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137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贴:瞬态阻抗与特性阻抗

[复制链接]

20

主题

366

帖子

5690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1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瞬态阻抗:指信号传输中每一步所受到的阻抗,称为传输线的瞬态阻抗,用Z表示。8 v% H. x/ L1 k6 _* t6 c. h7 H1 \
当信号遇到的瞬态阻抗发生变化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一部分更加失真,信号完整性会受到破坏。
  h" q9 A9 v+ u  z0 X/ `使用传输线的电流-电压(I-V)特性进行分析,瞬态阻抗等于施加的电压与流过传输线的电流的比值:
: `: |' f; l9 ?0 kZ=V/I=V/CLvV=1/CLv=83/CLεr2 ?- e! E7 O' D; m, ^

, {  A2 r, l. `2 E6 K3 p$ W
3 _( D8 `2 _6 \! t5 y
其中,Z表示传输线的瞬态阻抗,单位为欧姆
0 e! j6 w; ^: ~) _# n      CL表示单位长度电容量,单位为pF/in+ h) f. E7 y# N/ {. `" _6 o
      v表示材料中的光速
5 a# u1 B5 D' g, Q. ]* e      εr表示材料的介电常熟
7 g- C  k- i" s; y9 w( N所以,信号受到的瞬态阻抗仅由传输线的两个固有参数决定,即由传输线的横截面和材料的特性共同决定。  a0 H9 I0 L5 z1 o6 \% Y) E

. R" s& [% S4 n6 F1 M

; `) h8 j) t2 _) K6 v( Z0 p特性阻抗:是一种反应传输线特性的恒定瞬态阻抗,我们把它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表示。
) _. I# B4 S) s) \) F/ P; P( x& A+ Y3 Q如果传输线是均匀的,那么它仅有一个特性阻抗,如果导线的宽度是变化的,那么整条导线就没有特性阻抗。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Allen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1

主题

238

帖子

1157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57
2#
发表于 2008-5-21 16:21 | 只看该作者
一. 前言
  抽象又複雜的數位高速邏輯原理,與傳輸線中方波訊號的如何傳送, 以及如何確保其訊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降低其雜訊(Noise)減少之誤動作等專業表達,若能以簡單的生活實例加以說明,而非動則搬來一堆數學公式與難懂的物理語言者,則對新手或隔行者之啟迪與造福,實有事半功倍舉重若輕之受用也。
3 Y3 t- z, p4 ?. T# F5 ?0 X2 o% R1 W! T3 W! b& a; N9 u
  然而,眾多本科專業者,甚至杏壇為師的博士教授們,不知是否尚未真正進入情況不知其所以然?亦或是刻意賣弄所知以懾服受教者則不得而知,或是二者心態兼有之!坊間大量書籍期刊文章,多半也都言不及義缺圖少例,確實讓人霧裡看花,看懂了反倒奇怪呢!
+ z2 `+ C& g3 ?6 t) T; C; E6 ?3 f) G. D3 X
  筆者近來獲得一份有關阻抗控制的簡報資料,係電性測試之專業日商HIOKI所提供。其內容堪稱文要圖簡一看就懂,令人愛不釋手。正是筆者長久以來所追求的境界,大喜之下乃徵得原著“問港建”公司的同意,並經由港建公司廖豐瑩副總的大力協助,以及原作者山崎浩(Hiroshi Yamazaki)及其上司金井敏彥(Toshihiko Kanai)等解惑下,得以完成此文,在此一併感謝。並歡迎所有前輩先進們,多多慨賜類似資料嘉惠學子讀者,則功在業界善莫大焉。http://www.eurekacp.com.tw
4 ~# c; W: T' ^9 t: r
[/img]
二 .將訊號的傳輸看成軟管送水澆花( E6 X- J7 I, f: \; C) r* \

