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322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关于差分线的阻抗问题,为什么长度不一样,阻抗会有差别呢

[复制链接]

41

主题

170

帖子

114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9 10: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eijing 于 2012-3-29 10:59 编辑
, b  q+ F. ~9 U' l" S+ j& Y  p4 u  `5 I# F8 ~
用HFSS仿真时,若差分线只有200mil,TDR曲线会从100欧母下降到90欧母,然后又回到100
9 @1 c9 p# k  {2 W# S. @  L8 n但是当采用去嵌入技术,把差分线延长到2000mil时,TDR曲线显示该差分线的阻抗是87欧母左右,且由于线变长,这个阻值会持续一段时间。
, L3 g* d2 u4 n这时怎么回事呢,阻抗不应该变化的,就是简单的微带差分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3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8

主题

55

帖子

1370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370
推荐
发表于 2015-1-20 10:01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5-1-19 23:03
" R; P: c& P2 t# q多次反射叠加而成
; w' P8 S/ J* T8 G6 w! R; d
再请教一下,既然是反射叠加,那为什么那些相邻谐振点的间隔似乎是同频率的?有没有一种理论上的推导(另一个问题)有一种说法说链路仿真出来的SDD11的低频段不准确,但我认为高频段应该不准,因为反射回来的高频信号由于损耗的影响,回到源端的会比实际的小很多。谢谢!, M5 I: X+ G3 c# X& A
( j" ]( n% W; [) \4 X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推荐
发表于 2015-1-20 13:09 | 只看该作者
fangjunjie 发表于 2015-1-20 10:01
0 S) t5 _5 P! M! B再请教一下,既然是反射叠加,那为什么那些相邻谐振点的间隔似乎是同频率的?有没有一种理论上的推导(另 ...

$ v# b$ g( }' `# T和走线长度(延时)有关。另外SDD11本来就带有损耗在里面的,没有准不准这一说,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子。  Z% m% y1 u/ O. u% ]! g. T: ^

8

主题

55

帖子

1370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370
推荐
发表于 2015-1-15 17:20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2-3-29 17:09# |5 E" K9 P$ j( R* V6 I! K& z
你可以在你差分线200mil的时候将最大扫描频率定在33GHz或者更高时,看看跑出来的TDR值是多少,然后再用去嵌 ...

- [1 T" o0 J# b" D% |# \" i请教一个问题,比如紧耦合带状差分线的SDD11为什么会出现许多谐振点 谢谢
# m' @. T0 X/ K/ g0 o6 `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21#
发表于 2015-1-19 23:03 | 只看该作者
fangjunjie 发表于 2015-1-15 17:20
5 `" ~  X! v3 E" Y8 f请教一个问题,比如紧耦合带状差分线的SDD11为什么会出现许多谐振点 谢谢

! Y# n) D6 b4 f多次反射叠加而成# j' n2 l6 J5 X2 E

3

主题

203

帖子

1305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305
19#
发表于 2013-9-25 21:27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2-3-30 15:002 G2 e3 d, M( Y8 Z% n5 @
可以试一下这个公式
( s8 v/ Y" w* D. M
请问版主大大:微带线的混合介电常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6 n5 T2 u1 L, I  F

1

主题

43

帖子

623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623
18#
发表于 2012-4-6 10: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8

主题

116

帖子

234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4
17#
发表于 2012-4-1 16:05 | 只看该作者
太强了~~学习中

41

主题

170

帖子

114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49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0:23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2-3-31 10:10 : t) Q4 p+ j) N& b5 N; o" ^
差不多这个道理,不过你上面的公式需要除以2才对,我算的是两个谐振点的频率" g# _- _+ ~6 k' H' p7 M+ }; Q4 \( ]
! g2 S; {% N+ B. [) K# q: d- r1 N
有了测试结果可以告知一 ...
. n) D! `, m' p
) C  w* P! g- L% X- R
{:soso_e128:} ; M1 V7 n, O, O6 v7 Y& n
好的 没问题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15#
发表于 2012-3-31 1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3-31 10:12 编辑
5 Y/ ?6 o4 @  J! H+ E
peijing 发表于 2012-3-31 10:07
* e: Y' C! z2 o7 x" I突然反应过来了,版主的公式来自于微带线的谐振频率公式:谐振频率=光速/微带线的长*有效介电常数的开方) q( K  k. U# w5 N3 d/ @% }
...

