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X& Z. S" o, a. L - {- s) k" D+ @& l3 q5 G点评:数据总线的值一般是由控制信号或时钟 信号的某个边沿来采样的,只要争对这个边沿保持足够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即可,此范围之外有干扰也罢过冲也罢都不会有多大影响(当然过冲最好不要超过芯片 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但时钟信号不管频率多低(其实频谱范围是很宽的),它的边沿才是关键的,必须保证其单调性,并且跳变时间需在一定范围内。 : {& T* v& |* o3 a' C% o K) P! F3 u4 u$ a4 U
+ c+ y5 z; W- J" m" f' ]现象三:既然是数字信号,边沿当然是越陡越好 5 a) Z) w- N8 w/ H6 D9 N' h- J3 x# V0 k) M2 k
" M" u, H/ L. }. W. z9 f2 F# R点评:边沿越陡,其频谱范围就越宽,高频部分的能量就越大;频率越高的信号就越容易辐射(如微波电台可做成手机,而长波电台很多国家都做不出来),也就越容易干扰别的信号,而自身在导线上的传输质量却变得越差,因此能用低速芯片的尽量使用低速芯片。& H( S( |; X8 S& T& N+ a) r" C
. k9 s! T6 w; z" p" w
9 j! ?. E8 T. w3 o 现象四:为保证干净的电源,去偶电容是多多益善 J% Q! R3 h8 }, m ?, W0 g4 ]# b * Z" I( @$ e8 C2 N% z! V9 ` + Q' L9 g7 X- U) `4 `7 x点评:总的来说去偶电容越多电源当然会更平稳,但太多了也有不利因素:浪费成本、布线困难、上电冲击电流太大等。去偶电容的设计关键是要选对容量并且放对地方,一般的芯片手册都有争对去偶电容的设计参考,最好按手册去做。 % T4 t$ O( e3 Q+ u) n# \; L# r 1 U4 a2 x0 Q( F( e. Q2 T4 X U9 ?5 s& k( s 现象五:信号匹配真麻烦,如何才能匹配好呢?, G2 p# U3 D5 M5 X
$ Q- ?; C! r; g$ ?
8 {0 v( t% {0 r) D 点 评:总的原则是当信号在导线上的传输时间超过其跳变时间时,信号的反射问题才显得重要。信号产生反射的原因是线路阻抗的不均匀造成的,匹配的目的就是为了 使驱动端、负载端及传输线的阻抗变得接近,但能否匹配得好,与信号线在PCB上的拓扑结构也有很大关系,传输线上的一条分支、一个过孔、一个拐角、一个接 插件、不同位置与地线距离的改变等都将使阻抗产生变化,而且这些因素将使反射波形变得异常复杂,很难匹配,因此高速信号仅使用点到点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 过孔、拐角等问题。 $ G' X6 F! i) w8 I- K2 j/ K7 j1 k s: g) k
3 y& r7 o! n8 W, b7 q% A! i五:可靠性设计 1 y# z8 j1 k( {" P& o8 H+ l# w & I, |; {, c: b7 N$ U b ( l8 d( X) m# Z- |" v7 s现象一:这块单板已小批量生产了,经过长时间测试没发现任何问题! l( g! i: f) ]9 n
! ~7 c* l6 A$ E8 O( S- ^$ D# P2 c* r2 }3 j9 f0 I8 h2 M& _% Z 点评:硬件设计和芯片应 用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尤其是芯片手册中提到的所有参数(耐压、I/O电平范围、电流、时序、温度PCB布线、电源质量等),不能光靠试验来验证。公司有不 少产品都有过惨痛的教训,产品卖了一两年,IC厂家换了个生产线,咱们的板子就不转了,原因就是人家的芯片参数发生了点变化,但并没有超出手册的范围。如 果你以手册为准,那他怎么变化都不怕,如果参数变得超出手册范围了还可找他索赔(假如这时你的板子还能转,那你的可靠性就更牛了)。 ) I9 U# C9 q- w4 B7 m+ Z( |: t, f# t
0 c. _. ?/ t3 X 现象二:这部分电路只要要求软件这样设计就不会有问题 6 R1 o* J0 Y E7 U" c/ T ; s! f) S& E/ }. p! n |0 w+ v# _4 N8 s f/ j8 |4 h点评:硬件上很多电气特性直接受软件控制,但软件是经常发生意外的,程序跑飞了之后无法预料会有什么操作。设计者应确保不论软件做什么样的操作硬件都不应在短时间内发生永久性损坏。 - W5 |8 H/ j( k7 C : z. \: M" k' s- l+ i0 D* P# f 4 M, R- p# n }$ ~9 Z4 p现象三:用户操作错误发生问题就不能怪我了 ) @3 C/ h' K' Q. s& c + O9 S: W# O7 F4 }1 J. B/ p! Z' e5 s; _) ^8 h5 k, h- l 点评:要求用户严格按手册操作是没错的,但用户是人,就有犯错的时候,不能说碰错一个键就死机,插错一个插头就烧板子。所以对用户可能犯的各种错误必须加以保护。 ) W& m" e1 Z* j2 k& P ! I! {8 K& @6 G5 e8 w: R+ V% P" Q2 m 现象四:这板子坏的原因是对端的板子出问题了,也不是我的责任 $ w' Z. Q! B8 V I( F 5 I4 B7 O% S$ N5 j/ v0 U+ Q+ [/ p5 e8 n: f4 G2 p 点评:对于各种对外的硬件接口应有足够的兼容性,不能因为对方信号不正常,你就歇着了。它不正常只应影响到与其有关的那部分功能,而其它功能应能正常工作,不应彻底**,甚至永久损坏,而且一旦接口恢复,你也应立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