! I: W$ D; B" `$ P. t! s" }2.1 數位系統之多層板訊號線(Signal Line)中,當出現方波訊號的傳輸時,可將之假想成為軟管(hose)送水澆花。一端於手握處加壓使其射出水柱,另一端接在水龍頭。當握管處所施壓的力道恰好,而讓水柱的射程正確灑落在目標區時,則施與受兩者皆歡而順利完成使命,豈非一種得心應手的小小成就?
) T# j, b' o1 N) O: ?
[img=398,206]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 j+ u$ ?- p( d7 Q2 S! E: C2.2 然而一旦用力過度水注射程太遠,不但騰空越過目標浪費水資源,甚至還可能因強力水壓無處宣洩,以致往來源反彈造成軟管自龍頭上的掙脫!不僅任務失敗橫生挫折,而且還大捅紕漏滿臉豆花呢!+ J6 Q- u, Y; P" Q) \6 W
[img=532,170]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 l: m6 h3 p) S9 l
2.3 反之,當握處之擠壓不足以致射程太近者,則照樣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過猶不及皆非所欲,唯有恰到好處才能正中下懷皆大歡喜。- D% V$ o: g. J+ ?
[img=466,156]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 T2 C/ {$ p" U1 W! Y2.4 上述簡單的生活細節,正可用以說明方波(Square Wave)訊號(Signal)在多層板傳輸線(Transmission Line,係由訊號線、介質層、及接地層三者所共同組成)中所進行的快速傳送。此時可將傳輸線(常見者有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與微帶線Microstrip Line或帶線Strip Line等)看成軟管,而握管處所施加的壓力,就好比板面上“接受端”(Receiver)元件所並聯到Gnd的電阻器一般(是五種終端技術之一,請另見TPCA會刊第13期“內嵌式電阻器之發展”一文之詳細說明),可用以調節其終點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使匹配接受端元件內部的需求。7 c& N- G+ _3 T5 o6 k' b
[img=596,464]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 M: ~$ {/ r' J7 O) N- i% y: |1 Shttp://www.eurekacp.com.tw
[img=680,10]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三. 傳輸線之終端控管技術(Termination)- l% U' l* T/ _
3.1 由上可知當“訊號”在傳輸線中飛馳旅行而到達終點,欲進入接受元件(如CPU或Menomery等大小不同的IC)中工作時,則該訊號線本身所具備的“特性阻抗”,必須要與終端元件內部的電子阻抗相互匹配才行,如此才不致任務失敗白忙一場。用術語說就是“正確執行指令,減少雜訊干擾,避免錯誤動作”。一旦彼此未能匹配時,則必將會有少許能量回頭朝向“發送端”反彈,進而形成反射雜訊(Noise)的煩惱。
) j+ h, P% {, q& i
[img=414,186]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1 I# G, n0 l) M4 I) U, x3.2 當傳輸線本身的特性阻抗(Z0)被設計者訂定為28ohm時,則終端控管的接地的電阻器(Zt)也必須是28ohm,如此才能協助傳輸線對Z0的保持,使整體得以穩定在28 ohm的設計數值。也唯有在此種Z0=Zt的匹配情形下,訊號的傳輸才會最具效率,其“訊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為訊號品質之專用術語)也才最好。- Z" u: A/ F7 c9 G
[img=568,140]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Q% w3 N6 x9 }: N# G* p/ R

  _$ N: w/ B4 W4 g. v( P7 Dhttp://www.eurekacp.com.tw, Z- z( q: o6 T
[img=680,10]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四.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9 o* D% j. H0 s) Z4.1 當某訊號方波,在傳輸線組合體的訊號線中,以高準位(High Level)的正壓訊號向前推進時,則距其最近的參考層(如接地層)中,理論上必有被該電場所感應出來的負壓訊號伴隨前行(等於正壓訊號反向的回歸路徑Return Path),如此將可完成整體性的迴路(Loop)系統。該“訊號”前行中若將其飛行時間暫短加以凍結,即可想像其所遭受到來自訊號線、介質層與參考層等所共同呈現的瞬間阻抗值(Instantanious Impedance),此即所謂的“特性阻抗”。5 Q2 Q! ]5 c2 t5 h

