些问题,但是必须要确认问题的所在。
9 U2 C$ A+ F* X6 n2 IC烧坏,主要有过热  、超过芯片的工作范围(比如电源的输入范围),还请确认清楚。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6 11:15
本帖最后由 sunpeng7801567 于 2014-8-6 11:20 编辑
* D8 T- C) E1 U* |$ ^+ o
fallen 发表于 2014-8-6 10:56' O* h6 V& t8 a4 I
1  当看PCB确实有些问题,但是必须要确认问题的所在。2 e/ k5 R9 y7 k3 o: f; C
2 IC烧坏,主要有过热  、超过芯片的工作范围(比如 ...
9 F. h/ S( t* {7 m( R
9 @/ Q* t9 G) ^) S0 ?* \4 J, d
  PCB哪里有问题了 请指教  电源的工作范围是0--5v  我用了一个限压二极管5.1v的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6 13:42
1 PCB的问题,R1454取样点需要在电容处,R315去掉,先稳压后到IC 。
5 `7 K7 D4 A7 Z6 V3 `) l/ V& h2 输入输出GND要连接在一起,否则地弹影响较大,特别是功率比较大的时候。
1 }& m! m, ^) o6 q/ q3 稳压管的反应速度有限制,需要用示波器测试VCC脚的过冲和毛刺。1 p$ c- K  m( c* c$ n
4 用热电偶等测试IC外壳的温度,计算是否过热。
3 a/ J0 S4 N7 ]4 a5 此IC没有OVP功能,在你这种PWM模式下,不建议使用钽电容。钽电容的需要将额50%来使用。
作者: 风吹摇摆    时间: 2014-8-6 13:48
电感有没有问题?是不是电感磁饱和导致芯片内部MOS烧毁?
作者: 风凌水上    时间: 2014-8-6 15:56
关注,楼主测试好的话公布结果啊。稳压管选小试试?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6 21:23
本帖最后由 sunpeng7801567 于 2014-8-6 21:29 编辑 5 c, V2 W4 ^- a6 t. b
fallen 发表于 2014-8-6 13:42$ r3 U6 _& D' f2 O' F9 P
1 PCB的问题,R1454取样点需要在电容处,R315去掉,先稳压后到IC 。8 M, y4 T& j" K" T3 x: q0 ]! `& K" `
2 输入输出GND要连接在一起,否则地弹 ...
8 q% b  \6 w- ^2 ?

' U& z6 W4 G, [/ n1 _  第二条:我底层用的大面积铺地 来接通入口地和出口地  附件是更改后的pcb
2 W2 O4 b. J5 E: ?& ^4 M* B. p 最后一条:你说的不适合用钽电容,要用电解电容比较好吗?
' U6 ~  D, d$ b  你说的热 用什么来测,我一般是用红外来测的

QQ截图20140804101454.png (11.55 KB, 下载次数: 0)

底层

底层

QQ截图20140806102413.png (15.76 KB, 下载次数: 0)

顶层

顶层

QQ截图20140804101454.png (16.88 KB, 下载次数: 0)

整体,蓝色是底层的地

整体,蓝色是底层的地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7 08:49
风吹摇摆 发表于 2014-8-6 13:48
5 g: E  g! U( m4 ~电感有没有问题?是不是电感磁饱和导致芯片内部MOS烧毁?

3 S. M! L- ]6 @- @电感包不饱和如何测得?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7 08:50
风凌水上 发表于 2014-8-6 15:56
) E) s8 F% v/ j' a" E5 D关注,楼主测试好的话公布结果啊。稳压管选小试试?

: E& t1 r; i, S" D# ]6 E8 B恩,好呀  等调好了 我会公布的
# c! P, |9 \# a* J4 a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7 09:13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7 08:49
* G- K% T( J' l$ M) u电感包不饱和如何测得?
2 [2 m5 ~1 ?; w3 O8 p" y
   都是实心的呀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7 10:11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6 21:23
4 y8 ~+ q% {; c第二条:我底层用的大面积铺地 来接通入口地和出口地  附件是更改后的pcb
0 L" s6 {8 @8 i 最后一条:你说的不适合 ...
. z9 z' k& `( ~- x# `# ~  o& z
1 输入输出电容需要共GND,这个主要是看回路来的,你虽然在BOTTOM层是大面积的接GND,但是背面的路劲却不一样了。所以都是建议在TOP层连通,这样路径是一样的。
. G/ \+ N5 Q0 N( U% l" N% c2 电解是优先的选择。因为你的PWM模式,对于电源是开关,如果动态响应不好,输出会有比较大的毛刺或者过冲,你的这种接法是恒流模式,所以不建议用钽电容,而且还很贵。
' D) V. N4 V/ b! i3 热电偶也可以,红外也行,都可以测试表壳温度。* M6 ~! v' D0 }# D4 b+ [$ _4 {
4 我的感觉还是在VCC处,可能有比较大的毛刺或者过冲。9 s" N( W2 p# \+ b9 s4 p
5 电感的问题比较小,目测你用的是CD54封装的。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7 15:35
fallen 发表于 2014-8-7 10:11
. Q% n, }7 ~1 [1 输入输出电容需要共GND,这个主要是看回路来的,你虽然在BOTTOM层是大面积的接GND,但是背面的路劲却不 ...

