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没有《蒙娜丽莎》的达·芬奇展,还值得看吗?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11-20 15:25
标题: 没有《蒙娜丽莎》的达·芬奇展,还值得看吗?
本文来自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梁文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他对世界有着无穷的好奇和疑问,又用眼睛去思考。他完完全全把绘画当成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表达的方法,试图在视觉上呈现出世界的真相和真理。


这世上居然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自己从事的职业里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想要完成,但直到他死去,也只完成了十几二十来件,这样的结果他却还被人称作是“旷世天才”。


恐怕今天换做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无法接受,但是刚才我所说的这个人,是达·芬奇。


人在巴黎当然不能错过最近红遍整个巴黎、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一场大展——卢浮宫的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展。





尽管最近巴黎还有不少很重要的展览,比如德加的展览、格雷考的展览、弗朗西斯·培根的展览等等,但是最多人前往的还是卢浮宫这场大展。为什么?


今年在国际艺术界被称作是“达·芬奇年”,1519年5月2日去世的达·芬奇,今年正好是他离世500周年的日子。而卢浮宫做的这次大展,几乎在开展前就已经造成轰动。


1. 没有《蒙娜丽莎》的达·芬奇展,可能更值得观看


这次大展的两位策展人——文森特·德利奥凡(Vincent Delieuvin)以及路易·弗兰克(Louis Frank)——花费近10年时间,耗费大量心血研究了达·芬奇各个时期的作品以及笔迹,这十年的工作成果都汇总在这次展览中,可以说这是一次研究型展览的典范。那么,什么叫“研究型展览”?


我们平时参看的展览,很多时候都具有一种美学欣赏的价值,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或者从某个社会议题、或者从一个当下流行的某种文化议题角度入手来策划的展览。


而所谓“研究型展览”,通常则针对一位艺术家,为之进行一场非常详尽的学术考察,再依据这个背景策划展览。通过展览的呈现,几乎可以视作一次非常详实的学术报告。


不过,这次达·芬奇大展受到大量的关注和期待,还并不是因为它具有“研究型展览”这样的一个背景,而是因为这场大展可以说是最近几十年关于达·芬奇的最大一次展览。


这次达·芬奇大展有一点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卢浮宫馆藏《蒙娜丽莎》并未被放置在本次特展厅中。


《蒙娜丽莎》这幅画,该怎么形容它呢?它大概可以算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画了,也堪称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许多人前去卢浮宫就是为了一睹这幅画的“芳容”,但是在我看来这幅画同样也是个“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这几年你也曾去看过《蒙娜丽莎》,想必你会感同身受,由于每天前来卢浮宫观赏这幅画的人实在太多,包括卢浮宫本身也是人流高度密集,为了看一眼《蒙娜丽莎》,你需要排很久的队伍,终于进到了场馆内,你几乎只能有30秒的时间看她。


可是,仅仅这30秒你还能好好欣赏她吗?想必不能。那这30秒你能做些什么呢?就是拍照以及自拍。


这似乎是今天全世界的游客来到卢浮宫后必做的一件事——打卡拍照,打完卡之后就可以撤了,事实即是如此。





即便卢浮宫特意在《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展厅内竖了一块牌子,提醒各位参观者和游客,其实厅内除了《蒙娜丽莎》之外还有很多大师杰作,但是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许多人还是匆匆打完卡就离开了。


而这一次的达·芬奇特展,虽然没有《蒙娜丽莎》,但可能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策展人路易·弗兰克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特展厅的空间有限,每天观看《蒙娜丽莎》的游客人数超过3万人,但是特展厅能承受和容纳的参观者不超过7000人,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将《蒙娜丽莎》留在原来的展厅内。


不过,特展厅内还是展列了部分《蒙娜丽莎》的草稿,也是为了让大家从多个角度了解这幅画背后的创作思路,以及关于这幅画种种猜想的一些解答可能。





所以尽管没有了《蒙娜丽莎》,这场展览依然不失为一次做得非常好的展览。


2. 通过一场展览,找到一种重新观看人类思考的方法


话说回来,到底这场达·芬奇特展有什么特殊?对于身在中国没有办法前去现场观展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必要了解这场展览吗?


