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为何在1.5G范围内 走弧线的没有走45度线的S11/S12好? [打印本页]

作者: mengzhuhao    时间: 2012-3-5 19:07
标题: 为何在1.5G范围内 走弧线的没有走45度线的S11/S12好?
本帖最后由 mengzhuhao 于 2012-3-5 19:17 编辑
5 z, T! D3 D: G3 Z6 x2 P6 R" d  n0 ^+ f* K7 p
为何在1.5G范围内 走弧线的没有走45度线的S11/S12好?
8 U# }# s( e- u/ I7 q主要改动的地方就是旧图用的0805的封装,走的是45度折线;新图里面用的0603的封装,在拐弯处处理成了弧线8 y+ f1 x- R- I! G; a  Q

) V4 N. x: S1 `6 k- b0 O, [比较奇怪,看2张SIWAVE里面仿真出的S参数曲线,然后导出S4P文件再导入到ADS后对比看的
( l; x$ B4 L7 P+ K7 B+ P- n) n. Y* X8 h
第一张走45度线的
( N. i! L5 q1 v/ J! C/ e, C 7 a8 ~5 F* `/ e1 s, \3 L* V
第二张是在拐弯处处理成弧形线的4 A3 w  c- ]9 I# [' ?7 U% ^# i* T

, K& `+ e' e0 b' Z% a第三张是s参数对比,1.5g以下大概差个3db,问题就是为何弧线没全范围改善?
2 E9 Q8 f) x" _- B% s5 T- T3 E1 A. ~
6 j2 |6 A7 f  v) ?

作者: Xuxingfu    时间: 2012-3-6 11:21
本帖最后由 Xuxingfu 于 2012-3-6 11:23 编辑 . v/ ^. R: p# g9 D2 T6 u1 A* C; A

# [  W1 ~2 N' d/ ?& m1. 与0805 0603封装应该关系不大;; n+ \( h" v5 ?+ P
2. 弧线是不是比45走线好?单纯的两条线来看,也许弧线会好些。很多情况就要结合电路板个案来分析:
! B# H7 N% V5 r0 P从 S55,S66参数曲线看,2.5G左右明显存在一个谐振,这是走线长度,宽度,角度和铺铜及电路板的层叠结构所产生的,调整这些参数,曲线会不断变化,你可以不断尝试调试以上参数以达到最为优化结果.
3 s; @4 z' M' U0 o
作者: qiangqssong    时间: 2012-3-6 17:33
仿真这块来学习下!!
作者: mengzhuhao    时间: 2012-3-6 22:57
"从 S55,S66参数曲线看,2.5G左右明显存在一个谐振,这是走线长度,宽度,角度和铺铜及电路板的层叠结构所产生的,调整这些参数,曲线会不断变化,你可以不断尝试调试以上参数以达到最为优化结果"这句话没理解清楚,由于将2个S4P文件导入到ADS里面,S55与S66是其中一个S4P文件的输入端处的S参数曲线,在2.5G有下凹,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2.5G的反射波损耗比较小?其等效为常说的双端网络的S11与S22,理论上不是这些值应该越小越好么?越小说吗传输的能量没有损失。不知道这样理解对否。  X+ X) j# a# F/ ?' w& A. _
从S参数的对比上说,应该将那些指标作为改进的要求呢?
/ O2 {/ k. t3 H- B" ^+ u0 Q因为在一些资料上进行优化时,是将S11尽量低,S12尽量大来进行参数优化的,那我在后续仿真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基于这个思路进行呢?
作者: Xuxingfu    时间: 2012-3-7 09:12
我的意思就是你多画几种走线方式和铺铜间距来仿真,挑一种最好的出去打板。
9 m  d) p4 V6 d) W/ z0 t3 F6 q如何对于仿真一根线来讲,S11 S22(输入,输出反射),负的越多越好。 S21 (插入损耗)负的越少越好。S12/S21在无源网络是互易的, 即S21=S12.
作者: 李明    时间: 2012-3-8 11:19
仿真这块,我刚接触,大致说下我的想法, 不知道对不对。
  w9 H0 R6 _9 Y; a( k这两条线是差分线吧, 你45度线对线进行了等长 补偿,而弧度布线并没有进行补偿。导致线长不一致,这样差分线会出现共模。导致出现 没有45度线 好。
% a2 f, W0 A  l7 Q( P5 f呵呵 圆弧布线,外弧比内弧长,出现了共模干扰。{:soso_e144:}  不知道说的对不。6 ?1 u$ p6 R0 h/ F

作者: mengzhuhao    时间: 2012-3-8 17:21
李明 发表于 2012-3-8 11:19 7 R% h: f5 v. [: k0 \( B' s
仿真这块,我刚接触,大致说下我的想法, 不知道对不对。" a' X$ F1 o5 O5 E  t1 [
这两条线是差分线吧, 你45度线对线进行了等长 补 ...
) i% U1 E1 f& v$ Q' g
下面的弧线也做了等长处理,只是等长处理在0欧姆电阻之后,你看到电阻之后有拐弯线了吧?
作者: 李明    时间: 2012-3-9 14:22
mengzhuhao 发表于 2012-3-8 17:21 5 A$ u8 y; d1 R$ X8 y
下面的弧线也做了等长处理,只是等长处理在0欧姆电阻之后,你看到电阻之后有拐弯线了吧?
& m% [) U% u. G6 [' _3 g* W3 J; R& u
。。我马虎大意了
作者: dzwinner    时间: 2012-3-12 15:24
电阻两侧都要等长的,你第二种处理方式明显导致电阻两边都不等长,也就是电阻在差分线上的位置不对称。我觉得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 你既然对圆弧和45度有疑问,为什么在设计时候,改动那么多呢。仍用0805,仍然是第一种的等长处理方式,只是改圆弧和45度的转角方式,很容易得出结论,高速时圆弧的好一些。
作者: cup    时间: 2012-3-21 11:06
dzwinner 发表于 2012-3-12 15:24
9 m1 t5 i/ t  L电阻两侧都要等长的,你第二种处理方式明显导致电阻两边都不等长,也就是电阻在差分线上的位置不对称。我觉 ...

9 c5 l( |- p! X% E4 R; v  r请问意思是说高速差分线在电阻前后要分段做等长吗?每一段都要等长吗??
作者: dzwinner    时间: 2012-3-22 13:53
cup 发表于 2012-3-21 11:06
0 B/ h7 R7 ?- y+ X6 I请问意思是说高速差分线在电阻前后要分段做等长吗?每一段都要等长吗??
4 `" p+ h, F' O' e9 i8 a, l; p4 Y
是的!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