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晚,AMD发布了全新一代桌面x86处理器锐龙Ryzen 7系列,首发的是高端三款,Ryzen 7 1800X/1700X/1700,国内售价分别是3999元/3099元/2499元。# ~/ i8 c- u$ J) Q9 B, u4 l+ H
; n5 ]+ C! M0 [, W9 N7 p, Q
2 ^! F8 C3 i7 y0 N2 f- ` 6 X. |( ~, S, s2 F8 j
6 g$ O% Z6 k) R. S2 d3 I; J
6 J. ]. v, }& L8 T/ T0 I) P
作为AMD首代14nm处理器同时又是Zen架构第一位成员,AMD希望借此挽回从10年前Intel酷睿诞生到现在被蚕食殆尽的桌面处理器份额。# X- f$ o3 t6 d6 `; {5 i+ |$ r
6 K7 Y0 V; s" `0 w8 t3 t( s( t# ?; M/ w0 D
) J7 G' |$ n: O9 z' l2 | r
7 W3 C3 D5 E$ f, p
3 M: t) W: ?/ O5 G U今天,我们分享更多关于Ryzen的干货,包括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战胜Intel i7、24小时的销售情况如何、Intel的反应以及Ryzen开发背后的秘辛。5 V' R1 c2 Q$ g
) s+ [, F7 g' d: K) I( H. a+ n
6 |% I9 U' g0 R, G/ | k# b一、AMD公开平台配置!Ryzen就是这样完秒Intel顶级i7; |, A3 B$ O3 o! R
- G: C8 E ? N1 U+ L7 k* h( p
E0 J% D T( F& j' J- ?
AMD宣称,R7 1800X对标i7-6900K,单线程打平,多线程领先9%,然而前者的售价只有3999元,后者则高达8199元。$ G; ?, W5 ?$ b
3 t9 v# c+ u/ }
7 [0 x2 l2 r, B2 r1 o
. F" G2 P5 w9 X) |' d
具体测试平台的配置已经出炉:在处理器和主板之外,内存是英睿达的2x8GB,三星850PRO/960PRO双SSD,NVIDIA TITAN X显卡,三星4K显示器。
% T+ T" G7 {+ ?6 g# n- D0 s 6 J Z+ Y/ y, g7 [2 Q5 ?
! J, E% _3 R: j% S) H
4 H* }7 u# n( |; P# k* k我们来看其中可能造成干扰的部分,9 S6 B- N4 n2 t2 p1 G/ J2 t
( ~+ {$ ^& X, Y# }- [
% F$ S/ j1 M7 w& C3 D
一、i7-6900K默认睿频最高3.7GHz,不如1800X,但AMD通过Turboboost 3.0加到了最高4.0GHz。但是1700对比7700K就略霸道了,8核打4核还只比多线程,所以这个46%其实有点不武……
r- w3 S$ w4 D4 Q# x7 c9 o9 a
5 c) @$ g: h1 J$ ?% X) B9 m) i z5 C6 m/ |' f; z- r2 D
二、内存方面,Intel其实算吃亏,因为6900K/6800K未组四通道内存,所以可能会对自己的跑分有微弱影响,但这样限制的目的也是为了公平(然而,这些也仅仅在测试中有意义,实际应用肯定是黑科技越多越好)。
" V% V0 d0 z n0 W' C+ A/ c8 o# c1 R3 d( h
1 s: g$ v. D& j, a# Q
三、功耗。R7 1800X/1700X热设计最高95W,1700更是目前最省电的8核桌面处理器,要是抠这一点的话,是不是AMD还吃亏呢?
: [" q' G1 P* [" I& K+ S5 S x% Q( C) E, Z5 ~% \% `
: j6 e5 Q1 X9 Y6 m1 `- V! Q) n, Q
更遗憾的,R7 1700X/1700的单线程成绩未公开。- y6 G* W. J- c9 g" y6 N
9 M0 [% @. V' p- C0 ]5 T+ i
![]()
7 }3 {. X @, L, _ ' U u/ M) d# _
\- b! V. L7 \& S5 ?/ ~
0 }3 v- I& n. u. z' W" ]- c& O
7 Q- X- |- _; G: u* r6 C
必须指出的是,CineBench仅仅是一个基准评测软件之一,还有解压缩、3D Mark、转码、游戏等多项内容考验,后者都是Intel的强项。
% e3 ?$ ^4 r* i
/ ~: E/ N U* r r4 J& F" s: e' g! y w$ }1 b1 V, W
二、Ryzen 24小时的销售情况' e& `1 f2 E/ y9 _
1 q( T# L1 n8 g& b, C, h) j' A# _& J+ e- l
虽然还不到24小时,但Ryzen的销售已经登上亚马逊桌面CPU/处理器/主板三大畅销榜,压制住Intel阵营。
* W& e; c2 P1 ~/ `& l$ X' w![]()
: }0 X8 p* t" ?. U/ i5 i6 v![]()
1 C1 b; j( f- x" d3 U2 Y% K 8 K% V* z0 D- y; `) D" `
在京东,1800X/1700X/1700的预定量分别是1076件、1427件和844件。/ H$ M( s3 D$ x+ N/ C1 z
: b4 }( J4 i5 R! ^4 {( E, j9 S3 T
- g. g' F& @2 P0 \! ?/ N: m/ Q
/ B- P2 c$ U2 _; f9 \
据Digitimes报道,AMD预计首批出货量达到100万颗,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 ?* s/ ^4 f/ }6 h. \ u4 J
6 b5 y. ^8 y; H, L
7 q2 ~7 s& r- A. N3 q三、Intel的反应
: h k# k2 q4 K& z