$ f! k" |9 n0 L( I  Z目前断定是ic芯片的内部功率管烧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楼上的提出是电感饱和造成的,但是,我的电流也没达到很高呀 也就是300ma左右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7 16:17
fallen 发表于 2014-8-7 10:11" c% o5 D) _7 M. ?& D
1 输入输出电容需要共GND,这个主要是看回路来的,你虽然在BOTTOM层是大面积的接GND,但是背面的路劲却不 ...
8 v: J1 R0 `- ]7 z: H: r/ z
  顶层共面摆不开呀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7 16:18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7 15:35$ {/ ]" l$ m1 }5 ~$ C1 i8 V9 d) p3 N7 T
目前断定是ic芯片的内部功率管烧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楼上的提出是电感饱和造成的,但是,我的电流也没达 ...
; U3 ?: c- ^6 s: K7 y8 Z+ O; M/ E
如果断定是IC内部的管子烧了& H) i1 r8 F* j  h: p1 e
1 还是看VIN的毛刺和脉冲,我怀疑这个比较大: N7 Q; X9 Q" t( M& p  a
2 电感饱和看电流,有个饱和电流,超过此电流,电感饱和,电感量下降。电感饱和后,温度上升。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7 16:28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7 16:17; V; K  H# k6 r
顶层共面摆不开呀

) w0 Z6 w% h( @5 ?( E. C" Z- [% X" f& D# J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很简单了. _4 `( T1 e" Y8 v# {7 l) N
你把电容旋转180°,所有GND都连接在一起了
作者: 风吹摇摆    时间: 2014-8-7 16:50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7 15:35* X, a! `( C4 _$ I
目前断定是ic芯片的内部功率管烧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楼上的提出是电感饱和造成的,但是,我的电流也没达 ...

2 o9 @6 ]- X5 u6 {BOOST电感电流选择一般是2倍的输出电流,700mA要用2A的比较保险;测试内部MOs管的D极(电感和芯片连接的一端)电压波形可以看出是否饱和(也可以测试出开关频率);另外你的BOOST频率低于600K电感最好用个大一点的比较好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7 17:17
晕,一直都忽视了个问题。, `3 @- L% H0 B. R# W) a
这个IC的SW的范围是,最高只到6.5V,楼主你的输入电压为6.8V,所以很容易坏。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7 17:28
fallen 发表于 2014-8-7 17:17
" {* m+ w, _6 M# ~5 J- J晕,一直都忽视了个问题。
2 i) n* \7 b5 h  C. h& r这个IC的SW的范围是,最高只到6.5V,楼主你的输入电压为6.8V,所以很容易坏。
$ s* x& T; Y/ e! d
  但是厂家给的电路图纸也是6--18v的电压呀?也没有问题呀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7 17:41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7 17:281 v2 z; Y+ `* i( [
但是厂家给的电路图纸也是6--18v的电压呀?也没有问题呀
6 Q1 I% _: U8 l. @
这个IC,真的太不规范了。
( g/ S6 G3 w3 Q9 N, Z/ ~! Qdatasheet里面说,SW最大不能超过6.5V,然后通过1K电阻和5.1V稳压管来稳压,不算其他的消耗,稳压管就需要几个mA的电流,那么VOUT就是5.1+1K*IZ(min),        至少也有个7或者8V的样子,那么SW已经远远超过了6.5V。
# G$ ^3 y( u3 O4 I  I! U9 u+ e: K6 e) F) v
这个问题,你就只能找原厂给你解决了,他们才清楚里面的内幕。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8 08:40
风吹摇摆 发表于 2014-8-7 16:50
& i- f' S3 ?+ N( L) X# O0 |BOOST电感电流选择一般是2倍的输出电流,700mA要用2A的比较保险;测试内部MOs管的D极(电感和芯片连接的 ...

. q. j& M7 y+ u0 l# _( b6 y  "测试内部MOs管的D极(电感和芯片连接的一端)电压波形可以看出是否饱和(也可以测试出开关频率)"
, w) t4 p; ^6 c7 ]: W- c0 B测电压波形如何知道电感已经饱和,开关频率可以测得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8 09:00
fallen 发表于 2014-8-7 17:414 q' `( p: o# K% D; q" D
这个IC,真的太不规范了。
5 i5 _7 R# p1 u5 q! V& }3 Ydatasheet里面说,SW最大不能超过6.5V,然后通过1K电阻和5.1V稳压管来稳压, ...
; |3 j" O! G( F3 t/ |
  恩,正在问厂家,一会给我答复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8 12:34
fallen 发表于 2014-8-7 17:41' A2 J2 \( P3 U* \( S
这个IC,真的太不规范了。
) g% W5 e1 ^2 Adatasheet里面说,SW最大不能超过6.5V,然后通过1K电阻和5.1V稳压管来稳压, ...