& e! T5 m6 I  Y- v0 m
( a' {# Z( ~: z3 {( c1 t差不多这个道理,不过你上面的公式需要除以2才对,我算的是两个谐振点的频率( }2 y  a; l8 ~+ Z
+ W+ r" b. h$ t6 Y+ f
有了测试结果可以告知一下

41

主题

170

帖子

114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49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0:07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2-3-30 15:00 0 s0 F( v" l! a5 l: H, N! J/ w
可以试一下这个公式
" w. b6 ?5 l3 ]4 q4 J; y* `$ X
突然反应过来了,版主的公式来自于微带线的谐振频率公式:谐振频率=光速/微带线的长*有效介电常数的开方
) L2 Z1 p$ j8 [) w) p" Y9 \原来差分线也可以这样用啊

41

主题

170

帖子

114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49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09:42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2-3-31 09:05 ( u$ _7 \8 F! J8 j- H
那倒不至于一定要,两个谐振点我指的是普通的微带线,你这个明显不是,没事,多加大点扫频的范围就行

+ C4 _4 a$ K9 Y/ \/ ^好的 谢谢 今天就要测试了 我对比一下结果 看看怎么样
$ D) N' N/ M# v由于刚毕业从事工作 处于学习摸索的状态 非常感谢您的指导 我觉得自己又进步了一点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12#
发表于 2012-3-31 0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3-31 09:08 编辑 ) V8 g& i; F( u& n4 |4 @7 Q
peijing 发表于 2012-3-31 08:55
: [! Y/ b. b% B2 O) b是这样的,我的差分线在顶层,首先各串一个电容,然后经过过孔,换参考层,到底层以后和一个矩形焊盘相 ...
4 F8 ]( o1 M# ], {0 j6 z, N  T

* W: j" o; t7 c% v0 R' L; e4 E那倒不至于一定要,两个谐振点我指的是普通的微带线,你这个明显不是,没事,多加大点扫频的范围就行

41

主题

170

帖子

1149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49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08:55 | 只看该作者
yuxuan51 发表于 2012-3-30 18:49 6 @8 S1 X1 h4 ~; d+ P* ~
那就难办了,再加大吧,尽量在全频带里出现两个谐振点时再去看TDR
# m# [7 o# N( k" s8 H( y
9 I9 a0 f5 X' p* l! j+ X5 s是不是算的有问题啊,你把你微带线的参 ...
2 J) ]. K. d9 F

0 \4 G4 q, E# |- A* y  x4 n8 Q是这样的,我的差分线在顶层,首先各串一个电容,然后经过过孔,换参考层,到底层以后和一个矩形焊盘相连,线宽5mi,线距9mil,到介质的厚度均为3.8mil,铜厚1.7mil。线长差不多1000mil.介电常数4.2.
+ ~, e: P3 F/ n4 K我把扫描频率设置到了7GHZ,阻抗先是升到到了102欧姆,然后降到了95欧母,我估计先是过孔的影响,然后是底层焊盘的影响。如果要是非要是有两个谐振点的话,那我帮公司仿的结果就不对了,可是板子都已经做出来了{:soso_e140:}

4

主题

498

帖子

5721

积分

EDA365特邀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5721
10#
发表于 2012-3-30 1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xuan51 于 2012-3-30 18:52 编辑 3 |5 ~, F3 M# l- C! L, a
" [% ~# @! g" n4 B3 i% u  O" H; i
那就难办了,再加大吧,尽量在全频带里出现两个谐振点时再去看TDR; F$ ?7 I: f- \6 {  k9 V! _

0 a! V. y8 E- N/ k( X* J; J是不是算的有问题啊,你把你微带线的参数说一下看看,差分线的宽度,厚度,间距,与参考平面距离,介质的介电常数,还有你的线长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4-26 17:13 , Processed in 0.068573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