% H, ^, j6 {' E g; ]" Y* ]3 e/ i! L% [
虽然Intel不会做直接回应,且CEO柯再奇已经明确指出,Kaby Lake可以撑起市场,但我们不妨来看下面这则实例6 H) ~; f( X; o
![]() ![]()
* ^3 W5 ~& [: ~, C& b/ T0 i. V据日本媒体统计,近一周以来,秋叶原DIY装机店当中的Intel KabyLake处理器开始退烧,价格全面走低。
0 U" A: }1 J1 i+ @8 { `( o& v/ Q$ x1 X" R$ i& k& h* a4 E6 b7 N
0 }8 x- K, Q4 n3 L* y% z! b( g
其中,旗舰型号i7-7700K的最低售价比之前一周降低了820日元,i5-7600K最低价也有800日元的跌幅。
$ M' C6 n9 n1 v% D& A' d+ z* Y+ ~* V: N4 U; t
/ }4 D3 Y' t$ K* [8 B8 M! \( \不过,首次开放超频的i3-7350K需求非常平稳,因此价格没有变动。
0 @% U3 V5 x d7 G: P: g$ o' N- j- B. s% ?* X! h# Z2 w6 f+ l
/ D4 n4 \8 H: \ a: z( u9 {在低端装机市场当中,KabyLake家族最便宜的赛扬G3930T出现了断货情况,奔腾系列降价明显,其中G4520最低价降幅达到了1000日元。
! \3 g. Q( R9 t4 J) X% v( A4 J8 {" J$ _' R! c3 N ?& [9 @ Q5 J+ O/ q8 ~
+ v/ r$ Q$ r/ v4 ^7 K/ U( X
四、Ryzen背后的秘辛5 Z) j* t: M \5 C* ]2 V
. c+ e+ t$ H4 q" D2 K" @
- [. I z7 V; e! W# j官方PPT中,AMD表示,Ryzen处理器是AMD苦心研究长达四年的成果,几百位工程师投入了几百万小时的精力,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可满足发烧友的需求,而且将是AMD未来多年的基石。
: v* X1 U' O8 ^1 N, H; t
3 E& |' Z/ ]4 T% D$ l+ M
$ q4 p7 Z( K1 B" B9 o在某数码论坛,有业内人士向我们披露了一些更多细节:: g/ z( c" u/ u+ H& D3 f$ Z
0 @( _: c4 _: I% l1 A+ E
9 M. O! d9 {& T; a1、2015年9月19日,AMD CPU曾经的首席架构师Jim Keller离职,作为Zen的灵魂人物,当时外界都感到这是一个沉重打击。
9 ~- c) i; H* N9 S1 H
+ s3 D+ h6 X/ f9 p! t3 I4 C% m9 r* [, ~, [9 R
. U8 x0 s* ?8 h3 m8 @! w
' N" R0 _4 W% A" ] q
+ b& g- y) E, j8 u$ kJim Keller曾主导开发了K7、K8架构,后来转投苹果负责开发了A4/A5,2012年,CTO Papermaster把Keller从苹果拉回来,Zen的工作从此展开。
: l" _/ x. k1 I; R
; w9 v2 H u- e1 Z, p
* }8 o. q n0 @ f" t& o据说,Jim的离职极其突然,突然到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突然到Papermaster甚至有点失态的宣布,保证Zen一定会搞出来!# Z1 v5 ?! ^9 {/ ~! {. l
- m4 ]! m0 n0 }4 S R
/ } Y* ?) `; [# K4 S, l2 R2、不靠谱的猪队友GF。关于GlobalFoundry的不靠谱是需要特别解释了,对Zen来说最不靠谱,不靠谱到CEO也要特别拎出来说明的程度就很少见了。一般复杂点的芯片里面都有一个叫做eFuse的东西,用特殊的工艺实现了出厂前的一次性编程来记录比如配置信息等等东西。到了GF14工艺下,猪队友提供了基于一家叫做KiloPass的解决方案,号称可以替代成熟的eFuse,并且保证满足全部的需要。等大家一直干到快流片了,等着KiloPass进来的时候,GF很开心的通知我们说:这玩意在它们的14 FinFet工艺上暂时做不出来…… 留下我们独自在风中凌乱。。。没这东西不是说芯片可以随便超频随便开核,而且根本就没法工作啊!!集体吐血好几吨另外想办法吧/ g- R' j" l6 x+ d4 f
' d, N u% |& r2 J& W" I( E4 _
: C) w9 Q# F, u. R* A 7 `5 b: `2 o9 _4 x( |
" i; \" ^! z0 K
: @( h8 v s5 ^* w3、靠谱的猪队友GF。GF还真非常难得的靠谱过一次,这本身就值得大书而特书!Zen的设计目标就是相对于Excavator 40%的IPC性能增长。芯片出来之前我们需要用很多手段来预先评估,其中很重要的就是GF给我们的工艺库的参考数据。一般按照GF的惯例我们都要打折打折再打折的看,不过这次GF抄三星还真是抄得很出人意料,第一批芯片回来之后一看,GF的实际表现居然比当时给的参考值还要好大家就很开心的继续在风中凌乱。。。。再加上其他很多优化,最终现在宣布的数字是52%,这个很不容易。一方面Excavator的起点确实比较低,不然也不会流传着I3灭全家的调侃;另外一方面这些年的功夫没有白花,这个增长是很恐怖的,IPC可不是大白菜想怎么涨就怎么涨啊。; J4 a' |4 }. [: \& C7 u; ^3 z7 V
+ h# k& w0 N4 j% ?4 d O8 B6 y& Q9 f
2 @: C7 { H/ v5 z1 f4 I# f
所以,这样的Ryzen,你有爱吗?
$ c' e: V8 ^. Y. `: \" g3 v! ]& I+ V
' G8 O( E6 h4 _ T* j* N
![]()
4 r5 a0 X& O,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