- ?2 E; {! ?5 A. V  是故該“特性阻抗”應與訊號線之線寬(w)、線厚(t)、介質厚度(h)與介質常數(Dk)都扯上了關係。此種傳輸線之一的微帶線其圖示與計算公式如下:- N/ R7 ?" V5 _* r4 O5 l/ s, f
[img=574,152]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5 ]2 L! W7 A+ w9 V【筆者註】Dk(Dielectric Constant)之正確譯詞應為介質常數,原文中之...r其實應稱做“相對容電率”(Relative Permitivity )才對。後者是從平行金屬板電容器的立場看事情。由於其更接近事實,因而近年來許多重要規範(如IPC-6012、IPC-4101、IPC-2141與IEC-326)等都已改稱為... r了。且原圖中的E並不正確,應為希臘字母 (Episolon)才對。( O2 ]6 u* d: a# c1 t
) M) E9 B- U  }
4.2 阻抗匹配不良的後果
. T! k( G1 ?/ M5 _$ Q
+ W- T7 b1 e: ?9 @8 ?  由於高頻訊號的“特性阻抗”(Z0)原詞甚長,故一般均簡稱之為“阻抗”。讀者千萬要小心,此與低頻AC交流電(60Hz)其電線(並非傳輸線)中,所出現的阻抗值(Z)並不完全相同。數位系統當整條傳輸線的Z0都能管理妥善,而控制在某一範圍內(±10﹪或 ±5﹪)者,此品質良好的傳輸線,將可使得雜訊減少而誤動作也可避免。5 @, _' w( N( t5 `
4 N6 F* X6 R9 B) h8 [# h9 Z
  但當上述微帶線中Z0的四種變數(w、t、h、 r)有任一項發生異常,例如圖中的訊號線出現缺口時,將使得原來的Z0突然上升(見上述公式中之Z0與W成反比的事實),而無法繼續維持應有的穩定均勻(Continuous)時,則其訊號的能量必然會發生部分前進,而部分卻反彈反射的缺失。如此將無法避免雜訊及誤動作了。下圖中的軟管突然被山崎的兒子踩住,造成軟管兩端都出現異常,正好可說明上述特性阻抗匹配不良的問題。
! E; o* E) k) W: X- |$ K7 Q
[img=586,274]mhtml: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特性阻抗之詮釋與測試.mht![/img]

0 Q; k+ p6 ]$ ?2 I4 _" n/ x! L4 [0 P) P4 [! S2 _
4.3 阻抗匹配不良造成雜訊+ x& r- Q& h  m7 l
. O: I5 u$ }3 c8 F
  上述部分訊號能量的反彈,將造成原來良好品質的方波訊號,立即出現異常的變形(即發生高準位向上的Overshoot,與低準位向下的Undershoot,以及二者後續的Ringing;詳細內容另見TPCA會刊第13期“嵌入式電容器”之內文)。此等高頻雜訊嚴重時還會引發誤動作,而且當時脈速度愈快時雜訊愈多也愈容易出錯。
0 T' k) D! Z# x- v
$ V% [5 y$ k& f2 |9 L) {, b" C
[ 本帖最后由 zsq0503 于 2008-5-21 16: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28 收起 理由
infotech + 8 感谢分享
Allen + 20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11

主题

238

帖子

1157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57
3#
发表于 2008-5-21 16:2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这篇文章应该会比较容易理解。老文章了,为了赚分数,下东西,所以发上来。斑竹们加几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20 收起 理由
libsuo + 10 鼓励一下,你升级了。 你贴别人的,我可是 ...
changxk0375 + 10 多多发贴哦 !

查看全部评分

11

主题

238

帖子

1157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57
4#
发表于 2008-5-21 16:27 | 只看该作者
斑竹给加点权限,想下个文件,可惜权限不够

4

主题

59

帖子

-8923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8923
5#
发表于 2008-5-21 21:3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虽然不错,不过有两点! I4 \3 a6 u! @
1,繁体的,看着不习惯8 v& \/ g/ V" ^' B  {9 |- X
2,讲解比较浅显,如果能深入一点就更好啦

20

主题

366

帖子

5690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5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0:29 | 只看该作者
偶然关注了一下特征阻抗的计算,做了个计算工具,才发现表层微带线跟内层带状线线宽相同的情况下,微带线的特征阻抗跟带状线阻抗相差满大,这样不就在过孔换层时出现阻抗突变了吗,请教高手你们一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11

主题

238

帖子

1157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57
7#
发表于 2008-5-27 14:17 | 只看该作者
是会出现阻抗的不连续的,所以高速线尽量不要换层,如果要换也必须注意阻抗的连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4-12-26 15:30 , Processed in 0.06219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