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Fly_by 拓扑结构,真的这么高大上?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9-27 15:12
标题: Fly_by 拓扑结构,真的这么高大上?
微信公众号 | 高速先生
7 d. X1 b! _& e文 | 周伟+ H: N3 x, ?7 W, f9 m
本文首发于2014年
, ?0 V) _8 q* o! c/ M7 ], U( Z7 ~0 a2 W/ V1 m
. h& W( U( b1 |* y) }( ?+ |
最近互联网上火热话题之一是BAT三大佬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峰会论剑,“高富帅们”总是被大家追捧的对象,不追星的我这次我也不能免俗,跟着追了一把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马云大佬的一些话,在此也借大佬的话和大家分享下。
6 v8 a' W6 P7 y$ _& f* [$ C0 v; k9 ]) P

1 y' g1 p' \/ Z1 Q9 u# ?% W; g7 P8 n马云表示,“做任何生意,必须想到3W,Win,三个Win,第一个Win,是客户Win,你做任何事情,客户首先要赢,第二个Win,合作伙伴一定要赢,第三个Win,你要赢。三个赢,你少中间任何一个赢,这个生意没法做下去。”
8 N! u! W. e# `# }6 u# ~6 \3 U
/ D4 c  E5 }+ I( Y/ H' x* n8 l/ P  b
9 ~" f. ?5 l1 N) ^! G  d! A3 E6 ~. P& [马云更表示,“我今天讲这句话,放在这儿,一百年以后我们来证明,一定是以我为中心变到以他人为中心。IT时代到DT时代,最小的标志是你的思想,如何帮助别人成功。”# X7 ?% A6 W. w5 Z

  G2 `1 j' k+ q& U* l9 c% T$ {: U( Q
由此我又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工作价值,以前纯粹做仿真出报告,任务一戳接着一戳,天天同样的任务遇到大致相同的错误,自己没有提升别人也没有提升,大家都在重复同样的错误;自从组建高速先生平台后,发现我们的工作性质变得有意义了,我们把自己的经验和遇到的错误在平台上和大家分享,这个不正是符合大佬的说法吗?让客户进步,也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兼设计人员)进步,同时自己也在进步,我们也走在了大佬说的如何帮助别人成功的路上,想着自己和大佬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感觉,早上上班高峰期堵车的阴霾一下子就消散了,大佬说不定也在堵车呢,哈哈!
( V% P8 p3 n6 o. N/ R
( X. s/ r* ?7 U: O! X" u2 [3 G* x/ r8 a; V# o2 Y
回到正题,上回说了不支持读写平衡功能的DDR3主控芯片是不能用Fly_by拓扑结构的,然后马上有人来问了,到底什么是Fly_by拓扑结构呢?Fly_by到底有什么好处?) H( h+ O6 l9 [. x
+ B6 {, m6 o! K: L/ i6 X( @/ S

, H) \2 w- U+ h7 c& Q简单的说,Fly_by拓扑结构其实就是菊花链拓扑结构,只是在菊花链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约束罢了,如下图一所示。  p  E6 d$ h% N9 V4 y
图一 Fly_by拓扑结构
; a; X5 w0 R# j2 n; ^2 B* Y. ]
! G1 z4 J+ Q2 Y1 Z3 g# f
8 ^7 a% @$ O' D& H
当然,Fly_by拓扑是针对DDR3的时钟、地址、控制和命令信号而言,数据信号就不存在fly-ly拓扑的说法啦,从上图一来看,这种结构要求主干线到各颗粒的分支尽量短(上图红色部分,时钟信号<150mil,其他信号<200mil最好),且在末端采用上拉电阻到Vtt,这么看来是不是觉得fly_by其实就是在菊花链的基础上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罢了?
4 z( y- ?2 r1 E0 u" r4 v; k, O; V9 {( R% Q2 R2 C
) p  v* S0 n& u: l
那fly_by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当然是相对于T型结构来说的,如下图二所示的T型结构。
1 f, [4 a0 X0 |, ]9 `9 R' m8 u4 {
图二 T型拓扑结构
% O0 n- Y& U, c1 G( p
# A# l- L$ n- T1 o; M
4 t: w+ y1 t  j2 v: \+ s  k

