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当地时间晚间,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大举行,对于开幕式的情况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觉,不做过多评价。个人感觉总体来说确实足够“惊艳”(疯癫),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国家之一,本次开幕式将文化、文学、历史、科技的“一锅炖”,相信很多人都是错愕且凌乱度过这个“巴黎一夜”。甚至,奥运会官号已经将开幕式视频全删了,而且据说还有一家赞助商连夜“撤单”回家。“全靠同行衬托”,由于最近两届的奥运会开幕式的“疯癫”,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含金量还在上升,不过围绕奥运会,除了体育盛事,对举办国及全球经济还是有一定带动作用。 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开幕,法国巴黎或将迎来1500万游客,以及全球超10亿人通过直播观看比赛。按理说对于大量游客的涌入以及十亿级的观众关注,举办国将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一来改善居民生活,二来在奥运会之后发展国际旅游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巴黎的谜之操作来看,对大肠杆菌浓度严重超标的塞纳河治理不力;奥运村建设缩水,没有空调的运动员宿舍、纸板床、纸板凳;治安堪忧,比赛还没开始澳大利亚自行车队装备被偷等等。 巴黎奥组委称这将是史上最“环保”、最“可持续”的一届奥运会。然而事实上,其实是预算严重超支带来的后果。据了解实际上历届奥运会的预算都严重超支,而且入不敷出的亏损几乎已成常态,这也导致愿意申办奥运会的国家也越来越少,曾经举世瞩目,多国争抢的奥运会这些年确实不香了。 奥运会到底靠啥赚钱?举办奥运真是一个赔本买卖吗? 01 奥运会“魔咒”会破吗? 在这之前先聊个有意思的A股“奥运魔咒”! 一般来说,在整体市场不及预期的时候,机构和股民就会找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来调侃市场。随着奥运会开幕后,各项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A股的奥运会“魔咒”又被重新拿出来调侃。也确实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后的8届奥运会,上证指数出现5次下跌,平均下跌幅度3.16%,尤其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A股都出现了双位数的跌幅。然而“奥运魔咒”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只能说是与当年的宏观经济以及短期投资行为的相关性更高。 首先是时间层面,奥运会举办期间刚好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窗口期,同时也是年中机构调仓换股的时期。因为关系到下半年的机构的投资决策,减仓带来的资金流出也并不意外,而散户一般从众,会跟随资金流向做出判断,可能就出现净流出的情况,导致下挫; 其次是资金层面,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导致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出,流向体育赞助、旅游等相关领域,减少了股票市场的交易量,进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其实可能性很多,五分之八的概率其实也并能说明是个铁律,毕竟还有三次上涨。 今年还是有点希望的。虽然本周一、二依旧缩量下探,但就在周二上证回补了春节节后的2867附近的缺口,随着证监会一系列的人员变动等消息,叠加昨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今天出现了明显的放量,收盘后统计,两市交易量超过了9000亿,久违的放量,说不定今年能打破奥运“魔咒”。 02 奥运会的四大盈利模式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等权威机构的预测来看,巴黎奥运会将对法国经济带来短期的刺激,预计为法国第三季度贡献0.3%经济增长。而增长主要来源于赛事门票和转播权的收入。 门票是奥运会举办方收入的一方面,根据法国组委会透露,截至7月20日,已售出超过880万张门票,刷新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830万张门票的销售纪录。赛事门票销售的火爆,不仅给奥运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给巴黎及周边的旅游业、餐饮业等带来了不小的生机。不过门票对于经济收益仅占了一小部分,通常不会超过25%,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门票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4.9%,2016年里约奥运会更是仅有不到8%。 对于奥运会的盈利方面,除了门票,关键渠道还有是赛事转播权收入、赞助收入和许可授权商品收入。“转播权+赞助”收入,才是一场奥运会创收的核心来源。在1992年之前,国际奥委会会抽取电视转播权收入的70%,后面随着奥运电视转播权收入的提高,奥委会的抽取比例改为60%;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为了使更多经费用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对于转播权收入的收取比例从60%下调至49%。