' f7 q9 H) {! G+ }3 }厂家查过,说是规范书有错误 sw电压最大24v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8-8 12:48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8-8 12:34
% k3 z7 Y/ o$ y1 W% B厂家查过,说是规范书有错误 sw电压最大24v

' T- k5 Z5 L8 y$ d% T5 O. K如果是24V,暂时先排除SW的问题,
* f' W& M8 C6 v" Z+ ]8 O- y$ u) }那么剩下VIN,你用示波器测试你的VIN PIN脚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8-10 20:51
fallen 发表于 2014-8-8 12:48( [6 t. P  N. M; r; K
如果是24V,暂时先排除SW的问题,* T$ B# Q% Y& o2 y& F$ |
那么剩下VIN,你用示波器测试你的VIN PIN脚
" U+ ^+ a. z6 B7 Q8 m
恩,明天试试
作者: fresco_xy    时间: 2014-8-13 10:48
在VBL和FB端加个负载电阻试试
作者: wangshilei    时间: 2014-8-28 16:11
这IC空载后会是什么样子,没有OVP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9-1 11:06
wangshilei 发表于 2014-8-28 16:11: }% b2 N) J. c' a) F1 v( Y
这IC空载后会是什么样子,没有OVP

' ]5 ?) o- Z; s% Y  电压会很大
. @. n6 Z- \) r4 B" Z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9-3 16:34
问题解决了没,楼主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9-3 22:16
fallen 发表于 2014-9-3 16:34
5 I) z4 I/ N! h* M: e! z7 ]2 ?问题解决了没,楼主
2 N# `+ k) h7 ?6 N" Y8 z
  目前能用 布线有点问题  焊接的时候二极管的位置改了一下  可以使用了,不烧芯片了
作者: liangkai520    时间: 2014-9-4 08:46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9-4 10:01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9-3 22:16
6 t/ Q5 M1 u# q目前能用 布线有点问题  焊接的时候二极管的位置改了一下  可以使用了,不烧芯片了

6 U6 i( ~6 C6 S是稳压二极管的位置,先稳压后到IC?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9-9 08:43
fallen 发表于 2014-9-4 10:01' `" T7 G, x6 s& S2 _. j
是稳压二极管的位置,先稳压后到IC?
( x/ F$ N( |" `
  布线的时候,电感到二极管的回流圈变大造成的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9-9 08:45
风吹摇摆 发表于 2014-8-7 16:50: o  v; Y: A6 T( e5 z- |+ C9 I
BOOST电感电流选择一般是2倍的输出电流,700mA要用2A的比较保险;测试内部MOs管的D极(电感和芯片连接的 ...

0 l' b9 E8 |; A' m* a很感谢 你的答复,恩,电感是小了一点
作者: fallen    时间: 2014-9-9 09:56
sunpeng7801567 发表于 2014-9-9 08:43" w# j) N* d$ O' p! o
布线的时候,电感到二极管的回流圈变大造成的
  k  U6 A7 `& y& _8 r( x: D
这个解释很勉强,能否上个你修改好的PCB,也好我等学习学习。
作者: 风吹摇摆    时间: 2014-9-10 11:06
还是要搞清楚什么原因的好,别被忽悠了,就算没忽悠你,搞清楚原因也对你以后处理问题有帮助
作者: qiuyaomeng    时间: 2014-9-23 1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iuyaomeng    时间: 2014-9-23 15: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angkai520    时间: 2014-10-27 08:44
这个IC实际应用行不行
作者: liangkai520    时间: 2014-10-27 08:45

作者: bingshuihuo    时间: 2014-10-27 09:14
好像没下文了?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10-27 09:18
bingshuihuo 发表于 2014-10-27 09:14
/ q: U4 t7 W1 t! y! X% q& S好像没下文了?

& i( r$ \' k/ x  目前没什么大的问题
9 u) `- Y4 S0 g
作者: bingshuihuo    时间: 2014-10-27 09:27
知道,谢谢你!!!!
作者: winson_wei    时间: 2014-11-1 09:07
目前没什么大的问题) C- L" q7 v/ U7 ]7 D
3 q+ g0 D. E$ L7 C+ k/ b$ r2 F" n3 b?问题解决了吗》
作者: sunpeng7801567    时间: 2014-11-1 09:28
winson_wei 发表于 2014-11-1 09:07- N, C, R% V- F* J: C
目前没什么大的问题( h$ m6 n& H! y8 E6 M) O" t
3 q+ g0 D. E$ L7 C+ k/ b$ r2 F" n3 b?问题解决了吗》
7 ]* {8 T5 Z" t+ q- D" W$ @
还算是不太理想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s://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