& m2 X% ]/ Y8 t6 aT型拓扑结构,我们又叫等臂分支结构,顾名思义,T型两端的分支需要等长,就好像我们的两支手臂一样。既然涉及到等长,设计人员就比较清楚了,等长就意味着需要绕线,绕线就需要大量的走线空间,谈到空间,大家就都明白了,在现在的寸土寸金时代,哪有那么多的空间哦,所以PCB板上的空间也不例外,空间也意味着money!尼玛,什么都谈钱的时代啊,还能不能好好的做设计了!醒醒,回到现实吧!用T型结构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尤其是颗粒很多的情况下,而fly_by从头到尾串下来,不用过多的绕线,当然就比较省空间啦!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设计工程师看到DDR3就喜欢用fly_by的缘故吧。
9 G& x, h0 U+ M( h' l/ H+ \7 d, ^; c- o$ c+ A1 _% m! \" B
% m" |% P, h+ `
除了省空间,fly_by的信号质量会不会更好一点呢?答案是:it depends……. [) A$ u6 f% u% n
+ X+ y) T5 X! w) {8 r/ I
, _' G- H2 ~0 f5 k! d
在SI领域大佬们都喜欢用这个来回答,这简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啊。
& [, }: Y4 `5 ?8 Z4 [- v8 ^8 G% ^( F# I: ?8 k7 p  ^. ^% ^

: |6 D# D+ M, n, v确实,这个要看情况。如果DDR3颗粒负载数量多的话(通常>4片),采用fly_by的拓扑结构信号质量总体会比T型结构好,但如果颗粒数量比较少(通常<4片),那么这2种拓扑的信号质量总体上就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个时候采用哪种拓扑就依个人所好了。下图三是同样接了18片颗粒的情况下最好信号的仿真眼图对比,采用fly_by的结果明显好于T型拓扑的结果。, x8 I5 w7 ]  ~4 }; C: @
图三

! u0 F6 B4 T5 x4 Q# F— end —
7 M, I6 e# v% a0 a4 t: W* g7 T
. `7 _' A3 K9 H2 O: o+ S( f& `, a! O) o5 m

5 ?1 \, O- B3 ^0 |8 D: _: I2 R
* p/ t% k  M  j: i& t回复数字获取往期文章。(向上滑阅览)9 Q0 n; j7 F4 T- W0 @

( S/ j7 W9 f0 e: ^回复36→高速串行之S参数系列' P$ d5 u" |! R4 K# l
回复35→高速串行之编码系列% j6 L# z' y% S' ~9 W: u: I
回复34→高速串行之S参数-连接器系列
$ R( E6 j! X2 _6 W6 ]* N% N% x回复33→高速串行简史系列/ t' E6 \1 t, L, o' k% G( R& ]
回复32→电源系列(下)
0 @$ T' ^9 {! n& L5 a6 u& w回复31→电源系列(上)# T& r: w: d" t, G, f* ]& X
回复30→DDR系列(下)/ n" U5 F3 \1 T! F
回复29→DDR系列(上)
2 M6 M# [; @! t6 M% Y回复28→层叠系列(下); K) ~$ w. X- a$ |
回复27→层叠系列(上)2 l5 Y4 n4 _5 I' R# \
回复26→拓扑和端接系列(下)' Q! X1 Q2 j+ P9 ~+ C: G& I" `% n
回复25→拓扑和端接系列(上); l* _/ G9 T0 v1 G' Y
回复24→反射详解系列文章
; D) I4 B8 f5 P# o* y6 u回复23→阻抗系列(下)3 |8 Y" [( U' ?# Z
回复22→阻抗系列(中)/ Z  S# v$ j( L# z% P/ V
回复21→阻抗系列(上)
* _) y# s2 Z0 M回复20→绕线与时序
( e, t2 X, Y* d2 J& k( I9 U回复19→SERDES与CDR系列( g% O5 M: M' p- ]8 Q$ w# o
回复18→既等长,为何不等时系列
9 I' H# M5 R. Y2 s* M$ e- D回复17→cadence等长处理&规则设置
% r/ a5 M& n, Z9 u& C6 r  Z- n回复16→DDR时序学习笔记系列7 _, V" N# ?1 Q4 a4 c1 M6 a( O7 o
回复15→串行系列( h" x( b/ P$ m2 m9 m* E% p1 v
回复14→DDR信号完整性仿真介绍系列* ^& o2 C/ E& T
回复13→PCB设计技巧分享一二
: ?+ |7 M9 e$ I4 W7 T- F回复12→高速设计三座大山
$ ~* N9 r4 F+ E9 y4 ?回复11→PCB设计十大误区-绕不完的等长系列5 b2 z, V5 \  R5 l
回复10→PCB设计十大误区三. W9 D6 k/ c+ \! ^
回复09→DDRX系列4 N; K6 L: B/ p: B% o
回复08→高速串行系列
& S# I. v( r4 U! |回复07→设计先生之回流设计系列
+ O$ ^3 F' ~! y! ^% t" B9 ~, P, r回复06→略谈Allegro Pcb Design 小技巧1 j1 g2 Z- x6 D8 [
回复05→PCB设计十大误区一二
+ b: C' t2 d" \/ O回复04→微带线系列
, E; u4 }, l+ V5 y回复03→抽丝剥茧系列- \6 z5 X8 }) W/ V) ]% \1 z$ g
回复02→串扰探秘系列
) \, _, ~8 K2 t0 x1 T/ q回复01→案例分享系列
/ @* F# Z: D; y7 P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