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ihafewu 于 2018-6-9 13:29 编辑 0 ]1 \: ~$ z/ q0 _# H 我不是大佬,但是我也知道一些。. f% Z8 ^" l& Q. Y* U: O. } 1盎司的厚度下,很细的线(例如10mil)都能走1A,但是还是推荐1mm走1A的电流,每增加1A宽度增加0.5mm。这涉及到温升等问题。具体看是用在什么环境了,有时候就是电流很小,也会用较宽的线。 公式:I=K*T^0.44*A^0.725,A横截面积(mil*mil),K外层0.048、内层0.024,*是乘号,^是开方。仅供参考。/ Q0 M U. @4 \ 网上还能找到某国际组织推荐的一个表格。 补充一点:EDA工具箱里也有工具可以计算。 |
又双叒叕 发表于 2018-6-11 10:25 按1A/mm来布线,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事实上,除了电源部分外,大多数地方不需要考虑宽度问题,因为大部分电路的电流是毫安级的。9 E/ ?7 ~8 O0 C8 C0 `5 @ 常规的10mil(0.254mm)走线余量充足,甚至DDR等的电流非常小,更细的线也是常见的,只需要考虑厂家的加工能力就行了。. z( \% S* R+ S& j. c; a8 { 你可以算算:100mA,5℃温升,1.4mil厚的铜箔,需要多宽。" X; X, ~' @& p |
论坛里面有个工具,在EDA工具箱-EDA365 TOOLS,PCB走线载流计算器,' [* @; u9 i7 c5 L7 @ N 这些都是有IPC标准的。专用的软件有“Saturn PCB”自己可以搜一下。 |
这个一般来说靠经验,理论计算出来的都不太准确。不过能走粗一点的线就尽量粗一点吧。曾经我走2A的线用2mm的线宽都不行。 |
学习 |
这个不就又回到昨天的问题了吗。 电源部分我是按1A/mm来做的,普通信号线都是弱电,常规的走线(10mil左右)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我不用公式去计算。 |
yihafewu 发表于 2018-6-12 09:31 一般情况△T取多少; j% \0 a- S# N6 \+ }0 s6 ` |
温升就是公式里的T啊,实际应该用△T表示才对,是我少打了一个△ |
带入公式是怎么计算的举个例子可以吗 |
电流流过铜箔后,温度的上升量,即现在稳定后的温度减去通流前的温度。 |
温升不懂啊! z4 Y4 O. K$ h0 V0 Y' p |
yihafewu 发表于 2018-6-11 10:23" M: Y0 J- a8 H T' Q 那一般布线就按1A/1mm来布线就可以? |
yihafewu 发表于 2018-6-11 10:12 那就是说这个表格也可以用,不用公式去计算是吧 |
又双叒叕 发表于 2018-6-11 09:55 我不用公式,所以不考虑温升。按照经验值1A/1mm,用公式计算一下就会发现,温升约:1.3℃(不知道有没有算错,反正温升不高)。 表格与公式计算的值有差异,这是正常的,推荐值都是加了余量的。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5-5-23 06:04 , Processed in 0.068897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