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楼上 gys 观点, 那我们实际在仿真时, 比如DQS_P, DQS_N信号路径的波形仿真,我们应该是用 2port的直接S参数 还是 4port的单端S参数 呢? |
走线结构是一样的,得出来得结果当然应该一致才对。1 P& W7 e: V& F8 \* u' k 首先要测量一个端口的电压一定要有一个参考点(一般指GND),差分线最终的电压是V(P)-V(N),如果你把port直接加在差分线的P/N两端,则相当于得出的电压直接是V(P)-V(N)(其实是把一个当成参考点了),得出的S参数当然直接为差分参数。1 h+ X; A+ x* o; @* |* K 如果你用的是四个端口,则求出的是4个端口是直接对GND的压,然后转化为差分S参数时,实际上还是V(P)-V(N) (对地的电压表现更像一个中间运算结果),所以得出的结果必然和两个Port一致。: ]. }4 i. Y, h* r1 f' |/ `) C 当然2个Port和4个Port最大的区别就是:两个port没有对地的电压信息,所以得出的结果没有包含共模信号的相关信息,4个port可以完全的表征差分线共模和差模的特征。/ a$ _7 P! x6 J4 C$ O 不知道是否解释清楚了,哈哈! |
哦。跑题了。到底是实测的哪一个啊?这个贴的主题是4端口转2端口与直接2端口仿真的S参数的区别。5 a" L$ T5 D) }; { 对于比较规则的微带结构的电路,2D solver是足够准确了。 |
3D full-wave的仿真工具,我认为得出的结果应该几乎一模一样。这个可以拿来验证是3D呢,还是伪3D。 |
开新贴先,希望大家顶。。 |
可能大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精通吧,呵呵。shark4685先定义一下差分参数吧,我想下面自然会有人把结果发出来。 |
不是把,竟然没人报名,老牛们都看世界杯去了??? |
本帖最后由 shark4685 于 2010-6-18 15:54 编辑 1 B% j* |4 s% w 说下我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我比较过差分传输线的S 参数,分别用的工具的HSPICE 和polar 9000 的2D场求解器,就精度而言,Polar 9000求解的S 参数时虽然设置容易,用法简单,但远没有Hspice的精确。 ------------------- 一个提议:论坛里的高手很多,但大家用的工具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定下差分的参数,让大家用不同的工具求解S 参数,来比较下。如大家有兴趣,可在后面跟贴报名。 等精通各个工具高手都有的时候,我在开个新贴。比较结果!/ F R. ^/ f6 x+ ?; R -------------------------报名条件 1.精通一种求解差分S参数的,仿真工具。 i& y4 D9 K t 2.愿意为论坛无私奉献的童鞋们。 |
期待精彩回帖 |
对于差分对的后仿真(含过孔和耦合电容),使用SIwave、HFSS、ADS都可以提取差分线的S参数,有没有人和实测比较过?哪种比较好。这三个软件在提取S参数方面各有什么优势?各适用于什么场景? |
可能是SI工具不一样。/ c7 u+ w: j7 W/ A T 在Hspice我们定义的端口如下,供楼主参考:& E% _) o3 e1 Y/ B; U! S$ a -----------------------7 d& a: K) W9 b* a *******定义2个节点间的端口*******) p5 c, r+ h# o( _/ E P1 inP 0 port=1 z0=50 ac=1 P2 inN 0 port=2 z0=50 P3 outP 0 port=3 z0=50+ ?, N* V# i' l+ V% G$ e P4 outN 0 port=4 z0=50" {, Q# N7 \& r' ? g4 G1 Z/ b # @) S1 T; q! ~0 a7 S; N .AC dec 200 1 20G: M7 q; m. [: L% q ------------- 在用交流小信号分析进行频域扫描。 再得出S 参数。 |
哦,明白了,谢谢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4-5 04:23 , Processed in 0.06379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