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标题: 关于SDRAM做等长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6688hyc    时间: 2018-7-10 09:10
标题: 关于SDRAM做等长的疑问
本帖最后由 6688hyc 于 2018-7-10 09:12 编辑
9 |! b0 U; m3 i# W5 f- w9 f6 E( I& Z7 r. [
各位大神:
我想给板子上的SDRAM 做个等长。好像说SDRAM不用做等长,不过我还是想试试。
这个片SDRAM的型号是:IS42SI6400J
除电源和地之外的引脚有:A0-A15, BA0 BA1 , CS , WE ,RAS , CAS , CLK  ,CKE ,
                                       UDQM ,LDQM DQ0-DQ15
好像说绕等长的话,先要给这些个引脚(信号)分组。
我有如下疑问:
1.      A0-A15, BA0 BA1 , CS , WE ,RAS, CAS , CLK  ,CKE 这些地址和控制信号是
         要分成一组的; DQ0-DQ15这些数据信号也要分成一组。
        那剩下了UDQM ,LDQM该分到哪一组呢?

" f4 W8 b$ q  e
2.      将所有信号分成地址和控制信号组以及数据信号组以后,好像是要求走线在
         组内等长,那这个等长的范围是多少呢?多看网上有说500mil的
$ u& x# R  Y" q- T; @1 \
3.      地址和控制信号组与数据信号组组间要不要等长呢?

  G* O; d. k( W5 x# c
如上,非常感谢
) |6 e( m- p4 X

作者: 這侽孓譙悴丶    时间: 2018-7-10 10:19
本帖最后由 這侽孓譙悴丶 于 2018-7-10 10:29 编辑
- r! J) L: w' V; F. Q) P/ j! H- ~  x  I5 }
SDRAM的分组和DDR差不多的,D0-D7+DQM0共9根为第一组数据线,D8-D15+DQM1共9根为第二组数据线,数据线组内同组同层,数据线以DQM线为基准线,组内等长误差+/-50mil,除去数据线,电源和地,剩下的为地址线,地址线要求没数据线高,可以不用同组同层,当然能做到是最好的,地址线以CLK时钟线为基准线,组内误差+/-100mil。地址线,控制线和数据线组间无特殊说明无需等长;5 Y1 ]* ?3 ?$ m& |' _+ r3 q

  W, E1 _9 ]5 \- P

/ S. n! I1 E0 D" S以上是我们以前在专业公司的设计规范,当然,SDRAM要求也不是很高,至于等长误差你可以具体看你的布线空间情况设置,如果有空间误差做小点,如果空间紧张就稍微放宽点,如果有相关layout guide的话就直接参照layout guide的去设计即可,没有相关layout guide或其它特殊要求可以参考以上的规范设计;8 g* X7 N5 ~! }2 ^
5 W% F. P; W0 |$ A0 y) Q

作者: V-zhong    时间: 2018-7-11 08:39
好像一组有10根线吧
作者: 木子申易    时间: 2018-7-12 09:26
我知道的是地址和数据线之间的误差在500-1000内,也就是说数据线最长和地址线最长的不超过1000.都是尽量最短最好0 u/ G% T8 E/ k. I; }: k

作者: dengxuan1534    时间: 2018-7-12 11:53
学习下
作者: 6688hyc    时间: 2018-7-13 11:50
這侽孓譙悴丶 发表于 2018-7-10 10:19
& J: e1 P3 q! n' T& b. \2 g: dSDRAM的分组和DDR差不多的,D0-D7+DQM0共9根为第一组数据线,D8-D15+DQM1共9根为第二组数据线,数据线组内 ...
$ M$ x6 h; G2 P9 @2 D. Q( P  X
大神 数据线D0-D7不是应该和DQS0 一组吗,为啥D0-D7+DQM0是一组呢?
: @9 f% |' A1 i, a- j8 M
作者: 6688hyc    时间: 2018-7-13 11:50
木子申易 发表于 2018-7-12 09:26& M, h& {0 F& U' ?5 I$ |$ v
我知道的是地址和数据线之间的误差在500-1000内,也就是说数据线最长和地址线最长的不超过1000.都是尽量最 ...
  a* V7 b5 A( P5 d
经验?5 T  F4 m4 ~2 w! m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工程师网 (http://bbs.elecnes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