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CFD 问题都需要将系统分解为一系列计算单元,该过程称为网格剖分。选择ANSYS Meshing 是关键,这样就能尽量减少模型中计算单元的数量并且确保最快的分析速度。在产品的重要区域使用精细网格,以精确捕捉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对流特性。将几何结构简化为立方体可进一步减少计算单元数。
在执行首次热分析时,可对PCB 上视为平面热源的相应区域进行功耗(单个组件产生的热)估计,或对组件进行功耗估计。主要热源是中间的PCoIP 主处理器。
在一个较新的PCB 系统实例中,工程师为PCoIP 处理器组件添加了一个六层的铝制散热片。为PCB 加装外壳势必会增加裸片温度,但是工程师需要使温度维持在100 ℃ (212℉)以下。因此他们在外壳上增加了一些通风孔以改善空气循环,从而加强裸片及其它内部组件的冷却。不过这会在外壳上形成局部热点。为确定最高效的通风孔设计,开发团队需要对各种外壳方案进行仿真。
利用参数实现最优化
应对整个系统的多种不同参数和情况进行建模,如格栅尺寸/ 布置、外壳厚度、外壳材料、PCB 与外壳间的空气分离、器件源功率、气流和环境温度。Icepak 的参数化功能可以控制很多这样的参数,从而使多仿真任务的执行变得简单。
电磁干扰(EMI) 也是设计外壳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理想情况下,整个设计(包括外部电气连接)应该密封在法拉第笼内,以最大程度减少EMI。不过,这样无法在热源与外界间提供散热通道。工程师再次使用Icepak 的数化功能对散热孔尺寸和位置进行虚拟实验。这样便可运行数百次设计情景仿真以生成可供后续分析用的数据。
ANSYS Icepak 参数化选项实例
验证实际结果
为了验证Icepak 模型的精确性,可对不同外壳原型进行3D 打印,并利用热成像仪测量PCB 上硅芯片以及外壳表面的热点温度。开发团队注意到连接零客户端的线缆可将热量从外壳散去,很好地起到散热器的作用。直接连到PCB 的金属连接器也提供了主要的外壳散热途径,有助于将目标系统温度保持在45℃ (113℉) 的最大表面温度以下。
为了提高Icepak 模型的精确性,工程师创建了一个包含线缆以及连接器的简单模型以便与热成像仪的结果进行比对。针对简化外壳的Icepak 仿真重现了热成像仪的结果。仿真与模型和功能系统的良好相关性使开发人员对建模有了足够信心,也就无需再针对其他外壳重复快速原型设计工作。
覆盖热成像仪图像的3D 打印外壳热成像仪图像
Icepak 温度仿真显示线缆的散热以及PCB 上器件的热点(机壳内“R”和“A”开孔的下方)
热对流形式
外壳内部以及周围的热流详细信息有助于通风孔布置。应利用水平和垂直布置的不同通风孔设计方案对外壳仿真模型进行测试。垂直布置方式所形成的对流冷却和烟囱效应说明适中的通风孔就可实现可接受的外壳温度。
外壳中间薄片区域的气流矢量(左图)和温度图(右图)
总结
经证明,ANSYS Icepak 及其参数化功能在确定零客户端的不同设计方案时非常有用,包括用来实现器件温度和外壳表面温度最小化的最佳方法。Icepak 能对系统中的复杂热流进行成功建模,包括PCoIP 处理器(主要热源)从裸片通过基板再到PCB 的热传递,以及通过外壳的热传递。仿真还有助于快速分析不同的外壳方向和通风方案。
Teradici 认识到了ANSYS 技术的优势,有助于为PCoIP 零客户端功能外壳设计制定出最佳实践方法。在3D 打印模型与仿真结果之间建立良好的关联为人们提供有利机会,有助于设计出更小型更高效的设备外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