在我看来,这场特展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它不只是让我们更了解达·芬奇这位人人都知道的伟大天才,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种重新观看人类思考的方法。


这一点从展览一进门就能看出来。在这场展览的起始之处,迎接大家的、最显眼的并不是达·芬奇本人的作品,而是他的老师——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的一件作品。





韦罗基奥当年在佛罗伦萨可谓赫赫有名,旗下弟子除了达·芬奇之外,还有波提切利等等。


他是当年意大利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这次特展迎门作品便是他的一座雕塑作品。这座铜雕的主题很有意思,是圣多玛斯(基督教译作多马,天主教译作多默,Saint Thomas the Apostle),即耶稣十二门徒的其中一位,就是他和耶稣相遇的场景。


如果你对《圣经》故事稍有了解,你可能就会知道这座雕塑背后的意义,我稍微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三天之后又复活过来。当他复活后,有天他在路上走着,碰到了圣托马斯。圣托马斯看到耶稣后也非常震惊,他无法相信耶稣的复活,说除非让我看到摸到你身上是否还有当时的那些伤口,才相信耶稣是真的复活了。


于是耶稣就向圣托马斯展示了自己身上的伤痕,并且让他摸到了自己的伤口,圣托马斯大感震惊,同时很羞愧,震惊的是耶稣居然复活了,而感到羞愧则是因为,耶稣是神,但是自己怎么会忽然不再相信他了,为什么偏偏要摸到看到才相信真的是耶稣复活了呢?


这是基督世界里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其实讨论的是关于“一个人的信仰有多真确”的问题。


将这座作品摆在展览的开头,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奇欧怎么样处理那些人物的衣着布料的皱折和线条,以及光影的关系,如何影响了达·芬奇。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达·芬奇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科学家,一个全方位的天才,他身上的一种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


就是达·芬奇其实是像圣托马斯一样人物,他也是一个非要眼见为凭的人。


3. 他不仅要观察鹅的脚、啄木鸟的舌头,还要知道太阳的尺寸


达·芬奇的世界完全是一个视觉化的世界,所有的知识,所有的人间事与物,甚至那些可能根本看不见、只能凭想象才能想象得出的东西,对于达·芬奇而言,都必须把它视觉化。


对达·芬奇而言,只有看到了才能被称作真知识。





从这个角度来讲,达·芬奇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前已经兴起的一种实验科学精神的最佳代表人物。


他喜欢观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而这些观察是真的需要通过视觉的方法,通过各种具体的物质感官的手段能够加以测量的。


达·芬奇做笔记的方法也是通过画大量的图来完成,似乎他不能通过抽象的想象,必须要用非常形象的方法将各种想法画出来。


这种思考方法,达·芬奇简直就是其中的表表者,而且达·芬奇对世界万事万物都感到强烈的好奇,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便全部要在笔记本里一一记录下来,还要尽量以图示的方法来记录和说明,这也让他的笔记本非常出名,世界各地都有多个他的笔记本版本在流传。


这回的展览中,除去15幅左右他的油画作品外,绝大部分都是他的手稿和素描作品,共有160件。


达·芬奇对世界的观察到底有多仔细,这个人的好奇心又到达一种什么样的地步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他的笔记本中,有一天的记录就列出当天他想要学习的东西,其中一页这么记载,第一条待办事项,他想要研究一下自己当时居住的米兰和郊区的测量结果,看看米兰到底有多大。随后的笔记中又透露,他研究米兰的大小其实是为了绘制米兰地图。第二条待办事项,则是要找到一位算术专家,教他怎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接下来,他还要去问一个投蛋手(那时候工程需要用到石头蛋),到底某座城市的塔楼外墙是怎么建筑的;再问另一个人,据说是从法兰德斯(今天的比利时)那个地方来的人,他们常常说要在冰上走路,“在冰上走路”是什么意思;还要找一个水利专家了解一下,如何用意大利伦巴第人的方法修理水闸、运河和磨坊;“哦别忘了,还要找法国一位叫做法兰切斯大师的人,因为他答应了今天要给我太阳的尺寸”。


还没完,他的笔记本上还记录着,“今天我要好好观察鹅的脚”;有些问题还要好好想想,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他还要研究啄木鸟的舌头——你听说过一个画家要研究啄木鸟的舌头吗?