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一般是4年中各举办1次的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打包一起出售。数据统计来看,1997-2000年期间奥运会全球转播权收入为18.5亿美元,2017-2021年,收入增至41.7亿美元,翻了2倍之多。显而易见的是,奥运会主办城市获得的实际收入也会保持增长态势。 除了转播权,奥运会另一大核心收入就是商业赞助。 作为一个全球的顶级“IP”,“粉丝”超过超过10亿,各大品牌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世界级的营销平台。赞助商出钱提高曝光度,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还能借助奥运会的广泛影响力,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范围内;而举办城市得到了资金支持,缓解支出压力,而且借助赞助商资源进一步扩大奥运的影响力,对品牌和举办方都是双赢。 根据巴黎奥运会官网的信息,奥运会设有四个级别的赞助商,共计80家企业为官方赞助商,出于私心,更多好处还是给自己国家品牌多一些。除了15家为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65家奥运会赞助商都来自于本土。来自中国的全球赞助商有阿里巴巴(09988.HK)和蒙牛(02319.HK)。 这里阿里巴巴是打败了Amazon才获得了这一机会。一方面阿里利用了电商平台天猫和淘宝,为全球奥运粉丝提供了官方授权的奥运会纪念品和商品销售服务。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奥运商品,拓展了奥运会的收入来源。而且通过其数字支付平台支付宝,为奥运会期间的各类支付场景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对于阿里而言无现金支付也或将拓展至欧洲地区。 更关键的是,阿里能进入全球合作伙伴,除了商品和支付平台,还有近些年不断发展的阿里云。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的科技板块,具有较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借此,与组委会在前些年完成了从卫星转播到云转播的“变身”。在云转播之前,奥林匹林一直都是卫星转播,其优势在于信号稳定、延迟低,且覆盖面广阔,可以覆盖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等人口稀疏的区域。很长时间内,卫星的转播技术没有对手。时代也在进步,随着云计算技术成熟以后,卫星转播成本高昂、系统复杂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 据了解,当年的北京奥运会,奥委会为存储和处理赛事现场素材,搭建了一个包括上千台服务器、上万套PC机以及1000多套网络设备的转播中心。为确保节目信号上天,还在奥运科技园内搭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临时业务卫星传输站。为建设这套转播系统,甚至还提前两年就开始进行设计、规划场地,后续还组建了3500人的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运营维护。这背后还需要购买昂贵的国际通信专线,或者预定卫星服务,将直播信号传回目标本国。部分超大型电视台甚至要向赛事举办地空运转播车、服务器等设备。 云转播的出现,极大地精简了转播工作,“云”的出现,让赛事现场素材均直接存储在云端,而且无需自己维护一套复杂的IT系统,转播机构可以在云端随取随用。云端技术的加入,让各国转播机构的合作流程变得更简单了。购买奥运转播版权后,登录奥林匹克的转播云,便可以直接获得授权范围内的赛事、场馆、新闻画面,转播机构转播可以获得原始信号,后期自制节目可以使用录制画面。而且有人粗算过成本差异,转播权购买方的电视机构,原本一场两小时的体育赛事直播,仅卫星通路成本就高达百万元,而云转播成本通常在10万元以内,这个降本程度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 关键这项技术到目前已经日渐成熟,从2020年东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再到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云转播的技术已经成熟运用到赛事转播中,这其实也给主办方转播权的出售留出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最后一块就是相关许可授权商品的销售收入,这也是奥运举办国收入一部分,作为奥运会周边衍生品,不管是独特可爱的吉祥物还是各种运动装备、服装、纪念品,因其独特的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奥运文化的追求,也为奥运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根据国际奥委会数据显示,授权商品收入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等都更是卖疯了,这块授权收入历史最高达到1.63亿美元,而这也使得当年的北京奥运会成为罕见的举办奥运会后还盈利的举办国,可见福娃等授权品的销售功不可没。 end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4-12-9 08:17 , Processed in 0.04031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