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巢课
电巢直播8月计划
查看: 286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孔和埋孔的区别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89

帖子

551

积分

三级会员(30)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5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4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过孔(via)
$ F. M: e6 a2 M/ D! U3 |  x* s& z; u过孔(via)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单的说来,PCB上的每一个孔都可以称之为过孔。从作用上看,过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作各层间的电气连接;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如果从工艺制程上来说,这些过孔一般又分为三类,即盲孔(blind via)、埋孔(buried via)和通孔(through via)。盲孔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埋孔是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线路板的表面。上述两类孔都位于线路板的内层,层压前利用通孔成型工艺完成,在过孔形成过程中可能还会重叠做好几个内层。第三种称为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线路板,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工艺上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绝大部分印刷电路板均使用它,而不用另外两种过孔。以下所说的过孔,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作为通孔考虑。
- R4 r% A! C& W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过孔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中间的钻孔(drill hole),二是钻孔周围的焊盘区,这两部分的尺寸大小决定了过孔的大小。很显然,在高速,高密度的PCB设计时,设计者总是希望过孔越小越好,这样板上可以留有更多的布线空间,此外,过孔越小,其自身的寄生电容也越小,更适合用于高速电路。但孔尺寸的减小同时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而且过孔的尺寸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它受到钻孔(drill)和电镀(plating)等工艺技术的限制:孔越小,钻孔需花费的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偏离中心位置;且当孔的深度超过钻孔直径的6倍时,就无法保证孔壁能均匀镀铜。比如,现在正常的一块6层PCB板的厚度(通孔深度)为50Mil左右,所以PCB厂家能提供的钻孔直径最小只能达到8Mil。
3 G5 _" b, i) N. R6 f( n二、过孔的寄生电容
( u: N6 @0 @- V6 a' N, x" ^过孔本身存在着对地的寄生电容,如果已知过孔在铺地层上的隔离孔直径为D2,过孔焊盘的直径为D1,PCB板的厚度为T,板基材介电常数为ε,则过孔的寄生电容大小近似于:2 g7 E5 x/ ~8 U- [: m5 C! A$ r
C=1.41εTD1/(D2-D1)
: v! Z" l/ |1 T( ~; R过孔的寄生电容会给电路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延长了信号的上升时间,降低了电路的速度。举例来说,对于一块厚度为50Mil的PCB板,如果使用内径为10Mil,焊盘直径为20Mil的过孔,焊盘与地铺铜区的距离为32Mil,则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近似算出过孔的寄生电容大致是:C=1.41x4.4x0.050x0.020/(0.032-0.020)=0.517pF,这部分电容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为:T10-90=2.2C(Z0/2)=2.2x0.517x(55/2)=31.28ps 。从这些数值可以看出,尽管单个过孔的寄生电容引起的上升延变缓的效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走线中多次使用过孔进行层间的切换,设计者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G, d+ E, ]/ m& o: e  L8 R三、过孔的寄生电感
3 q8 H% M4 a5 ^' W同样,过孔存在寄生电容的同时也存在着寄生电感,在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过孔的寄生电感带来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它的寄生串联电感会削弱旁路电容的贡献,减弱整个电源系统的滤波效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简单地计算一个过孔近似的寄生电感:5 l5 |4 h% b9 `2 D* D# b- n
L=5.08h[ln(4h/d)+1]其中L指过孔的电感,h是过孔的长度,d是中心钻孔的直径。从式中可以看出,过孔的直径对电感的影响较小,而对电感影响最大的是过孔的长度。仍然采用上面的例子,可以计算出过孔的电感为:L=5.08x0.050[ln(4x0.050/0.010)+1]=1.015nH 。如果信号的上升时间是1ns,那么其等效阻抗大小为:XL=πL/T10-90=3.19Ω。这样的阻抗在有高频电流的通过已经不能够被忽略,特别要注意,旁路电容在连接电源层和地层的时候需要通过两个过孔,这样过孔的寄生电感就会成倍增加。. c2 E4 L' T. j: x. y
四、高速PCB中的过孔设计7 {2 L" \, A3 ]
通过上面对过孔寄生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速PCB设计中,看似简单的过
' U( J9 A$ V) a+ Y孔往往也会给电路的设计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为了减小过孔的寄生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做到:

) c9 H8 w* c/ m1、从成本和信号质量两方面考虑,选择合理尺寸的过孔大小。比如对6-10层的内存模块PCB设计来说,选用10/20Mil(钻孔/焊盘)的过孔较好,对于一些高密度的小尺寸的板子,也可以尝试使用8/18Mil的过孔。目前技术条件下,很难使用更小尺寸的过孔了。对于电源或地线的过孔则可以考虑使用较大尺寸,以减小阻抗。% V1 p  @7 Y+ l4 v
2、上面讨论的两个公式可以得出,使用较薄的PCB板有利于减小过孔的两种寄
4 I& h) {3 P& c+ S# M2 o% n) |% c生参数。

. T1 L9 r$ I9 j& q0 d) @' m+ A6 q3、PCB板上的信号走线尽量不换层,也就是说尽量不要使用不必要的过孔。
7 ]( l% y. t) ^0 k4、电源和地的管脚要就近打过孔,过孔和管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它们会导致电感的增加。同时电源和地的引线要尽可能粗,以减少阻抗。$ h& k7 ^: T* R7 C% ^" E7 f3 a  N
5、在信号换层的过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板上大量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过孔。当然,在设计时还需要灵活多变。前面讨论的过孔模型是每层均有焊盘的情况,也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某些层的焊盘减小甚至去掉。特别是在过孔密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在铺铜层形成一个隔断回路的断槽,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移动过孔的位置,我们还可以考虑将过孔在该铺铜层的焊盘尺寸减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

主题

23

帖子

-1万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11575
2#
发表于 2007-12-25 08: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70

主题

571

帖子

3998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3998
3#
发表于 2007-12-25 16: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5

主题

160

帖子

980

积分

EDA365版主(50)

Rank: 5

积分
980
4#
发表于 2010-1-9 19: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At the end of a storm is a golden sky.

0

主题

71

帖子

-1万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12251
5#
发表于 2010-4-12 09: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1

主题

5

帖子

-8986

积分

未知游客(0)

积分
-8986
6#
发表于 2011-6-4 15:49 | 只看该作者
顶  学习了

10

主题

277

帖子

1766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766
7#
发表于 2011-7-19 16: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m- x2 _# o4 e" k( Y

5

主题

1254

帖子

2680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2680
8#
发表于 2011-7-19 17: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32

主题

52

帖子

120

积分

二级会员(20)

Rank: 2Rank: 2

积分
120
9#
发表于 2011-7-23 11: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49

主题

424

帖子

4850

积分

五级会员(50)

Rank: 5

积分
4850
10#
发表于 2011-10-18 13:3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析的非常透彻,但实际运用过程中,考虑不了这么精细。

25

主题

360

帖子

1141

积分

四级会员(40)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41
11#
发表于 2011-11-3 11:24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太好了,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巢课

技术风云榜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 ( 粤ICP备18020198号 )

GMT+8, 2024-12-28 13:16 , Processed in 0.065390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