当然,他的好奇心还远远不止如此。从今天的角度看,你是不是也会疑惑,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满脑子每天都在想些什么?这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好奇心,而且什么事情都要去学、去问,都要记录下来,然后去实验、去观察、去作画记录。


所以对达·芬奇而言,绘画到底是什么?





4. 在那个年代,艺术、人文、科学以及科技从来不分家


绘画并不是我们今天所以为的那种纯艺术,其实在文艺复兴那个年代,没有所谓的纯艺术。


达·芬奇在跟着老师韦罗基奥做学徒的时候,他们要学的是什么?首先就是几何学,几乎类似柏拉图办学大门上写着那句“不懂几何的人,请不要进来”,想学哲学先学几何。


在那个年代,当画家、当艺术家也要先学几何,先学算术,不仅如此,还要懂得各种各样的先进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学、金属铸造等。为什么?


因为那个年代的艺术家绝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要做的事情,有点类似现在的建筑师,要懂得盖桥梁,要懂得水利工程,还要想办法打造各种雕像,修建教堂的塔楼、钟塔,包括其中的钟都要学会去做,这里面就牵涉到大量的力学、工程学、铸造学的知识。


所以在那个年代,艺术、人文、科学以及科技是不分家的,而达·芬奇特别的地方在哪呢?


在于他完完全全把绘画当成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表达的方法。他是一个用眼睛去思考的人,同时也试图在视觉上呈现出世界的真相和真理。





那万一有真相和真理是看不到的东西,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是达·芬奇的另一个特点——


那就是他会把很多自己的想象用视觉的方法呈现出来,而当这种想象用视觉呈现出来后,他认为其实比肉眼所见的更加逼真,更加逼近世界的真理。?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他晚年的那些水流画像里看出来,这些图像已经跟他早年画的那些水流的情况完全不同。


达·芬奇一辈子都对流体力学、对于水的流动非常感兴趣,画了大量这方面的草图在笔记上。但是到了晚年他画的这些洪水图,你会觉得其实已经很超自然了。


在这些草稿里,这些洪水带来的灾害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里面夹杂了许多类似于超现实的东西,一些被洪水卷走的石块和房子都堆叠在漩涡里,其中甚至还有一些碎裂的文字。


晚年的达·芬奇到底在想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看达·芬奇晚年最后的笔记究竟在写什么。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达·芬奇画了4个直角三角形,他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不变,却能够改变两边长度的算式。欧几里得就曾探索过这个问题,达·芬奇在他临死前几天还在想这个问题,可是很奇怪,他想着想着计算着画着这些图,忽然之间,文字的最后一段,这一代天才留在笔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呢?


“等等,好像这一切要先暂停,煮好的汤要凉了。”这就是这位旷世天才留下来的笔记本上的最后一页。


我们从达·芬奇这一生中学到的是什么?


他为什么画画总是没有画完?那是因为达·芬奇永远在追求完美。


他画得非常之慢,包括在米兰那幅有名的《最后的晚餐》,当时委托他的城主、掌政者都已经不耐烦,问达·芬奇,你到底还要画多久?


有时候看到他一整天对着墙壁折腾半天,想来想去磨磨蹭蹭画了一笔,然后又走了。





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画?那是因为他总在思考,总在想象、总在观察,对于世界的真相的追寻是没有止境的。?


这是一个对世界有着无穷的好奇和疑问的人,他用绘画的方法把所有的问题问出来,同时也希望在绘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这就是达·芬奇要做的事。?


本文来自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梁文道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