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F1 n/ k: |; M& D* j中午吃饭前看主任在搭建车载以太网的测量环境,就顺便聊了下车载以太网的测试的项目,与传统的以太网的测试有一些类似,但是又有一些不一样的点。本文不谈车载以太网的测试内容,主要来看一项在以太网测试中经常需要测试的项----回波损耗(Return loss)。
5 a9 b# X% T1 ?) M. C5 s
+ }6 {( c3 i9 f9 q
- \6 [* e% R% S% z , K* {( g6 e3 j: {3 W
回波损耗是由于传输链路中阻抗不连续产生反射的损耗。其表达式如下式所示: / V) Q' Y- I' v
- C r' Q0 e4 J/ @& tPi表示入射功率,Pr表示反射功率, RL表示Return Loss,用dB作为单位。回波损耗曲线在仿真软件或者测试仪器中可以表示如下图所示:
3 _. q+ ]) I7 ~6 E c6 k \9 G % Q: s% k% t- Q3 P" s, R
: g9 f* P3 A- @
" Q# ^4 ?8 h9 h) f* U6 C& }
) H* g% m' `/ i. L6 i很多总线都对回波损耗有明确的要求,如下图所示为SFF-8431对高速传输链路通道的回波损耗的要求:
# V/ L6 ^( h S3 c% S/ @3 V6 c. O' u/ ~' y# O7 x5 A
如下图所示为Thunderbolt对回波损耗的要求:& i/ z5 }+ Q& j; n7 x* m, ?
8 Y' ?1 A) l+ l) A. @6 s
3 h) y K8 E$ s( }2 e" T& J& q! \) H9 m, {4 z r
3 r: l5 b2 [8 X如何设计好电路,使回波损耗更加小一些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看看哪些因素对回波损耗有影响。 I, R$ ]0 y G0 E) P' Z
在电路设计中,一段均匀的传输线可以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只有一段传输线TL1)表示:
: g& _+ |, U* ^' n+ B v7 E6 |; [
- ^$ C7 q& B) v! P- f' E( E9 g回波损耗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3 i8 z, W5 [: c! k' S
/ d9 D8 V# R3 a. ^. J. D- ^& y ^6 k$ g5 V; R1 n& \
回波损耗的结果在30GHz的全频段内都低于-40dB。并不是每一个电路设计都会使均匀不变化的,比如下图所示: . g/ R' a: h& Y" R* O, ] [
# _: T6 ]+ C" V7 J0 H2 C. ~
这种电路经常出现在 有比较小的BGA区域, 由于 BGA区域 的pitch比较小,会导致在BGA区域的传输线变窄 (Neck ),不同的BGA 大小可能不相同,这样导致 neck线的长度也不一致。 6 ~4 Q$ ]9 W j: K: H
在ADS中 用如下图的电路图表示:
9 W( U; M" i# f; q0 m9 Y1 }$ Q . q& r6 a' n/ Q3 G1 z
2 T% x1 K( I" S- P! O
回波损耗仿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 ~/ `# t Q' H4 {
. D+ N) {! v5 K+ y! p
$ v$ m0 P3 r% u' ~$ ~( Z5 R4 b
( T7 k' I G9 o: e+ d, vBGA区域的传输 线线宽 变 成了4mil, 线长 不 变的情况下,回波损耗由 -40dB以下变成了部分频段内达到了-10dB以上。 如果对中间传输线TL2的线宽扫描仿真,其仿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3 j: p) r* } {" A3 X
0 P' z& o/ u& L 3 B. v5 y" d( B/ t* D: N
3 o1 ~) i- p. m5 [6 F K
! U* {, Q9 ~! i. h' _! u
, i1 A0 p8 k) H: C' ~7 x0 D仿真的结果与原始均匀的传输线仿真的结果对比如下图所示:2 ^& m, [* |2 @* j9 @0 s8 Z
' ?4 y/ N# i: {1 ^/ U; H4 ?& }, p3 O6 k U
) b1 ^, J/ v" { " k; z+ m) }9 u% C
9 R5 s A2 a! ^, f" M# i# M
" r: D0 A$ d/ L! U% g 4 p% R# S0 e9 z @3 K+ ^5 c
显然,线宽一致性越好,回波损耗越小。1 j' a6 F+ U/ Q/ ?" N% q# \" {
" W4 Q! N: [: Y, _' a: U
5 A) C0 z, g+ G4 ^9 X* s
/ \6 k/ O% s) }0 u; M4 H# P如果再考虑上过孔、连接器、线缆等,其链路会更加的复杂,如下图所示:- f& Q% b8 n5 m! t$ k$ n" O# F( u
9 i1 G% C3 L7 D, i2 D, [' c
: `: F% J& ^. l ?% |! v3 S- f! K) w! T
$ E. q( h! R2 Q: x A: t h
* }4 t% T& k4 g! l% M) [3 H 1 w6 m% M, y+ j" T
这时候,如果任何环节的阻抗设计不一致,都会导致回波损耗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添加了没有经过优化的过孔,其回波损耗结果: & j3 l4 O4 |3 ~! W6 |* C
( o9 c$ s ?6 ^( Q- A: O- H- A
回波损耗变得更加的恶化。这也验证了在高速电路设计中,任何一个点的阻抗不连续都会造成回波损耗的变大,进而导致信号变差。 , G/ n7 C3 w" R" l1 S. y
! n1 F( W+ |6 e5 _9 S6 I
: `9 U& J2 k6 O# C: K9 W" F2 x还有很多实验在本文中不在列举。总之,只要使链路中每一个设计点的阻抗一致或者尽量一致,比如BGA区域线宽变化尽量避免或者减小,过孔和焊盘优化后再使用,连接器和线缆等尽量选择一致性好的,等等。
/ x# S4 ?# s% R3 J0 ~4 ?& I; p* j( N* E& a
! Z6 P$ l4 E+ g. _) M
/ C; b1 o% u6 l% \0 t) ^2 ?3 P
1 }" C8 j1 [- p; V3 H6 R- d8 ` 4 q6 L# v! d* F6 c/ f+ }" t/ Z; [6 }
$ x h6 [8 R1 o2 @+ f; I3 n; z' p4 X, f; s. D9 ~. i) X
蒋修国 蒋修国 蒋修国
H. W) S! o! W3 u8 {2 R-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